APP下载

定制婴儿基因,靠谱吗

2018-09-11云贺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皮尤胚胎婴儿

云贺

基因编辑技术可谓当下医疗领域的热词。不可否认,将其应用于胚胎研究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类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最佳方案。

然而,该技术在应用推广中所潜藏的道德和技术风险也不容忽视。

今年7月底,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名为《公众对胚胎基因编辑的看法取决于其用途》的调研报告,在收集美国2537名普通公众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观点和看法之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建议。

报告认为,除了可以防治疾病,基因编辑技术还可能被误用或滥用于培育新病毒乃至新物种,极易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安全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应在充分了解其应用范围和潜在影响的前提下,谨慎推广该技术。

到底是好是坏

美国公众对于改变胚胎基因特征的做法,总体持谨慎态度。实际上,“基因编辑技术到底是好是坏”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该技术应用于何领域,以及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是否将人类胚胎作为实验对象。例如,大部分人支持将其应用于防治严重遗传性疾病,却明确反对使用该技术来提高后代的智力水平。

皮尤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72%的美国公众认为,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婴儿的严重先天性疾病是“一项正确的医疗选择”;60%的人支持使用该技术以降低婴儿未来一生中“可能要面临的严重疾病隐患”。不过,超过80%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基因编辑技术不应被用于提升婴儿的智力水平,他们认为这是对该项技术的滥用。

同时,在“是否能将人类胚胎作为基因技术的实验对象”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不少争议。实际上,目前已有将人类胚胎作为试验对象的案例。2017年8月,一个由美国、韩国和中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宣布,已成功应用有“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技术,修正了人类胚胎中与遗传性心脏疾病有关的一项基因变异。

对于这一问题,皮尤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65%的美国公众反对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试验。报告认为,性别、宗教信仰、基因技术知识的储备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于该技术应用前景的判断。

例如,相较于女性而言,参与调查的男性群体对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婴儿基因构成的接受度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科学知识水平、无宗教信仰的人群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领域的观点更加开放和正面,对其发展前景的看法也更为乐观。

对“定制婴儿”担忧加重

从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到线粒体移植,基因编辑技术如今已经产出了诸多全球瞩目的成果。

例如,即便试管婴儿技术多年来一直受到保守宗教群体的反对,但目前全球的试管婴儿数量已达到约600万;早在20年前就受到医疗界高度关注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检测和排除婴儿胚胎罹患囊肿性纤维化、泰-萨克斯病和唐氏综合征等家族遗传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

尽管如此,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种种疑虑和担忧并未消失,反而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不断加重。

今年6月,克莱德·哈伯曼(Clyde Haberman)在《纽约时报》发表的《科学家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婴儿”,但应该这样做吗?》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如果这项技术不是用来避免疾患怎么办?如果那些准父母们选择试管婴儿的目的只是選择未来孩子的性别怎么办?”

事实上,目前全球先进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不仅能精确识别出婴儿的性别,甚至还能左右婴儿眼睛的颜色。这也是很多人对“定制婴儿基因”持保守观点的原因。具体而言,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受访者持保守观点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该技术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平。58%的被调查者认为,由于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排除婴儿疾病隐患需要大量财力支撑,这就将处于社会底层乃至中层的人们排除在了应用门槛之外。未来,如果“富有的家庭有能力拥有更健康的孩子”这一现象成为现实,无疑将进一步加深贫富阶层之间的沟壑,加剧现有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另一方面,现有基因编辑技术尚不成熟。美国公众对该技术的谨慎态度还来源于对其临床应用水平的怀疑。62%的被调查者怀疑:医疗专家是否已充分了解该技术的临床疗效,特别是有无其他尚未可知的副作用;另外,科研医疗机构是否只有在充分可控的条件下,才会将该技术用于人类胚胎基因试验中。

易引发安全风险

除了加剧社会不公和技术尚未成熟,皮尤研究中心还发现,“易被滥用、引发系统性安全风险”也是公众的主要担忧之一。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就算基因编辑技术能在某些领域有所作为,但还是很可能会被有心者用于从事一些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不被允许的事,甚至威胁未来人类生存安全。

2016年,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在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首次将基因编辑技术列入“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清单中。

这份报告称,此种判断主要源于对基因编辑“双向用途”的担忧。该技术由于具有传播广泛、应用成本较低、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既可以作为对人类健康医疗业发展有益的科学成果,也容易被人蓄意或无意地作为杀伤性武器滥用,引发“极严重的国家安全问题或经济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虽然尚未发展成熟,但从理论上讲,未来将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病毒或细菌,甚至新的动植物或是人类等物种。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具有基因编辑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并非难事。该技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皮尤研究中心建议,各国政府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该技术应用范围和潜在影响的前提下,有步骤、分领域地谨慎推广。

猜你喜欢

皮尤胚胎婴儿
“胚胎师”是什么
一颗子弹,让他两度入狱
一出生就有16岁的“冰宝宝”
皮尤调查:中日民众互不喜欢
自拍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给婴儿制作补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