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投标报价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8-09-10王勃
王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工程市场日渐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众所周知,投标报价是承包商竞争胜出的关键环节之一,但由于各国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竞标企业必须采取系统而平衡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的成功。
关键词:国际工程;投标报价风险;防范
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牵引下,越来越多的工程承包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投身国际工程市场,为了应对挑战、对接规则、稳续发展,承包企业必须重视和提升风险管理。笔者在过去十年,一直从事国际工程的开发、管理、支持,结合亲身实践,对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国际工程投标报价风险分析
(一)报价管理风险
国际工程报价涉及方方面面,容易因某一或某些环节的失误,产生报价风险,主要包括:
1.对招标文件的理解不充分。由于招标文件中的内容,多为概括性的和格式性的,出于“惯例”的免责声明,招标人不对文件的完整性和竞标人的“理解”负责,投标人如果一味凭“经验”办事,往往造成遗漏或偏差,触发风险。
2.对项目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国际工程报价应全面考虑当地的标准、气候、环境、税收、法律、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和差异,信息掌握不足、理解认知失衡,大多带来较严重的报价失误。
3.对投标文件的翻译不准确。由投标文件翻译的偏差和歧义,造成承包商利益严重损失的案子不是个例。
(二)政治经济风险
1.汇率波动。国际工程的结算货币多是美元、欧元和建设国本地币种,不少承包商,在投标阶段的计价货币采用人民币,而国际工程建设周期大多较长,建设期间的多边汇率波动,势必带来承包商“实际购买力”的较大变化,也势必影响企业效益,乃至决定项目损益。
2.物价上涨。当前,中国对外国际工程的目标国多还是发展中国家,建设国货币的贬值压力和生产资料的通胀压力,被交织放大的情况不在少数,项目的预算成本平衡,是项目管理最经常和最现实的风险管控任务。
(三)技术商务风险
1.技术经济性。在国际项目招标中,有些企业为了强化竞争力,常常会提出较为先进的性能值,以期在技术上超越竞争对手,但这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装备和技术成本,甚至投标阶段对某些性能描述和保证的“冒进”,会造成较严重的预算突破、甚至无法履约实现,进而触发合同罚则,影响项目效益和企业声誉。
2.地下条件。在项目招标文件中,往往要求投标人现场踏勘、自行补全相关资料,并视为投标人已了知现场信息,充分考虑了地下条件的成本及工期影响。但实际上,不少企业缺乏经验、更缺乏调研,仓促应战、吝啬投入,项目现场踏勘严重不足,地勘工作深度和数据采集严重不足,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工艺方案和初步设计,给项目经营埋下风险伏笔。
3.支付条件。在融资环境趋紧、竞争形势白热的交织背景下,国际工程的支付条件,也有日渐劣化的苗头,夸张一点说,承包商短期垫资较普遍但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业主信用保证的垫资或隐性垫资,潜伏着更高的项目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
(一)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条款
多年的项目开发与管理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合同条款远比合同价格重要!在投标和谈判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条款,必须比照检视合同正文和独立附件,要以平衡交换的商业思维,实现关键条款的维权避险,甚至,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预选设定弃标底线和谈判红线。
(二)加强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工程市场开发和项目履约中,人才是公允的第一生产力!项目竞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不同承包商间,那“一小撮”复合人才“心智与毅力”的博弈结果。工程承包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也必须因企制宜,必须实现国际化人才的专业选拔、复合培养,一线磨砺、实战催熟,专业通道、事业平台。要持续优化国际人才的培育基础和孵化环境,要构建与自有人才队伍交叉互补的,社会化顾问和专业咨询机构的外围支撑,要依托外人、外脑加速自有人才的思维突破、专业精益、跨界成长。
(三)要高度重视属地化
国际工程风险千千万,但境外施工是风险高发区域。出于综合避险、成本优势挖掘、承包商社会责任的多重原因,工程承包商必须重视和大力推行属地化,包括在分包、采购、租赁、生活服务、乃至管理员工雇佣等领域,全面推行和持续纵深属地化,这也是传统承包商向国际承包商转变的关键标志物之一。进而,属地化和属地化的纵深应用,是风险防范的源头治理方案之一。
(四)强化项目管理和国际标准的引进与贯彻
国际工程的开发和履约,必须依托国际化的项目管理规则、信息化手段、设计采购和验收标准、专业化团队、标杆大数据等等,实现履约保证强化。我们甚至需要引入跨国经营的思想,在投标阶段就考虑如何以投资、合资、分支机构派驻等针对性方式,博取建设国准人、税收、成本、资金汇兑等方面的便利和竞争力;必须落实国际化承包商的安全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要打破“国内惯例”的自大或羁绊,接纳国际化的安全与环境标准,避免建设期间的信任危机、规则冲突、罚款停工,总之,是要在自律的基础上,持续夯实履约、维权、避险。
(五)構建风险保障体系和底线能力
国际工程投标和履约,无法完全规避局势动荡、战乱恐袭的问题,当然还有更常见的风俗差异、文化排斥的不利影响。风险监控和应急保障是国际工程开发和履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和基本程序。在某些动荡的市场国家,进的去、干得了、有保险、有(应急)预案、有(撤离)路线、时局敏感、安全保障资源落实、应急体系和决策程序清晰,是管理的实务和风控实践的宝贵积累。
三、结语
总的来说,国际工程的投标是一项要素复杂、责任重大,充满创新、饱含挑战的工作,由于国别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差异,风险辨识和系统防范,是国际工程承包商投标管理的核心任务,国际工程投标的风险控制,成在系统建设、贵在落到实处、亮在持续创新,让我们严谨实干,为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市场的稳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红彩.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5(19):72-73.
[2]刘琴,骆鹏.海外工程投标风险防范应用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17(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