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构英语阅读档案袋的教学实践
2018-09-10侯雪
侯雪
摘 要:英语课外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动机不强和监督机制的缺乏。从师生共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寻找和筛选信息、定期检查阅读进程和展示阅读成果、综合汇编阅读材料形成档案袋这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师生共构;阅读;档案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担负起这一重任的非英语阅读莫属,在阅读过程中去学习、思考、评判、鉴赏和吸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一般而言,囿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开展课外阅读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课外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最后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不外有二。第一,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强。第二,监督和督促的机制不完善。针对此,笔者开展了师生共构英语阅读档案袋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师生共构”
“师生共构”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建构高中英语阅读体系,发展英语阅读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二、小组合作
在布置课外阅读之前,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分组原则如下:(1)英语基础相当。(2)兴趣大致相似。(3)尽量男女搭配。这几个原则主要是为了选取阅读材料时好操作,保证每个组员都能阅读、探讨。其次是为了扩大监督及督促的渠道和力度。第三是为了选材和展示活动做准备,进行任务分工。
三、教师提供阅读主题和获取信息渠道
阅读主题的确定,我一般会根据教材话题或者根据时事热点安排,如外研版教材必修3,Module 1 Europe介绍了欧洲伟大城市。我给学生安排的阅读主题为介绍中国伟大城市的文章。获取这些文章的来源为网络资源,如可可英语、21st Century,China Daily和一些学校图书馆的英语刊物,如《英语画刊》Teens Space,以及学生推荐的渠道等。这样做一方面是将教学任务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课外阅读活动作为课内教学任务的补充和巩固,而且训练了学生使用网络和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从不同的渠道选出内容健康、主题切合、难度适当的材料供小组成员一起阅读。
四、定期检查阅读进程和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便于检查,笔者特地为学生小组制定了阅读进程表,该表不仅要记录学生小组阅读进程,还需要记录学生个人阅读进程,个人通过阅读的收获,如词汇、有用的表达法和一些独特的句子,还有个人的疑难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看到阅读的进程,并且对要分享的或者探讨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作为过后的知识回顾,阅读进程表也是极好的笔记。
每两周用两节课时间展示阅读成果也是这个活动的亮点之一。学生小组展示两周来的阅读成果形式多样,可以是展示小报,也可以是PPT,还可以是串讲新编,也可以是读后感想、思维导图等。分享内容可以是文章雅句欣赏,也可以是经典词汇使用,可以是语法现象揭秘,还可以是故事讲述等。老师和别的小组就是评判者,根据阅读数量、阅读进程表的填写质量、展示形式和內容来给出评分。展示活动结束后,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推荐优秀文章作为留用。
通过这个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提高了阅读积极性,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在于他读了多少,而在于他有了阅读的意识,开始去做这个事情,而且还有一定的收获。
五、综合汇编英语阅读材料和分享材料,形成阅读档案袋,扩大使用范围
每个小组的阅读进程表、阅读材料和分享材料,这些就形成了该小组的阅读档案袋,每个学期汇总一次。这个汇总的任务不仅让学生回顾一学期的收获,而且还要在展评推荐的基础上,再次筛选出好文或者雅文,并写出推荐理由,做好生词和难句注释,标明出处,上交给老师,老师再次筛选并汇总成册,作为班级或者年级阅读材料,扩大使用范围。
笔者进行了一学期的师生共构阅读档案袋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两点体会:第一,开始阶段很困难。学生没有尝试过自己去找阅读材料,需要老师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搜索和筛选材料的能力大有提高。第二,基础好的学生小组完成任务没有问题,并且展示也相当有水准。但是基础差的小组还需要老师多关注,提前检查,从材料的筛选到阅读到展示的质量,都还有相当的差距。
但是最振奋人心的变化就是学生的阅读意识普遍增强,而且能够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文章,这就算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吧!
参考文献:
[1]曹辉.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情境”解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2]张水波.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