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投资担保公司“跑路”现象调查
2018-09-10严一沣��
严一沣��
摘 要:郑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城市,其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担保行业繁荣。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郑州部分地区的民间投资担保公司频频出问题。“跑路”事件不仅伤害了公众的信任,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恶性影响。所以,本次暑假期间社会实践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结合个人爱好,分析这种现象“频”出的深层原因,并尝试对此类公司跑路原因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投资担保公司;民间借贷;资金链;建议
一、问题与目的
1.查阅资料和相关书籍,从国家政策、企业自身管理等方面探寻民营企业老板“携款跑路”的原因。
2.了解郑州民众对投资担保公司的认识理解以及对其跑路事件频发的看法。
3.查找资料,了解郑州地区投资担保公司集体跑路现象及作案手段。
4.结合调查成果,分析郑州地区担保公司集体跑路现象,从多方面提出防止民企老板“携款跑路”之策。
二、調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方法
综合运用普遍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和文献阅读法,以下为几点说明:
1.主要采用文献法:
由于实践课题具有社会性,涉及到的人群数量大、人员杂,很难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进行大规模调查,并且由于跑路事件受到损失的市民普遍带有较强的情绪,对当事人直接进行访问有一定难度。为了获得更普适、准确、为公众所接受的信息,主要选择了文献法这一方式。
2.实际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观察法的综合:
为不脱离实际,在郑州市不同地点多次发放问卷,进行随机调查,将其结果与文献内容相比较。并在调查的过程中,亲自走访相关人员,与其近距离接触,并对受访者举止等各方面观察,以获得更丰富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
调查主要在郑州市金水区及其附近区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普通市民及一部分相关机构人士。设计总样本量100份,采用配额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并开通设计了微信问卷以方便调查对象填写。根据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行业的地区分配确定样本分配,并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合理将样本分配于各区。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呈现
(一)郑州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态度
1.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认可度:
调查显示,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认可度一般。约一半的人会在投资前,通过调查选择可靠的投资担保公司。有相当一部人表示完全不相信投资担保公司,还有一部分人没有给出自己的意见。可见,投资担保公司在近几年并没有像其刚开始建立时那样受到民众的欢迎与认可,这与近期频发的“跑路”事件不无关系。
2.选择投资担保公司时关注因素:
郑州市民在选择投资担保公司时关注的最主要的方面还是公司的信誉问题。同时,利率高低也是市民们主要关注的一个因素,毕竟获得高利润是投资者投资的主要目的。公司的实际状况,比如团队专业程度、规模等成为了次要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跑路”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看出,郑州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信任较为缺失。
3.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未来发展的态度
总体看来,约一半的郑州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未来发展持中立的态度,不看好不希望其发展的人数为其次,较少部分人非常看好投资担保公司的未来发展。不少人对担保公司的未来发展持迟疑的态度,他们仍在观望。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不看好其发展,这与频频发生的“跑路”事件脱不了干系,从中可以看出“跑路”事件确实对担保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未来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
(二)“跑路”事件的认知
1.市民“跑路”事件认知情况:
由成功回收的调查问卷能够看出,超半数郑州市民都知道投资担保公司“跑路”事件,但大部分都只是听说过。真正比较了解的人只占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同时可以看到真正经历过跑路事件的人数很少,只占总人数的2%。以上说明“跑路”事件确实影响广泛,受到了市民的关注。
2.市民了解“跑路”事件的途径:
通过对市民的询问,了解到大部分市民是通过网络及报纸、电视等传媒了解到的相关信息,还有较大一部分是通过他人的介绍了解到的,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并不了解相关的资讯。可以看出投资担保公司“跑路”事件确实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投资越来越普及的现代社会,民众对投资相关资讯的关注越来越密切。网络等现代通信方式的运用,方便了人们信息的取得,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到投资担保公司“跑路”时间的现状。
四、调查分析
通过文献阅读与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尝试解释了投资担保公司“跑路”事件的原因及提出了自己的参考性建议。
(一)“跑路”事件的可能原因
1.内部原因
民营企业“跑路”导火线: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负债难以偿还给担保公司,企业老板“跑路”后,担保公司不能收回贷款,现金流持续流出,并且固定资产难以变现,亦造成资金链断裂,被迫“跑路”,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旺盛,而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逐渐被市场淘汰,前期投入资金无法收回,只得“跑路”。“高利贷”加剧了民营企业的债务负担。由于2013年来提供贷款担保或续保的企业锐减,加之不少担保公司管理不规范,信誉度下降,金融机构不再接受担保公司,尤其是民营担保公司的业务,致使其无法办理银行续贷业务。
2.外部原因
2008年后我国政府为了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强行阻止经济增速放缓的脚步,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并且在2014年进入降准降息通道,虽然维持住了GDP增速,但其中大量的资金流入了不缺钱的的央企、国企,民营经济很难获得投资额度。2007~2015年,政府整合多家央企国企在A股集中上市,融资近20万亿元。庞大的中央企业群,规模巨大、实力雄厚,形成了“巨无霸”市场垄断地位,其他企业难以与之抗衡。因而民企只能在收益率低的市场缝隙中求生存。
(二)针对“跑路”事件提出的参考性建议
依法治国,惩治腐败,尊重民营企业老板的特殊劳动,重视他们的社会价值。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有利于民营企业健康成长。民企老板应消除急躁浮躁的投机倾向,持久做足主业。遏制多元化冲动,不被外界所诱惑,不搞多种经营,防止分散精力,持久做精主营业务。
1.对投资者
不要轻信他人介绍或是因为有高的利润就投资,核心的要点是确认出该公司为融资性担保公司而不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之后时刻关注公司动态,若发现有异常现象迅速收回所投资金。
2.对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对所投资的公司应进行各方面的审核,确保老板诚信,现金流稳定,有绝对偿还能力,要时刻关注反担保物品的流动性问题。
五、结束语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城市,市民的投资意识强烈,各种金融融资性的企业普遍存在,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但由于制度等的不完善,其背后不可避免存在着各种问题和隐患,“跑路”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调查发现,郑州市的市民普遍对于投资担保公司“跑路”事件非常的关心。但是由于此类事件的频发,大部分的市民对投资担保公司的认可度不高,对其缺乏信任。信誉,是市民们选择投资担保公司时首先关注的因素。同时,大部分人仍只是在观望投资担保公司等这类机构,对其未来发展持中立的态度。总体来看,由于“跑路”事件的影响,郑州市投资担保公司的前景不容乐观。郑州市投资担保公司“跑路”原因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不利影响,内部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局限性、经营方式不当等。宏观政策调整是根本,企业在响应政策同时,应不断深入改革、完善各方面建设、提高责任风险意识,投资者个人也需更加谨慎。多方面努力之下,才能更好规范金融市场,促其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减少“跑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寒秋.济南投资担保公司跑路调查 [J ].齐鲁周刊,2014,(50):32-33.
[2 ]邵曼.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困境问题研究 [D ].安徽大學,2017.
[3 ]金毅.P2P平台“跑路”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D ].华东师范大学,2016.
[4 ]佟帅.河南省担保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D ].郑州大学,2016.
[5 ]孙瑶.江西懿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转型方案研究 [D ].江西财经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严一沣(2000-)男,汉,河南郸城人,研究方向:金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