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的研究
2018-09-10王丽辉
王丽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强,为了更好的做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体制,因此进行规范化的会计体系管理,进一步增强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从而确保会计内部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最终实现维护国家权益和国有资产完整性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分析
事业单位主要就是组织机构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实现更高效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在该种管理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总而言之,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应该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管理方式,正确的解决对策对于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会计信息化管理都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整体运行的工作效率
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中的效率。大家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效率低下是大众普遍较为反感的一种诟病,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同时还缺乏主动性,这里面还涉及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事业单位整体人员的素质问题以及相关的奖励机制问题。对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严重影响着单位的工作效率,费时低效,因此在当前全国范围内当前事业单位已经开始广泛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其很好的解决了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由于内部控制相对不规范也不严格,很多工作人员是想利用工作之便从国家身上谋取利润,心思不能完全用在工作中,更不会想着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的稳定实施。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监督可以起到预防腐败作用
事业单位人员长期工作作风会形成吃大锅饭的感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人员未能将公司的盈亏以及效益与自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很多职工甚至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存在单位花钱多少与自身无关的错误观念,从而造成一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的人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同时一些事业单位还存在私设账簿的现象与问题,这就给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不利。只有在单位中切实落实会计内部控制以及审核监督工作,才能为事业单位反腐倡廉打下坚实基础。
二、如何应对会计信息化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的挑战
(一)提高重视程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会计信息化发展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及建设带来了较多的益处,直接影响着办公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没有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那么会计信息化所带来的危害也非常明显,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转。所以,要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好会计信息化,并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调整。首先,必须要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信息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化进程得到高效的推进,才能使单位的内部控制得到领导层的重视,这为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次,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灌输正确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是会计信息化的最终执行者,他们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意识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所以必须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使其明白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条件及不利影响,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财务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处罚,进而使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二)健全单位内部信息化管理制度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便利,但是不良隐患依然存在。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和责任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而提高相关财务信息的准确度和保密度,这样才能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价值。首先,必须要建立工作人员责任制度,使个人分工变得更加明确,这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几率。其次,要明确工作权限制度,这可以有效控制职责不清所带来的徇私舞弊现象。最后,要明确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增强财务工作效率。事业单位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应包含以下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单位的责任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加密管理制度、数据保密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等。
(三)加强会计运行系统的安全性能
财务信息是事业单位的核心信息之一,包含着整个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所以在保证相关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财务信息、数据保密工作的开展。尽量避免非财务工作人员使用相关设备及软件,努力为财务信息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采用防火、防水等不间断的电源,使用高质量的办公设备及软件,定期对电脑设备及软件进行杀毒,存储财务信息的电脑限制联网等措施。要努力从根源上确保相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實用性。另外,还要努力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相关信息的利用效率。首先,对单位内部构建内部网络,主要应用于单位内部办公使用。其次,还应建立单位外部网络,用于与其他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最后,还要建设网际互联网,便于单位工作人员了解外界相关信息,增强会计信息的获取方式及利用效率。
四、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加强对于财务的风险管理以及控制,使得员工明确风险职责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基础。要不断健全风险的问责制度,通过加强监督以及形成问责机制来落实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的执行力度和整体积极性。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的加强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以及监督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茜.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J].财会学习,2017(09):243-244.
[2]冯贺楼.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5(05):234-235.
[3]王秀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58-59.
[4]王秀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3(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