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变化趋势分析

2018-09-10魏延涛

中国国际财经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经济全球化

摘 要: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的第一和第二经济体,其对待国际贸易合作的态度和政策将对经济的全球化具有重要影响。中美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总量,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40%,双方互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但随着2017年“301调查”的启动和2018年以来不断变动的中美贸易政策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背景溯源分析,深入探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途径,解读当下中美贸易的政策及未来趋势变化。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合作

一、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性

中美双边的贸易额一直以来一直呈现稳定的增长表现,从1979年的24.52亿元到2017年的6359.7亿元,增加了259倍。无论是从经贸结构上的“优势互补”,还是从经济特点上的“相互依存”,中美拥有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市场供需,经济全球化下的合作与分工为中美两国的合作创造了“互惠共赢”的条件和优势。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同时也是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和国际治理的合作伙伴。中国也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地,主要的投资领域包括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由于中美之间的双向贸易及投资规模都十分巨大,两国企业在对方的市场中也有不同的关注点,行业交流和企业合作都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中美两国同时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其贸易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太大都对世界贸易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中美的贸易关系不仅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也会对全球化的经济合作产生巨大影响。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形成背景与原因

中美两国的贸易收支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在1979年至1992年期间,中国是中美贸易的逆差国,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国内的市场规模较小,中美贸易的总量规模较小,对应地逆差额比重增长较快,在1980年达到最大为59%;第二阶段是在1993年至2013年期间,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国开始对美国的贸易表现为顺差,且顺差的规模呈现增长趋势,虽然在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顺差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总体上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占比在不断提升;第三阶段是在2013年以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常态化,与此同时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也开始常态化,不仅影响到不同的行业,更是在贸易制度和经济合作领域上产生了较为深度的“矛盾”。

在贸易逆差和国内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双重压力下,美国以“贸易平衡”为理由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不但对国际经济合作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认为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加入WTO贸易谈判中,美国都做出了太多的让步而未能充分保护美国的本土利益,以至于让美国的制造业近几年出现“空心化”的现象,也是造成大量的失业和经济低迷等的重要原因。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仅受中美双方贸易结构不同的影响,也受贸易统计口径和国际治理格局等多重影响。特朗普上台之后,多次以“美国优先”的战略在各种政策议题和国际谈判中打破多边贸易合作而转向双边贸易谈判,实际上是贸易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美国认为的“逆差”还包括例如转口贸易和中间商利润等不合理部分,夸大了中美贸易规模不合理的程度。另一方面,中国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承担着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角色,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主要构成部分,不存在对美国本土产业的威胁性竞争,应该更合理看待中美贸易关系对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雷达(2018)和曲越等(2018)认为贸易战从贸易冲突演变为政策冲突和合作矛盾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巨大影响和风险。

三、经济全球化视角下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趋势分析

在經济全球化视角下,对待中美贸易摩擦应该以国际合作和长远发展为重,不过分推崇单方的诉求和争论,而是从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出发,从政策制定、产业合作到经济发展多个维度理性看待中美贸易的冲突现状和合作途径。王勇(2018)以美国今年三月公布的“301条款”为例,分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影响,中美在全球治理上的互相需求是不会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至“冷战关系”的,有效合作还是两国的共同利益的基本诉求。

无论是从中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变化,还是从经济合作的共同利益出发,双方都不可能完全对立两国的市场。陈建奇(2018)认为中国正在为贸易冲突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全面准备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与WTO等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正面回应美国的单方面“贸易保护”主义。虽然特朗普本人十分推崇“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也接连向包括中国、欧盟、日本等多国在内的合作伙伴提出“重议贸易标准”的无端要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共识和基础,单一国家对这一体制的挑战无法对这一基本规则形成深度影响。

而吴光宇和李曌宇(2018)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并得到在中美两国在多领域多行业交叉的经济合作中难以“独善其身”的孤立对方的结论。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并未来自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失利”,而是其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国投资和技术转移等经济合作。美国想通过挑起“贸易战”的方式唤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做法并不可取,其弱化多边贸易体制并强化双边贸易谈判的措施反而会制约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表现。因此,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看,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是两国在共同利益和核心价值的双重基础上,着眼于互相创造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提升双边经贸的潜力,为国际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雷达.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性和严峻程度 [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3-5.

[2 ]曲越,秦晓钰,黄海刚,夏友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与经济的影响——以2018年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2018,(05):128-135.

[3 ]陈建奇.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风险及新战略 [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5):93-96.

[4 ]王勇.论中美贸易战与双边关系的未来选择 [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8,(03):71-86+125.

[5 ]吴光宇,李曌宇.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 [J ].对外经贸实务,2018,(03):42-45.

作者简介:魏延涛,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贸易摩擦经济全球化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文化价值维度下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的语言对比
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On Diet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就业创造与要素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