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宁县种业改革发展历程与展望

2018-09-10符国忠牟克雷彭海霞

种子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会宁县发展历程展望

符国忠 牟克雷 彭海霞

摘   要: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回顾了会宁种业发展历程,总结了种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并探索了会宁种业发展之路,旨在为推动全县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会宁县;种业改革;发展历程;展望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2-0032-03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民以食为天,食即粮食,是通过种子在土壤及介质中播种、发芽、成熟、收获及加工而获得的营养物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子是农业的基本而且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优质种子是先进科技的载体,是农业价值得以体现的首要因素。有什么样的种子,就有什么样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无论是杂交水稻选育、杂交高产玉米推广、高产优质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还是航天育种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应用,都是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一次次重大突破,历次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种子换代和更替。种子的优劣,不仅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种子和农产品的国际及国内市场竞争力,而且关系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产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见其意义和作用之大。

会宁作为甘肃农业大县,在中国种业改革特别是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里享受种业政策阳光沐浴的同时,会宁种业经历了漫长而又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笔者作为一线农技人员,见证了会宁种业的变迁,践行了种业发展过程中不平凡的历程,通过查阅资料,请教长期从事全县种子工作的老前辈记录相关情况撰写此文,旨在回顾种业发展历程,探索种业发展之路,从而为推动全县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

1   会宁种业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基础十分薄弱,种子事业发展极为缓慢,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遭受重创,正处于全面开展生产自救、经济调整和恢复生产阶段,是会宁种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了加强种子工作有关政策、措施和方案,由于操作性强,全面推动了全国各地种业的快速发展,是会宁种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全县种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克服了种业发展的瓶颈,释放了种业生产潜力,种业改革进入种子产业化阶段。

1.1   起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对良种的需求,1950年2月农业部制定《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选种活动,就是在农村实行家家种田、户户留种,这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原农业部针对当地种子工作存在的种子混杂和农业减产问题,提出种子工作要实行“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这一阶段会宁县种植农作物夏粮以小麦、碗豆、扁豆、胡麻为主,秋粮以马铃薯、谷子、糜子、甜荞、苦荞、莜麦为主,品种主要包括红旗头、秃芒子、大白花、深眼窝、驴僵绳、凉谷、保安红等农民耳熟能详的地方品种。这些品种由于适应性强,农民都在自留地里自繁、自选、自留、自用,最典型的小麦品种选育就是选择在小麦长势好的地块进行穗选作为下年小麦田种子,这种方法也叫提纯复壮法,是此阶段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这种用“四自”方式选用种子,无论是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是自留地农户,在推动当时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这种无序、盲目、低水平的种子生产方式,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国家将无力救助。

在国家“四自一辅”方针的指引下,原农业部充实了各级各类种子机构,会宁县针对国家种子工作方针成立了相关单位,完成了种子生产经营由粮食和商业部门向种子部门管理的过渡,逐步建立起以县良种场和种子公司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纽带、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这是种业史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种子生产经营逐步进入专业化、程式化管理轨道。

1953年2月在会宁县城北十里铺建立会宁农场,1957年底撤销。1959年在农场原址成立县农业科学试验站,1976年改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有土地20.5 hm2,

1989年底编制干部24人,2003年撤销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有人员全部得到分流安置;1956年成立县种子站,归县农业局和粮食局双重领导,1959年划归粮食局,1960年归农业局,1969年并入农业技术推广站,1976年4月新建种子工作站,1978年11月改为县种子公司,1985年设太平、大沟、甘沟、草滩、郭城种子供应站,1989年底编制干部12人,2010年3月撤销县种子公司,原有人员全部分流并安排到事业单位;1958年在关川三百户建立县农场,1960年改称县良种繁殖场,1976年迁郭城新堡子,有土地71 hm2,1989年编制干部10人、工人20人,2013年撤销县良种繁殖场。

会宁县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兴衰变迁是完全贯彻中央大政方针的结果,虽然相对全国来说只是一个缩影,但它的发展变迁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实践证明,会宁农业的发展由吃糧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的状况,发展到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有余粮,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种业体系构建,取得的成效都离不开种业改革政策的落实和几代人为之不懈的努力工作。就拿小麦种子而言,20世纪50年代原种老芒麦产量50 kg/667 m2,通过引进甘肃96、碧码1号、阿桑等品种,60年代会宁农业试验站成功选育大青芒、红农1号和红农4号,杂交育成会宁3号、会宁9号、会宁10号、会宁16号、菜杂1号、会宁18号,它们都较当地主栽品种优质、高产,曾在当时推广种植年限为会宁乃至相似生态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会宁农科所以李如仁所长和定西旱农中心唐瑜为代表的老前辈倾其一生选育的会宁10号、定西24号,多年来在甘肃及相似生态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两个品种不仅高产、稳产、优质,而且是选育旱地小麦新品种的优质亲本材料。除旱地小麦外,其余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和高产种植都与成立县农科所、县种子公司、县良种繁殖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玉米属高产作物,20世纪50年代前很少种植,之后陆续引进金皇后、白马牙、中单2号等良种。20世纪80年代前后,县良种繁殖场担负着全县部分玉米品种繁种任务,之后随着制种企业增多,玉米种子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玉米制种受到影响,但在一段时间内缓解了种子调入时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期间小麦良种的繁育也为全县水地小麦种植推广提供优质种子,县种子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全县受灾备荒种子和小秋作物种子调剂供种功不可没。1989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2 520 hm2,通过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截至2017年,全县玉米统计面积达6.67万hm2,玉米良种覆盖率100%,全县玉米种植新品种数量50个,玉米新品种高产规范化种植成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收和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也经历了坎坷而又充满辉煌的道路。

