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致病特点与变异分析

2018-09-10于可响刘存霞高月花亓丽红宋玲玲李玉峰宋敏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山东地区致病性毒株

于可响,路 晓,刘存霞,高月花,亓丽红,宋玲玲,李玉峰,宋敏训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禽病研究中心 山东省家禽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23)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主要引起雏鸭肝脾出血和坏死,临床上称之为“鸭新肝病”、“鸭白点病”、“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鸭脾坏死病”等。之所以称之为“新型呼肠孤病毒病”,因为该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在血清学上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番鸭呼肠孤病毒”[1-3]。2005年前后该病先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如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等鸭群中开始出现,后蔓延至全国主要养鸭区。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发病,如樱桃谷鸭、麻鸭、番鸭、半番鸭等;发病日龄一般为3~25日龄,其中以5~10日龄居多,病程5~7 d,发病率5%~35%,死亡率2%~20%,一般发病鸭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愈高[4-7]。

2011年新型鸭呼肠孤病在山东地区开始发生,之后几年呈现区域性流行,发病率较低,但从2017年开始该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发病区域也不断扩大,给山东省的肉鸭养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研究将2011年~2018年从山东地区分离到的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及主要抗原基因的变异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该病毒的变异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毒株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分离自山东地区2011年~2018年间的发病鸭群中,具体背景信息见表1。

表1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的背景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f 8 NDRV isolates

1.1.2 鸭胚与雏鸭 SPF鸭胚由山东省昊泰动物繁育公司提供;1日龄健康樱桃谷鸭购自山东省德州市某种鸭场。

1.1.3 试剂 一步法RT-PCR试剂盒、感受态细胞DH5α购自北京康润诚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MLV反转录酶、RNasin、dNTP、LA Taq酶、pMD18-T载体试剂盒购自TaKaRa(大连)公司;RNA提取试剂盒、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DMEM、犊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谷胺酰胺购自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对鸭胚的致病性 将不同毒株的第3代鸭胚毒分别用生理盐水做10倍系列稀释,取10-3~10-75个稀释度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0.1 mL/枚,每个稀释度接种5枚,观察鸭胚死亡情况及死亡鸭胚的病变情况,观察至接种后的d 6。按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鸭胚半数致死量(embryo lethal dose,ELD50)。

1.2.2 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的致病性 将不同毒株的第3代DEF培养上清分别用含2%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做10倍系列稀释,取10-3~10-86个稀释度接种铺满DEF的96孔细胞板,200 μL/孔,每个稀释度接种8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放37℃、5% 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每天观察细胞,记录细胞病变情况,直至接种后96 h,按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细胞半数感染量(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

1.2.3 对雏鸭的致病性 将不同毒株的第3代鸭胚毒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4ELD50/0.1mL,皮下接种1日龄健康樱桃谷鸭,0.1 mL/只,每个毒株接种10只,观察雏鸭死亡情况,攻毒后d 6剖杀试验鸭,观察脾脏病变情况。

1.2.4 抗原基因(σC)克隆测序 参照GenBank中发表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S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J879930)设计1对引物。上游引物P1:5'-CGAGTATCTTTGTACGCTACG-3';下游引物P2:5'-CTCATCGCGCGCCACAG-3',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为1021 bp,引物由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合成。按照RNA提取试剂盒说明提取病毒RNA,利用上述引物,按照一步法RT-PCR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扩增。按照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说明回收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挑菌提取质粒,分别进行PCR和酶切鉴定,鉴定为阳性的菌落送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

1.2.5 σC蛋白基因进化分析 利用DNAStar软件,对这8株病毒的σC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利用MEGA软件,将从GenBank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毒株同这8株病毒一起绘制σC蛋白基因的遗传进化树。

2 结果

2.1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对鸭胚的致病性 将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接种鸭胚,均导致鸭胚死亡,死亡鸭胚通身出血,死亡时间为72~96 h,并将这8株病毒接种10日龄鸭胚,测定他们病毒效价,结果见表2。

2.2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对DEF细胞的致病性 将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接种DEF细胞,细胞病变情况一致,初期形成合胞体,然后细胞拉网并逐渐脱落。在DEF细胞上测定第3代CEF上清中的病毒滴度,结果见表3。

2.3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 将这8株病毒分别回归1日龄健康樱桃谷鸭,结果都能复制出相同的症状与病变,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剖检发现脾脏均出现肿大、坏死、变硬现象(图1),死亡率为0%~20%(表4)。

2.4 σC蛋白基因克隆测序 分别提取8株病毒的RNA,进行一步法RT-PCR,结果均扩增到大小1 kb左右的条带,与预期相符(图2)。将获得的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进行比对,发现均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基因序列。

图1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接种雏鸭脾脏病变Fig.1 Splenic lesions of ducks attaced by novel duck reovirus

图2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基因扩增Fig.2 Amplification of σC genes of Novel duck reovirus

表2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ELD50Table 2 ELD50 of 8 NDRV isolates

表3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TCID50Table 3 TCID50 of 8 NDRV isolates

表4 攻毒实验鸭死亡情况Table 4 Mortality statistics of experimental ducks attacked

2.5 σC蛋白基因进化分析 利用DNAStar软件,对这8株病毒的σC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发现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5%~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5.0%~99.4%,早期分离株与新近分离株同源性相对较低(表5)。利用MEGA软件,将这8株病毒和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毒株进行σC蛋白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山东地方分离株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这8株山东地方分离株σC蛋白基因的遗传进化与其分离时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图3)。

表5 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Table 5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σC proteins of 8 NDRV isolates(%)

图3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Fig.3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σC genes of NDRV isolates

3 讨论

近几年,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区域已从南方扩散到北方,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养鸭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导致雏鸭肝脾出血和坏死,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容易激发细菌感染,给肉鸭养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8-10]。

2011年该病在山东地区开始流行,并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为了搞清楚该病毒近几年在山东地区的变异情况,我们将从2011~2018年山东地区分离到的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进行了毒力、致病性及主要抗原σC蛋白的变异分析。致病性试验发现,这些毒株均能致死鸭胚,死亡鸭胚通身出血;DEF细胞初期形成合胞体,然后细胞拉网并逐渐脱落;攻毒1日龄健康雏鸭均出现脾坏死病变,且死亡率较低。这些结果说明,新型呼肠孤病毒从山东地区开始出现至今,其致病性未发生改变。这8株病毒在鸭胚病毒效价为10-5.00~10-6.00/0.1 mL,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的病毒效价为10-5.33~10-6.30/0.1 mL,这说明不同毒株的病毒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对这些毒株的主要抗原σC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发现他们的核苷酸长度均为966 bp,通过对σC蛋白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山东地方分离株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株(主要是南方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并且不同山东分离株之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时间差异。

通过对山东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及主要抗原σC蛋白的变异分析,我们发现该病毒致病性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抗原基因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株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山东地区分离株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异,因此需要引起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控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山东地区致病性毒株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考古新发现所见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广汽传祺济南海恒祺家店盛大开业!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先秦时期山东地区腰坑墓流行轨迹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