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体育中考利益博弈研究
2018-12-20陈建成厦门市松柏中学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陈建成 厦门市松柏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08年厦门市开始恢复体育中考,稳扎稳打的做事风格,严谨的考试制度,厦门市初中体育教育质量在稳步提升,走在福建中学体育的前沿。众多厦门体育人的付出,让厦门市体育中考声名远扬,获得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依托厦门市体育中考,厦门市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各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重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社会慢慢形成重视体育锻炼的共识,体育人口明显增加。运用博弈论批判性思维来思考厦门市体育中考,是否能够发现一些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是否能够发现去除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是否能够进一步推进厦门市体育中考的发展。本文主要应用博弈论的观点从厦门体育中考的分数、初中体育课程的现状、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厦门市体育中考应发展的四个方面来论厦门市体育中考。
一、研究与分析
(一)厦门市恢复体育中考以来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例
由表1可知,自2008年恢复体育中考以前,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例逐步增长,说明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科目地位,体育中考措施,受到各级行政部门认同与支持。厦门市体育中考分数还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并且可以说明厦门市初中体育正朝着积极的前进。博弈论的角度告诉我们,当体育权重逐步增加的时候,自然会有多方力量想体育靠拢,这些力量来自于方方面面,只要能获得利益,就会有利益驱使方出现,所以体育中考庶良性发展,稳步发展,必然经过一番漫长艰苦的斗争与蜕变。
(二)受体育中考方向标影响厦门市初中学校体育现状
由表2可知,2008-2012年分数在12-20分之间,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良性的,2013-2018年分值25-30分,已经超越了部分中考学科,体育学科的位置明显提高。各校之间为了追求中考效益,不得不把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不得不花时间来抓体育。体育是开放性的技能学科,特殊性明显。博弈论利益驱使理论分析可知,碰到学校想要分数想要排名,家长学生想要分数想上名校,只能挤占大多数的体育学习时间,用以应对体育中考。体育中考良好的初衷,变得不那么的科学。利益驱使动力巨大,似乎谁也挡不住造成“学校体育市场”混乱,各方面的学校体育工作被忽略了,学校体育成了体育中考体育。大课间仅为体育中考服务,体锻课仅为体育中考服务,体育课仅为体育中考服务,学校体育运动队似乎都不重要了。体育教师的职业功能更接近于教练,包含体育育人功能在内的许多功能似乎也都不重要了,是不是该引起所有体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做才能让积极发展中的厦门市体育中考走得更加健康,更加有高度。
(三)体育教师地位
恢复体育中考以来,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有感受到体育教师的地位有所提升。用博弈论的理论来解释也能很好的阐述,体育中考让大家重视体育了,作为体育中考推广和实施的主要力量,一线体育教师自然被需要,必然被重视;这是博弈的一方,作为博弈的另一方,体育教师自身评判自身地位的方式也不尽然相同,只要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如果听到社会、单位或上级各部门的好评,自然倍感收获,地位、感觉强烈。亦或者受到奖金、补贴等肯定,也会倍感收获。实际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体育教师认为有提高,但是提高不明显呢?主要还是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存在环节缺失。体育教师可能仅仅只是表面上被重视,在付出时间和评价上或许不成正比,或者体育教师付出和奖励不成正比,或者甚至没有。在博弈中,学校只关注分数,没有考虑另一方博弈的需求,故造成了大比例的感觉提高不明显。运用博弈论批判的思维,还是要深入挖掘造成这种博弈结果原因。(见表3)
表1 厦门市恢复体育中考以前体育所占分数
表2 厦门市初中学校体育现状(汇总)
表3 体育教师对恢复体育中考以来体育教师地位是否提高的感受
表4 以2018年体育中考相关数据分析
(四)厦门市体育中考应发展的方向
以思明考区的2018年第一阶段体育中考的数据角度来讨论厦门市体育中考应发展的方向,第一阶段中考总分12分。本组数据包含一中、双十、外国语、六中、科技、二中和14所思明区公办校。松柏中学第一阶段中考全校均分为11.2589分,包含市属校在思明考区位列第八名,在思明区属校中位列第五名,思明区属校前六名于松柏中学差值在0.001-(-0.263)之间,各校之间的差距都很小,以松柏中学为例,得分率为93.82%,为高得分率。难度系数太低,导致得分率太高,各校之间差距太小,较容易产生不良竞争关系,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0.1,0.2甚至更小得分数,都要付出很多得时间和精力,存在比较大得一线体育教学浪费;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学校之间的排名博弈必然要分解落实到小范围的博弈中来,小范围的博弈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一线体育教师的博弈关系,体育教师之间的博弈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因为这是存在考核评价意义的博弈,主要表现在男女生得分评价机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任教男女分班的问题,大课间、体锻课、辅导课等分工问题,付出与回报的问题。体育中考的初衷绝对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而考试,推广体育中考运动,是为了发展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终身体育意识。
考试的难度系数低,还大大的掩盖了学校运动队学生的能力,博弈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认为学习以文化和得分为目的,参不参加运动队不重要,从而进一步阻碍学校体育运动队的良性发展。显而易见的事,学校体育运动队是学校体育文化中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良的博弈关系,导致了学校体育运动队发展不健康,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明显的阐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许多人认为参不参加学校体育运动队中考也基本都能得高分,试问学生怀着如此动机,学校体育竞赛如何发展,学生又如何“野蛮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竞争意识,何谈“文明精神”。同时,考试难度系数小,给了各校有了突击的空间,这大大的背离体育中考的初衷。
综上分析,厦门市体育中考学生考试图形分布呈倒三角形,头重脚轻,背离了事物发展的科学性,厦门体育中考应发展的方向为:研究项目难度系数、平衡男女评价标准、重视体育教师付出。真正让厦门市体育中考回归正态分布,让体育教学、大课间、体锻课和运动队健康发展,真正的让学校体育文化多姿多样。(见表4)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厦门市体育中考分数占中考总分比例逐步增加,体育学科地位明显提高。
2.受厦门市体育中考方向标影响,学校体育的大课间、体育课、体锻课、运动队训练的时间基本都和体育中考有关。
3.厦门市体育中考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但是还是存在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例如在确定体育老师额外工作量,奖励机制,毕业班教学工作量系数,社会宣传途径开发等资源的优化。
4.厦门市体育中考考试难度系数太低,学生满分人数太多,得分率太高,项目之间不平衡,体育利益之间的博弈太过激烈,博弈效果不明显,浪费一线体育教学资源。
(二)建议
1.厦门市体育中考成绩应稳步提升,继续发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2.结合体育课标精神,出台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分布教学指导意见,明确大课间、体锻课、运动队训练的体育文化地位,避免学校体育工作完全围着体育中考转,让学校体育工作的内涵更丰富。
3.研究体育考试难度系数,在满足大部分考生需要的同时,能够发挥体育特长生、运动队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难度系数,在满足大部分考生的同时能突显体育教师专业指导和训练能力,体育教师重要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性要凸显,如此体育教师地位才是真正的提高。
4.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得分总人数不再是呈倒三角形的分布,应发展为正态分布,大部门考生满足考试需求的同时,能关注参加学校运动队的同学,让他们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让体育中考仅仅成为学校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