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趣味教学,让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焕发魅力

2018-09-10钟奕伟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趣味教学魅力

钟奕伟

摘要:田径运动会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运动形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品质,对其项目特征进行分析,大多较为乏味、单调,同时训练模式较为单一化,导致小学生无法提起对田径课程的兴趣,极大的降低了学习效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训练,从而调动小学生对于田径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活动中,保证教学效率,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运用区域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及思考,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体育;田径训练;魅力

田径运动可谓是最基础的运动形式,备受人们都喜爱,具有简易可行的优势,小学阶段开展田径训练具有必然性,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动作技巧了解以及掌握,使动作更加科学、规范,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前提下,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其中伴随着各类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教师未能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训练能力对教学内容、形式进行更新,致使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也无法主动参与田径训练活动中,这将削弱小学体育课程的效果,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极其不利。而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过程中,应当实施趣味教学,使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焕发魅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小学阶段趣味田径训练的概念分析

所有的趣味田径指的就是将有趣的因素、富有激情的元素渗透到田径训练过程中,而后借助科学的、规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确田径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田径运动稳定、持续性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比赛项目以及组织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此类活动中,例如,投掷、短跑以及跳跃等等,运用运动实践的方式,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并达到田径训练的目的。

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于田径文化的有效传承,还能将田径的各项技能以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并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令学生健康、快速成长,还能对其身心起到愉悦的作用,调动其参与田径训练的兴趣,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发展理念[1]。

二、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实施趣味教学的方式探讨

(一)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调动其学习兴趣

趣味田径教学模式的应用,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活动中,与此同时,保持训练热情,从而对体育田径训练产生兴趣,对体育课程重新审视,形成新的认识。小学阶段传统体育田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多都是因为学生兴趣不足,也未能对于体育课程形成正确的认知。而运用田径趣味教学法,则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极大的保证教学效率,发现学习乐趣。

比如,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环节,大多学生对于田径训练都会停留在传统的短跑以及长跑等印象之中,那么将很难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可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相应的增加障碍跑,并组织障碍跑比赛,障碍跑活动的举行,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体能素质有所不同,如若简单的进行短跑抑或是长跑,那么对于不擅长体育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增加了难度,易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活动中,而障碍跑这一形式,可谓是对传统田径训练模式的创新以及改革,在障碍跑的过程中更加考验的是学生的敏锐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完成程度、比赛运用时间得出最终的排名以及结果[2]。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田径训练的娱乐性,改变了教学性质,更加偏向于游戏性质,学生均可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在此之后,学生必然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那么,比赛前教师就应当将比赛规则全面、细致的阐述,使学生充分了解规则后,在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比赛完成后,大多学生都会对田径训练产生新的认知,并更新了以往的看法,认为这样的障碍跑训练方式未对自身的身体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愿意主动参与到这样的训练活动中,因为训练全过程极其有趣。而后再对比赛结果进行分析,虽说部分学生擅长跑步,障碍跑的最终结果也较好,但是过程中却存在犯规的问题,将会被扣除一定的分数,而部分学生虽然不擅长跑步,但是在障碍跑的过程中却表现了较强的反应能力,不存在犯规的行为,那么以上同学的分数将会不相上下,在此过程中,不擅长体育的学生将会发现自身所蕴含的潜在力量,从而调动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利于培养其终身体育的发展观[3]。

(二)丰富田径训练内容,使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内容大多为跳绳、长跑、远眺以及短跑等各类运动,小学体育课程很难发挥其实际作用,大多体育教学目标均无法实现,甚至存在其他课程占用以及取缔体育课程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即便是开展了田径训练,许多学生由于惰性心理不愿主动参与其中,加之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致使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难以全面参与田径训练活动。而实施趣味田径教学法,则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丰富,使学生一说到田径训练活动的趣味性,尤其在此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应当尽可能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趣味田径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可结合田径训练中所涉及的内容,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障碍跑、跳远以及掷铅球,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特征,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践中,做好事先的田径训练规划,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的落实更加秩序、有效。

比如,在跳远教学环节,教师可将木头人游戏与跳远运动有机融合,教师背对学生,负责发出口令,口令结束、学生须停止动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应以跳远的形式向前移动,最先达到终点、触碰教師的学生为胜利者,教师在开展此项田径训练活动之前,需要将规则全面、细致的讲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提高参与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趣味田径训练活动中,他们认为木头人游戏对于自己来讲是擅长的事情,在训练过程中十分乐意展现自身的长处[4]。

在此趣味田径训练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将趣味因素融入到田径训练活动之中,对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及更新,使学生意识到田径训练活动的趣味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纷纷参与到趣味田径活动中,不仅达到了体育教学目的,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具活力,焕发生机与魅力,为日后体育课程的高效落实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对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进行改革以及创新,使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活动中,发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并形成新的认知,通过有效的田径训练方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之身心得到放松,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桎梏,令最终所落实的田径训练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萍.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中开展状况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19):108-109.

[2]姜智辉.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历下区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吴善君.如何把国际少儿趣味田径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J].新课程·上旬,2017,14 (6):26-27.

[4]陈琴.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31 (4):76-77.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趣味教学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高校篮球教学与田径训练相结合的研究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田径训练运动中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