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榕江县中小学对本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09-10李正辉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开发利用

李正辉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浪潮中,把握好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当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着眼民族地区深厚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达到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69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血脉认同的因子是维系民族关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越来越薄弱,家乡荣誉感、民族认同和自豪感以及忧患意识的缺失,使得他们觉得本民族文化的兴衰与之无关,乡愁的意义对他们而言也仅仅是一种记忆。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榕江县中小学对本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所谓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就是指现存于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本民族在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精神产品。它包括本地区的民族思想、文艺、民风民俗、历史文物等。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在这种趋势下,榕江县中小学对本区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优良民族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难看出,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还不够充分,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本区民族文化教育資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

榕江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本地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学校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将本地民族文化如脑入心,使之从中吸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和自觉。

学校的校园广播、板报等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本区民族文化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也极少涉及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学校没有充分利用本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一方面,教师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资源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极少涉及本地区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致使学生对境内民族文化资源的求知欲不高,而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民族文化与其课堂教学毫无关联,故在教学中根本没有提及民族文化资源。

另一方面,教师本人对本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甚了解,导致他们在教学中无法灵活地加以利用。且片面认为在教学中讲述乡土文化是浪费课堂时间,增加教学任务,导致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二、榕江县中小学开发利用本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应采取的对策

(一)学校应大力开发、利用本地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一是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渗透功能。现代传媒具有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学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宣传。

这一工作的重点在于完善校园网路硬件条件,为许多还未具备校园网的学校设计建立专业的校园网,而后在校园网站设立本地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专栏,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在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中的独特作用,让民族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陶冶和滋养。

二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扩大本地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影响。学校可以将广播、板报、手抄报作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宣传阵地,扩大乡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度,为情景化学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一是在导入中穿插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导入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开端,对整堂课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法向学生预示整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师以学生最熟悉的家乡民俗文化引入课题,民族文化所内涵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特点,使得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

因此,教师用具体而生动的民族文化文化作为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资源的关注,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二是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穿插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新课改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层次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多元化发展。为此,教师应当实时地将境内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乡土文化的研究中去,体验学习过程、分享探究成果,达到政治学科的教育目的。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正是榕江县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淳朴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的多样性,孕育了榕江县民族文化教育的差异性优势。

文化的传承需要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和守护,时代的变迁需要文化的创新。这样,教育,尤其是政治学科中的文化教育才更具活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将在人的自信和觉醒中换发潜力与生机。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开发利用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