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文化产业力量助推经济强省建设

2018-09-10郭天宝

中国商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动力文化

郭天宝

摘 要:在现代生产力高度极速提升的条件下,从本质上看,经济发展快慢决定着文化的基础;从发展轨迹来看,文化同样反作经济增长的快慢,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和替代。河北在文化和经济强省的前提下,不仅要在经济上提前谋划,另外在这一块的主阵地上,更加重视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建设性地将文化提升到主要阵地。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强省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充分认识文化强省建设在强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更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河北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 动力 河北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a)-157-02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按照中共河北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当今社会日益加速发展的前提下,文化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相互融合和交织在一起,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逐渐成为催发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多样的文化发展不仅反映生产力的发展重要水平,而且还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1 文化成为经济强省的重要力量

河北省作为传统文化、红色因素丰富的文化大省,文化内涵和底蕴资源相当多样,是派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基石。几年来,河北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创新发展思路措施,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使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各类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取得的成绩面前,同样看到与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全国先进省、区、市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未来有机遇到来的时候,同时伴随着挑战,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一种责任感和泊在眉睫的心态,积极挖发掘河北省文化方面在经济促进中的强大优势,让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加大劲头把河北省建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强省。

2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的计划和国家大力支持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的出台,为进一步强化文化基础建设、扩大消费文化方面、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符合河北实际的产业集群体系中,也会成为各级政府优先考虑和谋划发展的產业增长极,在政府给予的政策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支持。就目前来说,河北省城市文化发展的脚步在明显加快,城市中建设很多新区,同时改造了很多老旧小区,让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城镇的发展脚步速度也在加快,主要的载体就是加快提升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上一个新台阶,这是面临的难得的机会。文化增长极的建设进程再加快,为充分发挥和释放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进入新世纪后,河北省文化产业体系发展体现出猛进发展的势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文化产业观念需要进一步提升

河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观念问题不适应新条件下经济需要的发展。就目前来说,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抓文化事业的思想总是用老办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更是对经济市场发展意识上存在严重的欠缺,跟进太慢。大部分地方,就是靠财政拨款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而缺乏了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各地更是习惯于老的方法和做法,按部就班地推进,缺乏开拓精神和更新的观念。文化极的发展目前仍存在多头管理,分不清主次,政出多门、职能多样的情况,这种状况对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经济资源的整合,不利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互相的融合更加有难度。

2.2 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性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与其他的产业存在很大的不同,文化产业对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的更强,对从业人员的各种素质存在更高的要求,因为文化要求的人才既懂文化方面的需求,更要懂市场,而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要懂得处理。从现在河北省现有的文化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看,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符合文化产业的整体要求,都相差甚远。现有的政府部门从事文化的管理者不少,但多是为赚钱的商业行为,真正懂得不多,对文化产业经营大部分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得出的简单管理方法,缺少时代的烙印。可见,文化的专业性行业特性、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紧缺。

2.3 尽快完善文化产业机制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建立政策法规严重落后,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地方,法律跟不上,造成市场不规范。同时,政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法规。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不少地方政府部门靠上头的文件,执行管理文化产业,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家对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落实不到地方,不到位;二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步伐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后。在一些方面,政府上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办文化向规范的管文化转变。对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缺少经济属性的界定,等、靠财政政策支持的现象相当普遍,文化部门下属的机构体制改革进程不快,力度较小。

2.4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

由于河北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政府投入的精力和财务不多,怎么样让文化进入市场化,让从业者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让政策尽快完善起来、体制跟上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融资的渠道不宽,国有资本投资额仅占整年投资的三成作用,投资的数额不高,而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所占比例更是偏低。另外,河北省文化产业在融资方面,金融机构支持方面,还没有一个有效机制。还有,河北省从事文化企业的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加上文化产业本身普遍实体资产少、虚的资产多的特征。因此,面对抵押担保品的价值不高,很多金融部门往往不愿贷、不敢贷,致使河北省很多文化企业的扩张受制于融资水平低。

3 加快河北文化产业的思考和对策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绝对不是能立杆见效的事情。考虑到河北当下的整体文化环境,尤其是考虑到河北目前在全国的文化排名上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思路。

(1)形成带有时代性的文化产业观念,文化产业观念的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

一是要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观念。要意识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当前文化产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起步发展的,具有的特点是开放、竞争、互融。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要在改革开放后,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文化来做个衡量,真正树立起市场观念、竞争意识。二是要弄清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辩证的关系。要抛弃原有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相关的观念,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同时搞好文化事业,使二者协调发展。

(2)建立专业从事文化人才培训机制,人才是文化产业腾飞的关键。

河北省政府应该尽加快谋划如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想好步骤地开展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进一步提高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文化和知识,并且努力的创造一个良好和扎实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投资所需的大环境。用优越的环境吸引外部人才的到来,进而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本地的文化企业资源尽快推出优惠政策,奖励文化方面的人才。之后,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短、中、长期的企业人员职业培训计划,创造一个能发展、快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进而才成调动文化产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产业实现大跨步的发展。

(3)创立适应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创新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河北省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分化,明确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需要确定的职责。加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互相促进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实现企业管理体制大的改变,使文化企业能自我发展、自负盈亏,企业自身的发展,靠自身的优势去实现利润的增长。文化企业要积极进行企业的内部改造,建立适应现代所需的制度和人才框架,使文化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而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大的发展。

(4)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河北省政府要在弄清國家文化政策的前提下,执行本省省情的文化产业政策。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鼓励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鼓励文化企业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竞争制度,加快河北省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总之,进入新世纪,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日益丰富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因此,河北省有必要居安思危,重新审视和认定自身的资源优势,从新打造全新的文化意识理念,认识文化理念,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自身文化品牌,走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动力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动力的源泉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最佳动力奖 名爵MG3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