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拟企业岗位融入“软饮料加工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8-09-10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院企互动、学做互生、知行合一等教学理念不断深化以及高职教育对适用技术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实训教学环节必将伴随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而展开深刻的变革。食品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展始终要围绕食品加工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敬业守信、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培养综合素质良好、有一技之长的现代工匠的目标进行。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无用武之地,学习模式陷入被动接受。如何让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技能并勇于创新,是提升高职阶段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职“软饮料加工技术”实训课程教改实际,以项目为导向,从实际问题出发,阐述了将虚拟企业岗位融入实训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设置、操作流程。
一、设计理念
1.以项目为引导、运行虚拟企业,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实训课程内容单一,教师死板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我院“软饮料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不拘泥于一节课程或一个工艺流程的学习,根据实验条件将课程实训内容分成软饮料用水处理、碳酸饮料制作、果蔬汁饮料和蛋白饮料生产四大模块,各模块设置与企业运行相关或相似的项目,实践“五个真实”的教学要求[1],即在中试线车间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实施小组设计的真实项目,经过真实生产,生产出真实产品,在真实市场完成产品销售。
2.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实训机会有限,要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通,就必须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动力。在实训中,我们坚持学生是项目的主持者,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实训方案的制定、原材料准备、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调试及最终产品销售等工作,发掘自己的潜能,激发学习、探索动力,培养创新能力;教师的职责是引导、监控全过程,分析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保证实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教学大纲,依托我院现有中试生产线条件,学生可按照表1[2](P104)选择实训项目,也可结合中试线条件自主创新软饮料项目。
表1 软饮料加工技术实训项目表
三、实施流程
1.建立开放实训平台。为让学生充分利用实训资源,现有软饮料中试生产线在工作日全部对食品专业学生及教师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训项目,与管理教师对接后均可开展实训。教师与学生也可利用实训基地参与科研攻关,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2.制定生产方案。在自愿有偿前提下,学生以5-6人为一组成立虚拟公司,组员推选总经理、财务总监、生产部长等人员。小组成员选择或自主创新一个软饮料实训项目,共同查阅资料、熟悉工艺流程和单元操作参数、规划产品种类、数量,完成实训方案的编制,专业老师指导重、难点,审核、批准实训方案。虚拟实训公司岗位设置情况见表2。
表2 虚拟实训公司岗位设置情况表
3.实验准备。准备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原辅料、包装材料等实训消耗品的计划、采购、前处理及分类保存备用;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准备相关设备、工器具,熟悉设备使用方法、维护与清洁方法。
4.实训操作。学生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及工艺流程和参数进行操作,一旦出现故障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实训中学生需完成原辅料采购记录、生产记录等相关记录,做到工完厂净。
5.评价考核。(1)产品总收入。产品销售总收入由经济收入与分值收入组成。经济收入即产品销售后产生的收入减去成本后产生的利润,最终按照小组成员营销数量进行分配。分值收入即单个产品分值乘以小组实训产品总数,并结合卫生情况、职业素养、实训报告等考核内容,组成总分值,具体见表3。
表3 实训分值考核表
(2)小组成员得分计算。根据小组成员承担角色的责任权重、产品销售数量等,对总分进行分配,计入各成员该次实训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30%,记录到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小组成员成绩计算见表4。
表4 小组成员实训成绩统计表
综上所述,企业角色岗位融入实训教学的改革,将问题探究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实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题与职业岗位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