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2018-09-11夏苗静
夏苗静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 手术室,浙江 舟山 316000)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对某种特定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模式[1],CNP使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2],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3],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及心理状况。我院自2016年开始对腹腔镜剥除子宫肌瘤患者实施CNP,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00例,子宫肌瘤直径5.0~8.0 cm;年龄25~45岁;均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8.4±3.4岁,子宫肌瘤直径5.6±0.7 cm;观察组平均年龄39.1±4.1岁,子宫肌瘤直径5.7±1.0 cm;2组年龄和子宫肌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1.2 临床护理路径 由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师共同讨论制定临床护理路径。(1)术前1天:指定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做好手术前心理指导;完成术前基本检查,评估能否手术;做好术前饮食护理,术前12 h禁食,术前6 h禁水;(2)手术日:责任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全麻下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嘱患者头偏一侧,去枕平卧6 h,改半卧位,行术后评估;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量及形状;观察不良反应;做好疼痛评估;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3)术后1天:增加巡视次数,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况及阴道流血情况;若有疼痛,进行疼痛护理;拔出尿管后,询问小便情况;行创口换药,观察穿刺口有无渗出物;进行饮食、活动指导,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一天至出院时围手术期基本生命体征,包括患者术前1天、气腹后10 min以及手术完成即刻的血压、心率、体温;观察治疗有效率,根据《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气腹后10 min,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完成即刻,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心率、体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
表1 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对比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经产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之一,会造成患者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后期随着肿瘤体积或数量的增加,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阴道剪短流血或出现脓血性白带[5]。经腹腔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并可节省患者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6]。因此,近年来医院收治腹腔镜剥除子宫肌瘤患者越来越多,对其科学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我院对腹腔镜剥除子宫肌瘤患者实施CNP,严格规范了护理服务的流程,使护理路径目标明确,并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效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发现,相比于常规护理路径,实施CNP患者气腹后10min、手术完成即刻的血压、心率均有显著降低,可见CNP对于围手术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维持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应用CNP对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