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
2018-09-10鄢雄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现阶段综合素质发展要求的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学过程中仅仅针对学生教授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无法满足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及学习需求,因此,有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针对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全球信息化环境下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指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具備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的能力,懂得如何获取信息及如何评价、有效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核心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信息知识,信息知识主要是指一切与信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方法,主要包括信息常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及传统文化素质。其次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能力、洞察能力及判断能力,主要在于要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及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性的敏锐感受力及持久的注意力。再次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理解、获取、加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属于整个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能力主要是指通过相应的方式及技术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及处理后获取新的信息的能力。最后是信息道德,信息道德主要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区分及认识,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个体素质、成长环境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实施教学[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性、操作性的作业,了解学生具备的信息能力。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实践训练,针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所有学生在掌握相应基础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发展信息能力。
2.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要素,结合教材内容搜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进行感悟及体验,增强学生对于信息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探索、求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意识及能力[2]。
3.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提高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不可分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于基础常用的软件进行自主学习及实践,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软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及使用。如在进行PPT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文字中插入相应的图片,引导他们熟练使用插入功能。
4.从整体上提升高学生的信息道德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宣传及强化相应的网络安全,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让学生了解对于自己网络上的言行同样应该负责,针对在学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传播不良信息或违反信息道德的现象及时给予纠正及强化教育[3]。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等方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形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嵩.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8):177.
[2]刘本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22(3):27.
[3]方有发,方云腾.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30):148.
作者简介:鄢雄斌(1979.08—),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人,福建师范大学学士,闽清第一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