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2018-09-11刘修成

关键词:方剂心脑血管发作

刘修成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来仪乡卫生院,四川 南充 637629)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该疾病在临床上多以控制和缓解治疗为止,治愈率不高。为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分析,以下为主要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影像学、临床诊断后确诊。对照组:有26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均值为(75.2±7.4)岁;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6例慢性冠心病;11例高血压合并心衰,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研究组:有27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均值为(76.8±7.9)岁;1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7例慢性冠心病;10例高血压合并心衰,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比较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即对照组西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每天上午服用5~10 mg,1天1次。研究组:(1)当为冠心病患者时采取益气活血加减治疗,方剂成分包括了:15 g当归、25 g黄芪、15 g丹参、18 g赤芍、15 g川穹、12 g地龙、15 g葛根、10 g花红、10 g降香。当为阳虚患者时,可在原方剂中添加15 g雍白和桂枝;当为阴虚患者时,可在原方剂中添加15 g玉竹、12 g麦冬;当患者痰液较浊时,可添加10 g半夏、15 g瓜蒌。用水煎为300 ml后服用,1天服用1剂,分为早晚两次。(2)当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再去保元汤加减治疗,方剂成分包括了:20 g党参、10 g远志、10 g白术、20 g黄芪、10 g茯苓、8 g肉桂、10 g桂枝、3 g生姜、5 g甘草。当患者还患有脘痞呕吐、饮阻气滞时可在方剂中添加10 g枳实、8 g陈皮;并且还痰浊痹阻、胸痛苔腻时,可添加12 g的半夏、蒌实以及雍白,用黄酒煎后服用;当患者为阴伤时,可添加10 g玉竹、麦冬、桂枝;当患者还患有血滞时,可添加15 g丹参、5 g苏木、用水煎为300 ml后服用,1天服用1剂,分为早晚两次。两组的均为2周/疗程,共12个疗效。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1]。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急性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急性发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在回访时,研究组急性发作率12.5%(6/48)低于对照组的急性发作率29.17%(14/48),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了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但是症状较轻微,停止用药后症状已完全消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不明显。

3 讨 论

经多年实践证实,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表明的是,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P<0.05);在回访时,研究组疾病发作率12.5%低于对照组的急性发作率29.17%(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其他不良症状。表明了中医辩证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能够作用于多个靶器官并且有效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本次研究结果与王俊巧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低的毒副反应,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发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方剂心脑血管发作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维生素D及钙补充影响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临床调查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