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管窥

2018-09-10万德强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数学课堂小学

万德强

【摘    要】教学评价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想要提升小学生的教学效果,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革新教学方法,通过改善教学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22

教学评价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导致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强调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找到教学的重点,进行更好的教学引导。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每一个学生高效学习的保证[1]。学情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情分析之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才是科学有效的。

一、客观性评价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且细腻,教师课堂评价对于其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采用客观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真诚,且受到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客观性评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之路的发展[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位置》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往往会发现这一特点,一部分同学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很慢。教师这时候不能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否定,要采用一种温和、亲切的方式告诉他们“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先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然后在好好思考,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的很好。”以此降低学生的挫败感,避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真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小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二、艺术性评价

所谓艺术性评价其要旨并不是要求教师采用多么华丽的辞藻进行评价,而是避免使用同一类型的评价方式,如“不错”、“很好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不真实和敷衍,所以教师要采用艺术性评价方式,让学生感觉到真实,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3]。每一位小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要采用发展的眼光去面对每一个学生,采用艺术性的评价方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教师会询问学生谁来进行解答,在没有人回答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随意进行抽查。如果学生回答的正确,教师一定会其进行表扬和赞赏,但是,教师的这种行为往往对其他的同学是一种暗示,被表扬同学的回答是最佳的答案,那么这种情况下其他学生就算有别的想法也不愿意去表达。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一种艺术性的评价方式,如在该同学回答后询问其他的学生“你们有和他想的一样的吗?有其他的解题想法吗?”最后等所有同学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可以对该同学进行表扬和评价,这时候这个同学会觉得教师的评价分外的中肯和真诚[4]。

三、延时性评价

延时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感,教师在学生做出回答后没有第一时间予以评价,而是采用延时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延时的过程中进行期待和思考。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必然希望知道自己的解题方式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的发现问题和思考。延时性评价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致力于学生发展的所有过程[5]。延时评价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与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数学思维。

例如,在解决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上,“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苹果,一共买了14个,给了小明3个,一共还剩多少苹果?”教师此时可以找一个精神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听到最后一句“一共”这样的字眼,往往会考虑采用加法计算,该同学采用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延时性评价。此时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他回答后其他的同学会在底下小声的议论,教师在该同学窘迫时候,可以微笑的重复一遍问题,采用幽默的方式询问学生“如果苹果可以越吃越多,那小明的妈妈可以再也不同买苹果了哦。”然后再次询问该同学问题的答案,降低学生的紧张感。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明白教师的关心。

四、互动性评价

互动性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方式,随着新课程理念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展示自己。采用互动性评价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倡导“师生平等”,让学生勇敢指出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虚心进行改正,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学生在这一环节会觉得非常骄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的环节。双向评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提问要自然和亲切,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以信赖,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得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效果。基于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评价,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客观评价,在评价中采用艺术性评价、延时性评价和互动性评价提升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肯定,建立信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周秋华.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5):74-78.

[2]覃永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3]杨世华.新课标下的数学评价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5):57.

[4]夏爱玉.小学数学“学导式”低年级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施——基于启发潜能教育理念的视角[J].数学教学通讯,2018(25):39-40.

[5]陈慧.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53.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数学课堂小学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