1.2   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根据中央大政方针,会宁县1978年11月成立县种子公司,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的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政企不分、责权并重,这一体制是在总结建国30年种子工作经验和吸取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基础上提出的“四化一供”方针的具体体现,既是种子公司发展壮大的黄金期,又是种业改革的快速发展期,在推动各类农作物良种选育推广、促进全县农业大发展上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种子生产经营推广单位、良繁企业共同联合,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产、学、研、加、销、推為一体的种子加工科研生产体系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是会宁种业史上一大进步。

1.3   产业化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逐渐削弱,市场经济异军突起,原有种子生产经营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种业需要,一方面要求各类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大幅提高,良种遍地开花,另一方面随着规模化种植,种子市场监管成了重中之重。会宁县种子公司作为国有供种企业,既要承担全县供种调剂任务,又要担负因种子质量带来的风险显然力不从心。为进一步改革种子工作政、事、企不分的体制,1991年6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四十、五十条明确规定,凡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均需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的种子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会宁1991年成立县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99年从种子公司分出独立办公,2010年3月成立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挂靠县种子管理站,同时撤销县种子公司,完成了种子管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步。

随着“四化一供”方针的贯彻落实,政企不分、责权不清的矛盾日益突显,由于商品种子流通市场化进程加快,单一供种方式成为阻碍种业改革发展的瓶颈;《细则》的制定出台,解决了种子生产经营中的权责不清问题,对品种选育审定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但对种子案件处罚的规定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成为商品种子市场化发展解决问题和种子案件处罚过程中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的重要法律依据,是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明确种业改革方向,捋顺了政、事、企关系,拓宽了品种审定认定和种子生产经营渠道,在加大种子市场监管的同时,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机制,推动种业改革向更好、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会宁县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均0.13 hm2黑膜马铃薯,0.13 hm2地膜玉米,小杂粮、果蔬和中药材特色作物种植及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最关键阶段,会宁县的“一户一策”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种业改革进入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2   会宁种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

回顾种业发展历程,看到种子产业逐渐强大,种业政策日臻完备,种子质量优质高效,种业改革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一次很好的经验,笔者认为以下3点经验值得珍惜和牢记。

2.1   国家大政方针是种业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阶段的种子工作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进行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农业八字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70年代提出“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80年代提出“四化一供”工作方针,90年代提出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和今后构建世界一流农作物种业体系的奋斗目标,为种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不同时期种子工作每前进一步,都得益于党中央及时制定方针、政策和规划的贯彻落实。

2.2   科技创新是种业改革的动力和源泉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工作每个阶段的改革成效都是在运用先进科技和勇于创新基础上实现的。品种选育就是优良基因的选择,从最初的提纯复壮、常规选配、三系配套到遗传工程运用都是育种技术的进步。其实现了小麦的吨粮田、玉米的高产高油高赖氨酸品种选育、杂交高产水稻隆平高科的成功上市以及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农业产业化。中国农业的发展,是种业改革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科技创新,才是种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3   协作精神是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众人拾柴火焰高”。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单打独斗、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种子工作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是国家统一组织部署、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奋斗的结果。一个小麦新品种选育,首先要向科研部门立项,财务部门拨付经费,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联合攻关,选育的品系要申请参加各级各点品比试验,由区试主持单位汇总产量结果,组织有关专家通过验收,报请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这项成果从亲本资源收集到成果推广各项环节,涉及行政、技术、企业各个部门。我国种业改革发展到现在,已经在品种、技术和改革经验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走中国特色大协作、大发展的种业改革必由之路。

3   会宁种业发展展望

会宁种业发展的经验告诉人们,紧跟时代潮流,争当时代弄潮儿,才能适应社会进而改变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21世纪初,国务院提出《推进种子管理体系  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作物种业体系,实现强种梦想。笔者认为应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激活市场潜力,突出产业成效

种子市场化,体现在种子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的市场化。会宁的种子生产除了玉米、瓜菜特种作物种子的供应主要靠外调外,小麦、马铃薯等种子的生产潜力很大。全县3家省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企业、78家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10万t种薯需求量、200万t商品薯的生产能力,如何让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市场潜力巨大,做细、做精、做强这一产业需要创新。要选择适销对路、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就要掌握市场信息,由育种企业生产供应县内外,采用订单式种植及其他方式创收增收,种薯质量管理采用自查和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这样既壮大了企业实力,又促进了全县产业的发展。

3.2   优化种业结构,释放改革活力

根据需要,作物门类要多样、品种布局要合理、种子生产要规范、供种需求要平衡,要处理好供需关系,尽量避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有市无价或者有价无市的状况,切忌采用一哄而上、盲目生产和违背市场规律的种子生产经营方式。品种审定认定要灵活多样,进一步创新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开展品种联合体测试认证制度,多出品种、出好品种,探索释放有利于种业发展的潜在因素,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展种业生产力。

3.3   科研要跟进,政策要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好的产业,没有国家大政方针作为背景,没有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宁种业改革40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重大成就告诉人们,向科技要效益、谋发展是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

(收稿日期:2018-09-18)

猜你喜欢

会宁县发展历程展望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浅谈会宁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会宁县亚麻籽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