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阅读之炼字炼词

2018-09-10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炼字首诗赏析

【技法指津】

所谓炼字炼词,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锤炼推敲,使所用的字词收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古诗的炼字炼词类题目,一般从虚、实两方面作答。虚,就是这个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效果;实,就是扣住词语表达的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古诗的炼字炼词题呢?

1.对动词的考查

如,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问:这首诗中“望”字有什么妙用?答:此诗之“望”,虚写作者置身峰头向故乡望去,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表达了诗人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对动词的考查,形式灵活多变。除了对常规动词考查外,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是常见的命题点。

2.对形容词的考查

如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这首诗中的“凉”字有什么作用?此类词语,一语双关,应当透过表层意思,联系诗人背景或注释,挖掘蕴含的深意。答:“凉”字既写天凉(表层意思),又写心境的孤寂(深层意思)。

3.对数量词的考查

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问: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的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目中的“早”字。

对数量词的赏析,应多从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寡、程度的深浅等角度思考,其一般作用是强调、突出。

4.对叠音词的考查

如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问:结合诗歌的内容,赏析叠词的艺术效果。答:“杳杳”言山路悠长,“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碛碛”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通过这几个叠词,渲染了一种清幽冷寂的气氛。“朝朝”是短期,“岁岁”指长期,既有延续感,又写出在山中待得时间之久。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最后一句写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叠词的使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使人读起来觉气韵流畅。

5.对副词的考查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问:“忽”字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答:“忽”字生动地显示了少妇由喜转悲的心理变化,却又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6.对句子的考查

如李纲的《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答:“箬笠”“蓑衣”勾勒出钓鱼翁雪天垂钓的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鱼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鱼翁的心无旁骛。

对句子的考查,属于对词语考查的综合运用,作答时需要运用所掌握知识,从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多角度思考。

7.从篇章结构上考查

如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问: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答:本诗以“乱”为诗眼,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思。首联借缺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字或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或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阅读训练】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

◎谢 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注】①水曹:官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一种离愁别绪。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以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思。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2.诗歌流露出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行舟忆永和兄弟①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關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②,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了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得含蓄隽永。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这三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诗人的孤寂之情。

E.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2.赏析诗中“穿”“数”二字的妙处。

答:

猜你喜欢

炼字首诗赏析
《上课没人抢》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真实、大众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