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大数据应用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8-09-10于加会
于加会
摘 要: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开始逐渐被应用到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当中,并为国家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大数据应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的一个词汇,它应用在教学中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指导,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在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大数据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和成才的关键时期,学生获得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指导和培养,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进而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进入了高中阶段的教学课堂中,互联网、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电脑触摸屏被广泛应用到了高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录播教室成为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使得整个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抓时代脉搏,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更大发展做好充分的铺垫。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大数据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应用,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以课堂讲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足够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也不敢给学生过多的活动机会,因为教师唯恐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相应的讲解的时间就少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在高考当中失利,影响高考成绩。这种观念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早已经显得陈旧不堪了。因此,高中語文教师应当重视大数据的应用,全面收集学生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学习的相关数据,并科学地管理、精心地分析、有效地利用,并以此为依托精心打造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的计划,保证大数据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次,对大数据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重视综合数据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基础数据,不断加强学生基础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以及互动的频率、深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把握学生能力,这样有利于针对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最后,要大力倡导大数据应用理念,保证大数据分析系统得以长期、高效运行,将对数据的分析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决策的有力依据,真正发挥大数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价值。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作用格外深刻。利用大数据手段可以保证更为新型、开放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居于附属地位、过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保证其创新能力的更大提升。例如在对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理念的特点,专门制订了一套课前网络测试题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实词、虚词、句型、语法、文章内容等方面的测试,实现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摸底,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给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利用大数据培养学生高度创新热情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面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拘束感,对教师心存一定的畏惧感,不可能和教师真正开展和谐、深入的互动,学习氛围也显得压抑了很多。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了解,可以开展例如网络研讨、师生互动、学习展示等线上活动,学生在网络中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的心情更加轻松,和教师的沟通也更加平等、和谐,学习氛围活跃了很多,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压力,自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保证创新能力的更大发展与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大数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的前提下和在对大数据具有收集、整理、处理的基础上,把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创新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采用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保证大数据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熊德兰.大数据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6):47-48.
[2]蓝荣聪,陈永福.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70-72.
[3]陈健.“大数据时代”中如何提升语文素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3):78-8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