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初探
2018-09-10赵侠
赵侠
摘要:我国各个行业在近年来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各种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成熟与发展,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内部的监管与控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就成为了现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以及内涵人手,深入探索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我国企业近年来在科技、经济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有利因素影响下,得到有效的发展,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是促进国际交流,减轻国内就业压力来说,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无疑是我国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但是随着企业的更快发展,其内部管理与审计方面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这些问题长期累积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我们就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人手,分析企业内部审计评价标准的问题所在,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而对于一些未能构建内部审计的企业来说也可以逐步构建内部审计评价标准,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健康性。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概念
这一概念中包含有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评价概念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概念,为了更好的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我们对这三个概念分别进行了解。内部控制属于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的组成包括设计、执行、评价与改进,而为了不断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改善,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对制度以及执行进行相应的较为科学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而内部控制评价则指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活动,是对企业内部评价结果的调查分析,同时进行评定,而通过评定结果可以对企业管理控制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进而改进管理,辅助企业更好的发展经营。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一个大的范畴,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各项活动相统一、相结合、相联系、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的一种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大的模式,他的组成内容较多,主要有评价目标与原则、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方式、标准、指标等,其中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因此对于评价体系来说评价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就要从体系原则,以及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人手,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创新审计模式,以制度约束行为,将审计内容细化,对各项评估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建设评分标准。
(一)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于一个较大的企业来说,其管理层面是相当复杂的,这对于审计评估将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审计工作的工作量将不断加大,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审计工作人员的疲态,对此我们在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时候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评价指标对于企业具有综合性的反映,因此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得评价更具严谨性。第二,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对企业的改善具有帮助性就必须保证审计的科学与真实性。第三,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要从细节方面反映问题,同时也要从细节来体现整体,评价指标的系统性是必不可少的。第四,有效性原则,很多企业的审计评估趋向形式化,因此我们要遵循有效性原则,才能使得审计工作落到实处。第五,可操作性原则,虽然我们倡导审计工作的创新性,但是同时也要切忌空谈主义,避免不切合实际的审计评估方式。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具体来讲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也就是指企业内部或者外部各种影响阻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因素。第二,风险评估,这一要素的评估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轻企业风险压力与危险,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包括组织控制、业务控制与人事控制,这项活动是与风险评估向结合的,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实施策略,保证企业规划的顺利进行。第四,信息与沟通,现代信息化时代对于企业各项活动带来便捷,因此对于审计评估工作来说,信息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其工作的方式之一,那么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同审计部门的沟通。第五,加强监督,监督是审计的功能之一,审计通过对管理、组织、人事等的调查分析,可以起到规范其行为的作用,而重点在于,监督机制要独立于企业部门避免利益往来,保证监督的真实可靠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人手,那么具体来讲,在控制环境中,要做到对企业文化的控制,对员工素质的控制,对组织结构的控制,对内部审计的控制,而企业文化的控制又可以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观念、群体和谐性人手;对员工素质的控制要做到对其思想道德的考量以及对其业务技能的考察;在组织结构中要从提高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在内部审计中要做到独立性与健全性。在风险评估中要从目标设定,风险辨识以及风险分析人手;在控制活动中,要做到对组织的控制,对业务的控制,对人事的控制;在信息与沟通中要做到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信息质量的把控,对沟通方式的探索;在监督方面,要做到持续性监督与间歇性监督的有效结合,而持续性監督方面要注重内部审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自我审计;间歇性监督要注重专项监督与突击监督。
三、结语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建设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要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起到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企业管理层面从根本问题人手,结合自身情况,无论是从审计人员的选择还是审计规划、审计监督方面都加强重视,以此来保证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周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
[2]巩潇娴.新制度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贸实践,2016 (18).
[3]杨敬懿,蔡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析——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