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思考能力培养分析

2018-09-10谭忠田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小学数学

谭忠田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一直是目前的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向之一,而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也开始给予学生们画图思考能力更加充分的关注,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画图思考,获得学习质量的充分提升,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迟迟无法得到充分的提高。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画图思考能力,改变目前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画图思考能力 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34

在目前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应该让学生们在面对实际问题阶段,更加主动的从数学角度出发,寻找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而画图对于学生们也是一种十分高质量的思考方法,能够利用图形的方式,将各种抽象的新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具体的去理解问题。让学生们摆脱抽象思维的局限,从图中进行题意和数量关系之间的分析,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方式,所以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作图能力进行更加合理的培养。

一、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们感受到画图的魅力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当中,也已经认识到画图的重要性所在,所以在教材当中也有部分内容有图画进行注释,尤其是一些主题图,在拥有趣味性的同时,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之间也拥有较强的关联,在时代气息的充分支撑之下,学生们对于这些内容也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们都非常愿意进行这些图画的理解,这也成为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1]。

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一定要给予这些信息资源充分的重视,通过更加合理的体验情境创设,让学生们在开展思考阶段,能够想到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一些简单的线段图来进行数学问题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深入理解题目意思的同时,拓展学生们的解决问题思路,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加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充分的感受到画图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引导学生们学习鸡兔同笼问题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鸡兔同笼问题难度非常的高,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问题解决,则可以十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画图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利用圆圈或者方块的方式来表达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之后让学生们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或者是兔,让学生们给这些圆圈或者方块画上四条腿或者是两条腿,算一算画出来的腿是比预想的腿多出多少条或者是少了多少条。这时候少得腿或者是多的腿代表的就是兔子或者是鸡,然后再让学生们一点一点的添上去,就可以非常迅速的计算出鸡兔的数量[2]。

这就是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理解数量之间的不同关系,通过数形结合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画图的乐趣所在,并且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画图法解决问题的高效性,让学生们渐渐的开始习惯利用画图方式来进行问题解决。

二、通过读图培养学生们的画图基础

仅仅画出图来远远不够,还需要让学生们去进行图画的深入理解,通过图画理解,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的掌握解题思路,也可以让中高年级的学生们,对于文字信息进行更加抽象的分析,给学生们的画图打下坚固的基础。在学生们解决问题遇到阻碍阶段,就会让学生们想到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们得到更加充分的画图能力和读图能力提升,给解题效率和质量带来充分提升。例如在应用题的问题解决阶段,畫图就可以得到非常充分的应用,假设这时候有一道加减法混合运算应用题,班级当中一共有五十名学生,有二十一名学生参加篮球,其余人参加足球,后来从篮球队抽5个人去参加足球。这时候班级当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画图,先画出几个圆圈代表班级当中的人数,之后再利用三角形表达出门的人数,利用方块表达回来的人数,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这个图画,迅速的找到问题答案,并且从图画中也可以发现更多的解决问题方式,即可以利用50-21+5来解决问题,也可以使用50-(21-5)来进行问题解决,让学生们获得更加充分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3]。

三、通过方法渗透让学生们掌握画图策略

新课程标注改革的具体要求中,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让学生们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给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带来更加充分的发展。教师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画图策略来进行问题解决,先引导学生们学会如何进行画图,并选择更加合理的画图方式来帮助学生们进行问题解决。在教学阶段,将画图当成是教学策略渗透到学生们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应该通过更加合理的画图方式来进行教学分析,让学生们对于数量关系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利用不同的图画形式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保证数量关系能够通过最清晰和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比如,在引导学生们学习理解问题条件阶段,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每天多跑十米,之后的每一天都多跑十米,第一天小明跑了一百米,那么小明第三天需要跑多少米?第五天需要跑多少米?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就可以先理解教学条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从而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明第三天和第五天跑了多少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问题条件,并产生相应的学习质量提升,明白图画对自己数学学习的帮助,让学生们获得更加全面的数学能力提升[4]。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画图思考能力能够十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让学生们更加高质量的进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们的文字信息分析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更加合理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们获得画图能力的充分提升,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综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思考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经贸实践,2018(19):265.

[2]罗国军.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教学法的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8(5):255.

[3]王晶.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J].中外交流,2018(15):271-272.

[4]邵陈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6):67-71.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小学数学
农科教模式下的《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