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从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市
2018-09-10于德祥
于德祥
摘要:低碳生态理念应立足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能源消耗上,将生态理念和低碳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更加协调。在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将低碳城市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将城市发展从宏观上进行规划,而要想实现低碳生态城市中的绿色城市规划就需要从微观规划方面进行考虑,对城市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规划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促进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市;可持续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都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成功经验。目前,关于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建设模式、发展路径、实践要点、制度保证等。全面梳理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尚不多见。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的主要含义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建筑的主要功能和保护环境以及节约建筑材料、节约能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城市建设的規划和设计环节中就需要充分考虑,使自然环境尽可能不受到建筑工程的影响,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个建筑和使用周期内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并且能够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绿色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主要从创新和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以及社区模式的设计等方面来开展,并且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地点的选择更加精细,考虑到建筑项目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总体来说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就是低碳生态,在城市建筑和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成为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因此,要想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给予绿色建筑足够的重视,做好绿色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二、绿色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合的基础上,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1)和谐性,这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人的关系更为重要。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功能,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2)高效性,生态城市的资源利用原则就是提高利用率,将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以及各部门间通过共生关系达到高效性。(3)持续性,可持续性发展是生态城市的指导原则,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经济与换将协调发展,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仅仅是追求生态的美好或城市的繁华,而是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突破旧的发展模式。(5)结构合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结构合理的前提,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这一系列应该相辅相成,功能布置合理。
三、从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市
(一)绿色规划方法的构建
根据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规划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绿色城市规划的具体指标和要素对建筑的影响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规划目标和城市能源利用系统、水资源利用系统、生态环境及绿色交通等相互协调的生态机制,并根据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绿色建筑星级目标评定的影响因子进行确定,从而构建起适合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需要的绿色建筑规划方法。具体的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第一,对绿色建筑和城市规划相关的指标内容进行详细的确定;第二,对相关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先后排序;第三,根据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以及投资增量,对绿色建筑等级评价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进行确定;第四,做好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可以采用对比匹配的方法对各个地块绿色建筑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二)关于建筑材料砖石的可循环再利用
目前国内的建筑范围内,砖石的使用量相较于木材更大。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脚步加快,需要拆除许多以大砌体为主要材料的老旧建筑,而在拆除过程中,为尽快完成拆除任务,某些施工单位对于旧建筑的拆除方式甚至使用爆破处理,却没有考虑到其负面影响,爆破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而拆除的砖石则不能回收利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其回收利用,首先砂石资源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再者,废旧大砌体建筑拆除后的处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2008年,在奥林匹克场馆附近的紫云社区环境改造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考虑了建筑材料的回收问题,这些材料用来收集装饰砖用于社区的道路表面,并将其用作社区墙体材料,不仅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而且减少了建筑墙体的投资资金。
(三)提高环保意识,合理的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大力宣传环保意识,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并推行绿色技术的标准,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开展适宜本土化的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减少建筑能耗,大力提升本土建材及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强调绿色技术的适用性,减少一味的技术堆砌,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加强绿色技术在城市其他方面的应用,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生产源头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生产废弃物绿色化。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必将推动绿色生态城市的形成,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生态城市发展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文章对如何从绿色建筑的发展过度至生态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斌.从绿色建筑体系视角浅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J].福建建设科技,2014(2):3031,29.
[2]王晓东,隋岳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52):96.
[3]梁炳员.探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对城市低碳生态路径发展的影响[J].城市建筑,2014,(35):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