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2018-09-10刘恩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效果

刘恩普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I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优于单项康复治疗。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156-01

中风偏瘫患者缺乏自理能力,通常累及家属,生活质量低下。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多接受康复治疗,以逐渐改善肢体功能。近年来随着中医学技术的发展,针灸治疗逐渐被引入至中风偏瘫治疗中。在文本中,笔者就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作下述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开展本次调查,以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患者作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65.9±2.3)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2±2.4)岁。患者满足标准如下:(1)病程时间<2周;(2)均为单侧肢体瘫痪;(3)均为首次发病。本次调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具有知情权,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對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主动或被动接受患肢训练,如患肢抬举、下落等,同时由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对其患肢进行按摩,如揉捏、拍打,预防肌肉萎缩。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由医师对其进行器械辅助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对于下肢偏瘫者,选择环跳、悬钟、委中、太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于上肢偏瘫者,选择合谷、曲池、大椎、阳池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伴神志障碍者,联合针刺水沟穴。每穴位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每日1次,每疗程4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肢活动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肢可进行简单活动;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显著,患肢活动仍受阻。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视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观察组为(22.8±23)分、对照组为(23.0±3.1)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为(67.3±4.5)分,对照组(43.2±4.1)分。

3 讨论

中风偏瘫患者因肢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较为低下。现代研究证实,中风患者受损的脑细胞会处于休眠状态,但若能及早的进行治疗,可使得休眠状态细胞恢复至正常功能,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作用。目前,临床上多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通过引导患者主动、被动的接受肢体训练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正常流通。但该种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需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以更好的改善肢体功能,改善预后。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针灸治疗被运用至中风偏瘫治疗中。我国医学认为,肝脏肺腑气血不顺、机体阴阳失调是导致偏瘫的主要原因。而针灸的主要功能即为刺激穴位,促进血液流通。通过针灸治疗,可产生全身性的物理刺激,尤其是头部的穴位针刺,可在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血液流动循环,减轻脑组织所受到的损伤。

将中医针灸法与常规康复治疗进行结合,可结合两种治疗方案的益处,增进治疗效果。由本次调查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组间体现明显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BI评分改善也更加优于对照组。

笔者总结两种治疗方案结合后的优势,总结如下:(1)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更加兼顾机体各功能,可反复锻炼身体各个部位,以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2)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加速脑细胞重组,恢复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达到运动系统及平衡系统的重建。

由上所述,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对改善中风偏瘫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的疗效[J].祝继蓉.双足与保健.2017(11)

[2]探讨肩周炎患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配合[J].张学智.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5)

[3]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探析[J].周艳,张久强,宗轶.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

[4]复合真菌中药制剂对肿瘤患者远期康复治疗作用研究[J].方向泽.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05)

[5]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分析、预防措施及蒙医康复治疗[J].阿日亚,王乌日娜,玉凤.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09)

[6]针灸联合康复治疗骨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兰筱雪,袁志.四川中医.2017(08)

[7]中医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刘金山.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5)

[8]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研究[J].熊沛芳.内蒙古中医药.2015(05)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效果
灵动耳环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