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伤保险问题探讨
2018-09-10路颜如
路颜如
摘要:工伤保险管理是集中体现保护劳动者安全、促进生产发展、预防和保障伤者康复治疗,从而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稳定的重要工作。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制度,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伤保险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建立健全企业工伤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与职工因工伤事故而导致的纠纷及产生的经济损失,维护好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出努力。
关键词:企业;工伤保险;问题;措施
一、工伤保险的主要作用
首先,工伤保险有利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及医疗期的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其次,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工伤保险与生产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及安全教育、医疗康复等工作相结合,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预防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最后,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正常生产,维护社会安定。
二、企业工伤保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工伤赔偿程序繁复
企业职工发生工伤后,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这需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如果身体留下残疾,要进行工伤伤残鉴定的主管部门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最后享受工伤待遇还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工伤登记、待遇申请,才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拨付工伤保险待遇。这些部门职能相互独立、缺乏交流,因此机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衡的问题,导致企业职工申请工伤待遇的程序变得极为烦琐,时间冗长,环节过多,手续复杂。因此政府部门要运用整体思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赋予有关部门更多的权利,才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工伤认定,简便工伤认定流程,促进工伤待遇支付手续简便化,方便工伤职工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
(二)工伤保险预防基金的支出不合理缺乏监管
图I所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年度结余呈上升趋势,按照收支平衡的缴费原则来看,并不太符合工伤保险的以支定收。工伤保险基金的上涨趋势并不代表工伤保险事业的进步。大量资金结余说明并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伤预防上。政府对于工伤保险预防的投入很少,不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目前我国针对工伤预防费用支出这一块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没有设立预防基金的适用范围,使我国工伤预防处于严重的被动状态。在我国某企业仍然处于由企业单独承担工伤保险费用,因此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相对比较少,政府只对工伤赔偿以及医疗方面作为基金提取的缘由。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对生产安全预防的积极性。由于工伤预防的发展是由一个漫长而又坎坷的过程,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某企业也就不会重视工伤预防。对于工伤预防基金支出的监管更是微不足道,在调查过程中,某企业依然是重赔偿而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三、完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工伤保险缴纳规定
首先,对于不按规定办理和缴纳工伤保险、逃避征缴费义务的单位,需要对其做出相对严厉的處罚。其次,提升企业法律意识,严格惩治违法行为。对一些已完成一定任务期限,或者实施短期营业的行业而言,应当针对其建立临时性人员缴费制度。我国工伤管理单位要严格审核资金的收缴与支付等工作,及时解决容易流失的资金“漏洞”等。针对实际情况,明确规定缴费义务和缴费权力等,防止出现工伤事故补交再参保的情况;最后,针对社保机构而言,需要和工伤定点医院之间建立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保障工伤、病区与伤和药之间相互符合,价格和药量相互对应。
(二)对”无责任的赔偿“原则的限制
通常而言,在发生工伤事故之后一般不会追究员工或者是用人单位的责任,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保护了员工的利益,另一方面减少了用人单位的起诉情况,可以有效保障已经形成的劳动关系。对这种情况,企业应使用教育及激励的方式,保障无责任的赔偿原则。企业可借助教育的方式,使员工了解,发生意外后,不对个人责任进行追究并不是不對事故进行追究。因此我国在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赔偿当中,需要有一定限制。相关部门可从如下两方面作出限定:第一,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兑现的力度,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若在安全生产上出现失误,就需实施相关处罚措施;第二,就因公受伤的事故来说,需要增强企业工伤安全管理制度的宜传力度,针对性的对事故进行严格处理。在管理机制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防御的体制机制,提高员工保护意识,采取经济手段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制。
(三)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队伍建设是保证工伤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成立工伤专门机构,抽调或聘请熟悉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业务的人员、专家组成。预防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参保企业工伤预防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开展工伤的宣传教育等;其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这也是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形成共同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合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的职工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工伤保险也是劳动者生命权以及健康权的保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安定息息相关。相关单位需要对企业的职工工伤保险工作加强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非职工”群体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探析[J].政治与法律,2017(02):151-161.
[2]邱利峰.当前企业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