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

2018-09-10谢兵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谢兵

【摘    要】体育课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程,但是小学生喜欢这门课程,重要原因在于体育课程一般在户外进行,大多数内容是自由活动与自由玩耍。小学生并不能体会体育课程究竟设置的目的。如果能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  锻炼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64

小学体育课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不仅为学生今后人生健康状态及生活习惯打下良好基础,也丰富了小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条件和空间。所以,小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体育的教学,要积极拓宽体育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实现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语言引导与鼓励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与鼓励,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而得到教师打击性的语言时,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语言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并认可,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的状态特点,教师可以以语言或动作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学生在集合列队时,教师需要在课前与学生约定,以“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并作出明确规定:教师单手握拳举过头顶,意为集合;手掌张开,意为散开。与此同时,在集合或散开的过程中,只许动不许讲话,在列好队形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动。在规定明确说明后,就可以进行列队教学。此种方法不仅能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积极响应教师所发出信号的学生进行认可并鼓励,在学生的行为得到认可的同时,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要明确体育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点是:学生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参与教学。没有了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课程所有目标就全部变成空中楼阁,也就是说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习领域中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们不但不能“淡化”,而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体育运动项目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

三、以学生为主体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其不仅仅体育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導者。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教学兴趣,就必须积极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组织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在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应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二年级的小学生“立定跳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青蛙、兔子以及袋鼠等动物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跳远运动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保证了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运动量。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将教学方式转变成游戏的方式,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走和跑”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小学生并不喜欢单一的跑圈以及原地踏步活动,因此可以积极组织小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小学生分别扮演“老鹰”和“小鸡”,比一比哪一个老鹰捉到的小鸡最多,学生们为了不让老鹰捉到都会努力的奔跑,进而掌握了奔跑的相关要领。又如教师在训练小学生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快速投递挑战赛,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在距离起点三十米的地方放置一个垃圾桶,要求学生快速跑至桶前将报纸放入桶中,最先投完的队为获胜者,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四、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纳入到体育教学考核体系之中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是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集中反映,以往教学评价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注重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结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应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调整。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将教学进度作为评价的注重指标,将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效等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将平时课堂上的表现,综合能力提升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学习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客观的衡量教学方式的优劣,也能为教师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避免一味追求应试成绩的教学弊端,达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要做好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积极宣传体育的重要性,教师要改良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俊芳.浅谈小学体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8(5):163-164.

[2]李丽.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J].长江丛刊,2018(2):206-206.

[3]李宏波.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黑河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