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及其优势发挥

2018-09-10曹水群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

摘 要: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可解决传统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传递的信息更集中,可用的资源更丰富,所用经费更少。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各高校对于网络实践教学的支持,重视建立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制作团队,资料制作应有利于实现网络实践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94-03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of cyber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at it could cope with the cases facing by the traditional mode, transmit the centralized information, enrich the resource available and cost much fewer. The advantages of cyber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pend on the support of cyber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depend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ms of cyber practical teaching. The material making should contribute to achieve cyber practice teaching goal.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cyber practical teaching

傳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该充分运用网络,以弥补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大体说来,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包括三类:1. 依据教学地点界定。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指为辅助书本教学,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而实施的各种走出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据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应该是:为了加深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理论的理解,而组织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研活动、支教活动等。该概念旨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地点是在课堂外,可以是校园内,也可以是校园外。2. 依据是否关注社会而定。有学者提出,实践教学应该更强调社会性。实践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更多、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只要教学内容是关乎社会的,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的,都可以称作实践教学。这种关于实践教学概念的界定,与实践教学地点无关,与实践教学形式无关,只关乎实践教学内容。如: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视频播放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者引导学生分析社会新闻,这都可以归为实践教学一类。按照这一观点,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将思政课教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的能力和习惯。3. 依据学生的参与度而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要是能够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都可以称之为实践教学。比如:让学生在课后做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想法。除此之外,辩论赛、讨论会、课堂演讲活动,这些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高,都可以称之为实践教学。据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界定为:为了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师组织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所有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思政课实践教学。

以上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解有些偏,范围涵盖的有些窄。笔者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指的是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开展的,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堂讲授理论的理解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帮助的所有教学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依据地点的不同,划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也可以依据是否借助网络,划分为网络实践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而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指的是为了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围绕思政课教学理论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该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借助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直观性和便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有效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一)取得了较好成效

1. 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相关调研表明,各高校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开展都比较重视。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大家都意识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怎么搞,各高校都进行了有益尝试。2. 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多。笔者于2018年元月在中国知网上输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关键词,搜出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各类期刊、报纸发表的论文以及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等)共计75980项。从年度的研究成果数量来看,2014年至今的5年,是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高潮期,每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都在8000项以上。3.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笔者曾在陕西省的几所高校进行调研,了解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看法。调研结果显示:91%的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持欢迎态度;89%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和提升能力。当问及他们经历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这些大学生都能侃侃而谈,并且看起来兴趣高涨的样子,说明,该实践教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仍存在不少问题

1.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没有落实到位。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没有得以落实,导致外出开展实践教学时,还需要学生支付路费、住宿费和门票费用,这对学生来说,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带来了一些精神压力。学生不参加吧,让教师感觉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不积极;学生参加吧,对于这些费用又难以支付。可以说学生处于两难。正是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不充裕,实践教学带队教师必要的劳务费就难以落到实处,导致教师组织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2. 实践教学时间和次数受限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广阔的社会中去,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分析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这对于学生深化理论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但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不容易的,受制于经费、天气、安全保障等诸问题的制约。正是由于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教学是非常复杂而费力气的一件事情,所以,教师开展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一门课在一学期内,最多组织一次学生外出实践教学活动。即使该实践教学活动能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但由于这种实践教学安排次数少,持续时间有限,对于学生来说,所发挥教育的作用也就有限了。3. 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受限制。由于学生人数多,思政课教师少,生师比低,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取的都是合班授课。100人以内的合班算是普遍,有些高校的思政课合班人数甚至达到200人左右。思政课堂人数多,教学效果受影響,这是肯定的。但在教室内,教师起码不用对这么多学生的安全担更多心。但若把如此大规模的班级带出校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是需要支付的总经费太多,另一方面是要保证这么多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的精神压力也会很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教学时,往往是选择部分学生参加。这就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普及面不够广,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比例有限。

三、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网络实践教学可解决传统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

网络实践教学,是依赖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的社会实践环境。因为网络背景下的新媒体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图表等信息表现形式综合起来,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逼真性的特点。学生在网络模拟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获知的信息甚至比实地获知的信息更多更集中,在各种信息综合传递的氛围中,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得到的体验接近于实地感知的体验效果。

上文列举了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如:经费不足的问题、学生人数多而组织困难的问题、时间的问题、天气的问题、安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网络实践教学模式中都不成什么问题。因为网络实践教学是依赖网络资源和电脑硬件设备模拟出一个实践教学环境,该环境一旦被模拟创造出来,就可以在室内多次重复使用。这样的话,学生在教室内就可以得到丰富而较为深刻的实践教学体验,不必要出校门,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上述种种问题。

