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小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发展关联性
2018-09-10杨辉
杨辉
摘要: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与之适应的资本市场破茧而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所有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进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民经济和市场体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国有和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推动国家战略创新、实现产业不断升级换代、扩大并丰富企业投融资渠道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资本市场;融资需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困境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恢复阶段,在政府的干预下,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流通资金相对容易获得,但对中小企业来说,仍然面临融资难的窘境,造成融资难的局面,既有政府、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内、外源融资结构关系看,存在着对内源融资的过度依赖和外源融资相对不足的矛盾,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内外源融资的策略是不同的。企业创立初期.因规模较小加之经营不稳定等原因可能更多地依赖内部融资来支持企业发展,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债务性融资逐渐成为主导融资形式。
(二)外源融资存在着对债务性融资的过度依赖与权益性融资市场开发相对不足的矛盾长期以来,人们对债务性融资相对比较熟悉,大多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筹资,而对权益性融资则显得陌生。外源融资的权益资本,往往较多地想到公募方式比如证券市场融资,其实在现行的资本市场前景下,非正式权益资本市场或称私募市场、天使融资市场,如OTC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等,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信息不对称,出现逆向选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信息不匹配的问题。投资者与融资者在对企业自身发展和运营状况的认知和了解上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自身信用资质等级低,可能提供不出相关机构认可的财务数据或良好的经营记录,一些投资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出于成本的考虑,将一些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拒之门外。
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企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因素,而资本的力量,在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显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因此,开放资本市场大门,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和各项体制,建立适应不同资金需求经济主体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建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资本市场,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依赖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资本市场本身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建设相对完善,应当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尽快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各项制度体系,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解决其融资问题。然而为了创业板市场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在其成立之初,我国采取了上市“高门槛”的做法,这将导致很多有发展前景但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加之没有为上市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渠道退㈩机制,很多投资机构因资金退出渠道不通畅而规避投资风险。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体系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推进创业板市场各项制度的改革,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促使其融资结构趋于合理,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引导社会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企业、创新型企业聚集,对保持市场流动性、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
目前,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点,应在不断完善场内交易市场的同时,把推动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到议事行程上来,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与场内交易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有的企业资金缺乏,可以先在场外交易市场融通资金,符合条件后再到主板或是创业板上市;不够上市资格的公司也可以从场内交易市场退到场外交易市场,既保障了主板上市公司的质量,又解决了投资者主板退市难的问题,使企业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上寻求自己的位置。这样,投资者的选择渠道、企业的融资渠道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三)发展我国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开启民间资本投资
所谓权益资本市场,是指不经过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登记,允许私人与投资机构之间进行投融资交易的市场。从投资的角度讲,与资本市场上的公募融资方式不同,投资者是通过私募的形式对一些中小企业或是成长中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私人权益资本应主要作用于一些资金紧缺但经营稳定或是陷入财务危机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实现金融资本与高新科技的结合,不仅可以对面临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和整合,节约社会成本,还可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有利于开启民间投资,使大量社會资本注入进来,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社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弥补了证券市场和银行部门在这方面的缺陷,也为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开辟了新的渠道,这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要求。
三、评述和启示
资本市场是提供中长期资金供需的场所,为适应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需求,使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困境,我国资本市场在近些年来不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市场结构体系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领域一直做着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基于上述分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融资体系,不断开拓股权融资渠道,满足不同层次经济主体的融资需要,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应有之意,也是使中小企业经济走出融资困境的一种长远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淑乐,张沙琪,杨丰粟.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与非正规金融——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会研究,2叭1(4):59-61.
[2]曹建新,李琴.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1(8):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