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线性工程实施“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思考
2018-09-10刘海林
刘海林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水平,耕地管理从数量管理转向了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要求,提升耕地三位一体管理水平,解决重点线性工程缺少土源的问题,本文梳理了相关工作背景和必要性、意义,以阜淮高速为例,提出了结合重点工程实施旱改水项目的工作思路,以期为耕地质量管理有所助益。
关键词:线性工程;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
一、工作背景
2015年习近平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2018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因地制宜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提升耕地质量,增加水田面积,推进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落实。”
近年来,安徽省大量基础设施集中开建,特别是重点线性工程,如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一方面,重点工程不可避免占用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补或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的难度日益增大,占补平衡落实难成为了制约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重点工程的路基工程需要大量土方,一般采用临时用地的方式取土,该方法对耕地形成了较大干扰,甚至破坏,同时由于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需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程序复杂、时间较长。
综上,重点工程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刚性要求及取土造成耕地损毁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以上矛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特提出结合重点工程实施“早改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二、必要性和意义
有效解决重点工程“缺土源”,占补平衡“缺指标”,质量建设“缺资金”,农民增收“缺渠道”的问题,实现多方共赢,形成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基建提速、政府美誉的局面。
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解决工程建设“缺土“问题
平原地区心土层和底土层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在“旱改水”项目实施的同时在心土层和底土层进行取土,可以有效解决工程建设的“土源”问题。
(二)缩短项目周期,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不再利用临时用地取土,不再进行临时用地复垦,减少了临时用地报批、审查、合同签订等时间,极大地降低了不确定性和相关风险,避免了对耕地的干扰,甚至破坏,不再有破坏耕地行为,甚至司法案件产生。
县(区、市)人民政府:
(一)破解占补平衡水田指标不足、耕地产能不够困境
实施“旱改水”项目后形成的水田指标库和产能指标库将极大解决水田指标不足、耕地产能不够的问题。
(二)较大程度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水田指标和产能指标用于交易时,按照《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规定,每亩水田比早地高10万元;提升1个等别,每亩增2万元,该项收入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政府财政收入。
(三)缓解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资金不足
早改水成本较高,需要启动资金较大。部分县区财政资金紧张,结合重点线性工程项目,以土源经费为启动资金,将有效解决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启动资金不足问题,降低市场风险。
广大人民群众:
(一)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水田具有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种植效益高的特点,“旱改水”后将极大提升耕地产能,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粮食周年高产。采用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将更易实现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
(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水田被称为人工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实施“早改水”后,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大优化。
三、项目方案和建议
(一)项目概况
阜淮高速(阜阳至淮滨高速公里安徽段)起点于滁新高速交叉,经阜南,终于皖豫省界,向北延伸接规划徐州一淮北一阜阳高速公路,向南延伸可达河南省淮滨县。全长约34.73km,路基宽度26m,双向四车道。项目用地面积244.1204公顷,其中路基工程165.1250公顷。主要占用颖州区和阜南县耕地,周边耕地地类主要为早地,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0等。按照项目可研,路基工程土方需545.038万m3。
按照临时用地取土方案,挖深3m约需临时用地2725.19亩,计算青苗补偿费、占用协议及临时用地复垦、客土等费用,按4万元/亩计算,费用约为10900.76万元。
(二)项目思路和工程措施
综合评估后选取适合项目区,开展“早改水”工程,并在“旱改水”项目实施时在心土层和底土层进行取土,作为重点工程土源。
先分别剥离耕作层和犁底层;然后对心土层和底土层进行取土,作为重点工程土源;再进行土地平整、犁底层形成、田埂形成、表土回填和土壤改良工程。
(三)旱改水项目
以交投的临时用地复垦费用为旱改水为资金,旱改水亩均投入为1.5-2.0万元,约可改造早地5000-10000亩,取土深度为0.8-1.6m,指标交易增加财政收入6-10亿元。
方案1-复垦资金足额保障:旱改水规模为5000亩,平均取土深度1.6m,按亩均投资2.0万元/亩,共需资金10000万元。交投的复垦资金可保障全部资金。复垦后,预计耕地质量产能每亩提升100公斤,约为2万元/亩,水田指标价值提升约为10万元/亩,合计12万元/亩。若全部交易,财政收入增加6亿元。
方案2一复垦资金贷款结合:旱改水规模为10000亩,平均取土深度0.8m,按亩均投资1.8万元/亩,共需资金18000万元。交投的复垦资金保障1.09亿元,财政支出7100万元,可从农发银行贷款。复垦后,预计耕地质量产能每亩提升100公斤,约为2万元/亩,水田指标价值提升约为10万元/亩,合计12万元/亩。若全部交易,价值12亿元,扣除贷款及利息等其他费用,财政收入增加约10亿元。
(四)可行性分析
1.技术实施可行
“旱改水”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灌溉水源;二是土壤类型和有效土層厚度;三是早地坡度三个指标。
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淮河中游北岸。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水资源较丰富。土壤为砂姜黑土、潮土、棕壤,早作土壤土层较厚。田面坡度主要为0-2度和2-5度,基础条件适宜实施“早改水”项目。
2.群众认可程度较高
种植方式可行,阜南县有少量水田,农民耕作方式包括了稻麦双作,有较好的种植基础。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结合重点线性工程实施早改水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以阜淮高速为例做了项目可行性分析,认为提出的思路可以解决重点线性工程的缺土问题,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和产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为耕地质量管理提供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