(二)网络实践教学传递的信息更集中

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感兴趣的点不同、注意力集中的特点不同,所感知到的信息、引发的感触也就不同。这就往往导致:你想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的东西,结果学生可能没有给予更多关注和了解;而你没有让他们关注和了解的东西,学生却寄予了更多心思、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如:西藏民族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曾多次组织学生赴延安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去延安,是想让学生了解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辉煌革命史,学习延安精神,增强学生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是,通过实践教学后的调研得知,相当多学生却对延安的小吃印象更深刻,对陕北民歌、黄土高原、窑洞建筑特色更感兴趣。这就说明,在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多而分散,符合实践教学目标的主旨信息有可能被其他信息所干扰或掩盖,从而导致主旨信息的地位被其他边缘信息所替代。若如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就不能很好实现。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则不同。网络实践教学资料是由教师、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搜集、分类、筛选、剪辑、制作的。搜集哪些信息?该如何分类?依据什么原则进行筛选?如何剪辑和制作?所有工作环节都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凡是有利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我们就做;凡是不利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我们就不做。依据该原则制作出来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其信息是集中而聚焦于教学主题的,信息传递的效率是高的,学生在接受信息时,也就不容易被其他信息干扰了。

(三)网络实践教学可用的资源更丰富

相比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来说,网络实践教学传递的信息更丰富。因为,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地拥有的教育资源不由学校或教师控制,实践教学地有什么教育资源,组织实践教学的思政课教师就只能利用什么资源。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主题时,只能尽可能适应实践教学地的资源特点,将实践教学地的教育资源与课程讲授理论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传统实践教学中,在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上,教师比较被动,只能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但网络实践教学则不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自己所需要的实践教学资源。基于实践教学目标,经过搜集、整理、分类、选择等环节,教师可以制作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主题的实践教学资源。相比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来说,网络实践教学可用的资源更丰富。

(四)网络实践教学所用经费少

传统实践教学,其经费主要用于车费、住宿费、门票费和餐费,所用经费额度与外出学生数成正比。而网络实践教学,其经费主要用于信息的采集、整理、分类、剪辑和制作之上,这些环节的大多数任务不出校门就可以搞定,所需费用较少。

为了使网络实践教学更为生动,实践性更强。网络实践教学资料的制作应该也包括一些实地实景实情。这样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若围绕袁家村(地处陕西省礼泉县,在历史上就是先进村,近几年更以“关中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而远近闻名)进行制作,则可以突出以下主题:其一,结合该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明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结合该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文化资源、旅游区位等优势以及人均土地面积少等劣势,说明该村选择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结合该村的历任领导班子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的事迹,使学生明白:只有一切为了群众,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创新活力;只有一切依靠群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成功。四是让学生观察、体验独具特色的关中文化,引导学生对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等等。上述实践教学资源,需要到袁家村实地调研、拍摄、搜集。而这些任务几个人就可以完成,旅途费用也不会很多。

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在制作的时候本就花费不多,被制作出来之后,还可以无成本重复使用。这样算来,网络实践教学所用经费相比于传统实践教学来说,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四、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优势发挥的条件保证

(一)各高校要支持网络实践教学的开展

网络实践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过程,它的优越性的发挥也需要一个过程。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一个事物的优越性的时候,人们对该事物可能会持“无所谓”或“不支持”的态度。前文已经分析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相对传统实践教学来说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该优势的发挥,必须以高校思政课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前提。只有相关部门的领导认识到网络实践教学的优势时,从物力财力人力等各方面资源的分配上重视打造网络实践教学队伍时,在政策措施上倾向支持开展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时,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才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重视建立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制作团队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制作团队,可以由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代表及网络技术人员组成。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实践教学目標和重点,组织学生搜集和筛选材料,对于网络实践教学资料的制作提出原则要求和方向遵循,对于做好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料提出修改意见直至完善。

学生代表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遴选的条件是:对思政课感兴趣、对思政课理论掌握程度较高、视野比较开阔、知识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学生代表的职责是:围绕教师所拟主题,多方搜集材料,并把材料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写网络实践教学资料制作大纲,说明这些材料应该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呈现,以这些顺序和方式呈现的原因是什么……。

该团队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网络技术专业人员。这部分人员的任务是:通过视频采编和剪辑环节,把搜集的材料按照合理的顺序结构编排,使零散的材料变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突出的、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料。

(三)资料制作应有利于实现网络实践教学目标

作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明确:实践教学是为辅助课堂教学而开展,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所以,网络实践教学资料的制作,一定要突出教学主题,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哪些材料,用哪些方式展现材料,材料的前后顺序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就做;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就不做。总之,网络实践教学资料的制作要坚持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材料的丰富性和主题的聚焦性相结合。千万不要搞成:形式很花哨,内容很空洞;表现很热闹,主题无从找。

参考文献:

[1]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纬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

[3]曹水群.问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中的运用[J].林区教学,2016(8).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