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2018-09-10张升华
张升华
摘要:乳牛饲养过程中,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预防和治疗乳牛疾病,但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会使牛奶中含有大量抗生素,不仅降低牛奶的品质,还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本文主要分析了免疫分析技术在乳以及乳制品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免疫分析技术;乳;乳制品;抗生素类兽药
乳及乳制品是人类获得营养的重要食物,也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食物,因此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是导致乳制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若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乳制品,会使人们的体内产生耐药菌株。通过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对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进行有效检测,从而使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得到保障。
一、乳及乳制品中兽药残留的因素
乳中兽药残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乳牛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过度使用抗生素,或者在非安全的时间内挤奶。另外,针对患有乳腺炎疾病的乳牛,使用乳房灌注法进行治疗,容易导致牛乳中抗生素残留。上述因素是导致乳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因素,乳牛的乳腺炎患病率将超过30%。第二种,为了预防疾病,在喂养乳牛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含有一定比例抗生素的添加剂,进而导致奶乳中抗生素的含量超标。第三种,夏季高温季节,不法奶户为了有效防止乳及乳制品发生酸败,通常会在乳中加入各种抗生素。
二、酶联免疫分析法在抗生素类兽药残留乳检测中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是由外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检验方法,其原理为:通过将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相结合,并对待测目标物的抗原及抗体进行捕捉,随后将标记过的抗原抗体与待测物进行反应,并对酶的液相反应加以利用,能够通过催化底物显色反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最终能够测定待测物的含量。
间接法、直接法、双抗夹心法、競争法等均为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的检测方法。通常情况下,竞争法在市场中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主要应用ELISA试剂盒对抗生素残留物质进行检测,ELISA试剂盒在选材以及制备上均存在较高的要求,在客观条件都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均有较高的准确率。若使检测结果不受到影响,在选择固相载体的过程中,应选择吸附力较强、不参与化学反应以及能够使抗原或者抗体保持活性的固相载体。通常情况下,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固相载体使用频率较高,碱性磷酸酶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常用酶,酶的选择应局域高纯度、高催化率。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进行检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六点:①试剂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摇匀,并应在室温下使用;②注意样品的取移,应注意严格按照制度操作,不能够存在气泡;③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有效控制;④注意清洁,应有效防止孔底受到污染;⑤洗涤完成后,应快速加样,反之微孔过于干燥。⑥使用试剂前,应观察试剂是否存在过期、结晶以及失效等现象。
总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能够有效检测出乳及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该检验方法对保证乳制品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