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研究

2018-09-10江贻平李晓龙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京津冀

江贻平 李晓龙

摘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传统的产业机构合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本文则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以产业结构偏离度为选取指标,以定量的方式比较分析2000-2015年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机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偏离度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一块重要版图,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但是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对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帮助。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选取、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间的聚合质量,通常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二是产业的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也称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耦合质量。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

式中η表示产业结构偏离程度,Y表示国民生产总值,L表示从业人数,i表示三大产业。如果η值越大,表示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也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化状态,资源配置还不属于最优状态;若η值为0,表示产业结构处于完全合理状态,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资源配置是合理的。η值一般会逐渐向0靠拢。三次产业结构总偏离度衡量某一地区总体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状况,下文用总偏离度代替,其中总偏离度一第一产业偏离度+第二产业偏离度+第三产业偏离度。(本文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局)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是采用量化方法,计算判断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基于历史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尝试建立统计模型。从而为未来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进行数据预测。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建议。

二、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性研究的实证研究

(一)河北省

河北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7.002+-0.003x,自变量为年份(下同),R2为0.330,sig为0.02<0.05,因此虽然R2小于0.6,但是其拟合结果仍然较好,接受该模型(本文由于数据量较少,因此本次分析中当R2大于0.3,sig小于0.05的系数均接受)。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动态稳定现象,其结果在0.6-0.7之间波动。虽然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机构偏离度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数值较高,说明河北省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同时数据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GDP占比相对较大,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数量仍然巨大,从事低附加值无高技术含量的人占就业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河北省仍需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结构,提升第一產业的效益和人口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第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质量。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28.624-(6.919E-6)X2,R2为0.816,sig为0。其中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在2000-2015年间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减小,从1.09逐步递减到0.44,由此可见其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但是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大,而钢铁业占据该省的重要地位,可吸收大量的工作人员,因此,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可能是其他产业的比较凸显效用所致。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50.422-0.025x,R2为0.616,sig为0。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4-2006年的快速下降到2007-2013年的下降缓慢接近于0,最终经历起落恢复至0.2,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在朝着合理化不断前进。但是第三产业比重在该省的比重偏小,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所占比例也不足,因此也存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可能。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113.950-0.056x,R2为0.896,sig为0。河北省三次产业的总体偏离度在2003年以后急速下降,说明河北省总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以后维持在1.2-1.4之间,呈波段性稳定状态。

(二)北京市

北京市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0.07x+12.437,R2为0.256,sig为0.051,因此该模型不成立。从2005年以后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动态稳定现象,其结果在0.8上下波动,北京市作为首都,相较于发达国家该数值明显偏高。但从2013年以来,该数值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也与北京市优化产业结构,建造国际性大都市相吻合。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0 .988-(2.016E-7)x2,R2为0.007,sig为0.762,该模型不成立。北京市的第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较小,除去2002. 2004和2013年外,该数值都处于0.2以下,但是整个研究区间北京市的第二产业结构不断发生较大的相对波动,该现象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该因素也解释了拟合方程不成立的现象。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14.185-0.007x,R2为0.485,sig为0.003。散点图可知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3年以来就处于非常优异的状态,且在2012年以后就一直在0值附近波动,根据趋势判断,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结构仍将维持在合理化的状态。

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2.281-(3.158E-7)x2,R2为0.021,sig为0.593.由于R2为太小,拒绝该模型。该模型不成立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市的第二产业结构呈相对波动状态。从2005年以后的散点图数据分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基本保持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北京市产业结构的总体偏离度处于总体合理状态,且从2012年以后产业结构优化得到不断加强。

(三)天津市

天津市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0.003x-5.451,R2为0.246,sig为0.051,因此该模型不成立。虽然R2的值不显著,

下转(第11页)但是天津市的第一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维持在0.8左右,但是向0值靠拢的趋势依然不明显,说明天津市的第一产业结构达到最优合理化仍需要较长时间。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2.320-(5.046E-7)x2,R2为0.027,sig为0.546,该模型不成立。由模拟方程不成立可知天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波动变化较大。但是剔除2005年以前数据,2005年以后天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线性递减的趋势,天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断加强,由于本次选取数据有限,在此不具体分析。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11.032-0.005x,R2为0.325,sig为0.021。天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0.1以下,说明天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发展良好。同时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天津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出现递增的微弱态势,这有可能是天津市第三产业竞争力不足的结果。

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5.567-(1.083E-6)X2,R2为0.021,sig为0.593。由于R2为太小,拒绝该模型。天津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总偏离度在2007年达到峰值1.3,此后便一直处于递减状态,这些数值表明天津市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对以上京津冀三地的產业结构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相对来说,总体产业结构河北最差,天津次之,北京最好。具体分析而言,第一,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偏高,尤其是北京和天津应根据自己的区域定位,采取措施降低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二,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数据表明当偏离度降低到02时会有一个瓶颈效应。第三,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偏离度处于一个合理化的状态,也从侧面说明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数据结果显示河北省和天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存在变大的可能性。

(二)建议

1.对于河北省继续加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河北省在作为工业大省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规避第三产业所需要的知识高科技等不够发达的方面,以得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于第二产业仍然要努力加强其科技化与现代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继续前进。

2.北京市继续加强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北京市作为第三产业发展大省,作为教育中心,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而第三产业可以减少交易成本,降低资源消耗,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所以应该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地位,充分发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支持作用。

3.天津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同并进,加强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聚合质量

天津市作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直辖市,在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并不突出也不落后的今天,应该利用第二第三产业的聚合质量,加强二者的关联效应,有利于彼此的投入产出关系,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现代化分工,以达到二者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的态势。

猜你喜欢

京津冀
京津冀优秀画家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率先突破
支持河北省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加强京津冀立法协作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