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大学 生的职业技能
2018-09-10胡煜斌
胡煜斌
摘 要:从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之初,校企合作一直是教育的重点和热点。企业与教育关系密切,企业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与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也是企业发展的帮助和保障。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企业是否愿意与高职院校达成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调查,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189-02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通过与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学一体化,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目前,国家大力人才教育,高职院校应以企业为方向,促进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
1 校企合作的含义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企業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企业要想获得大量适合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与学校合作,以企业的需求为方向,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不仅增加了培养人才的实力,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出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从广义上讲,校企合作实际上包括学校和所有外部产业,实体或组织共同培养人才的活动。
2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面对社会的改革和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教育理念。树立全面教学理念。全面教育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职业素质,这和国家要求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高职院校要想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首先要清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要想对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改革,就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关键,同时还要突出职业需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校企合作是一种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规范的实习培训体系,规范实习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能让实习只是一种形式。
3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现在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培训设备,缺乏与企业的直接沟通和交流等,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些因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毕业后往往面临失业。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就应该和企业达成合作,明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个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且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3.1 校企合作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一,校企合作的出现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2014年,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还是非常缺少。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量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但是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有效地培养出更多地实用技能型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有助于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600万人,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压非常大。通过校企合作,大批技能型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参与学校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同时也充当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2 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第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方案始终立足于高校自主培养,但是对市场的需求考虑得比较少。而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完善和发展,开发出了例如“契约”和“定制”等多种新的模式。这些模式的开发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适应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多项实践活动,扩大教学领域,企业可以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还可与学校共享资源,为学校提供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实践和理论方面的交流。等到高校培养出大批技能型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从学校获得,这样就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第二,有利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整合,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适应企业的使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拥有较强职业技能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但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指导以及教学场所,同时还可以为学校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3.3 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校企合作模式开始之前,由于经费不足,学校无法达到教学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实践工作,有时也会到企业实习,学生必须改变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完成由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等到毕业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就有了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有的甚至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高层。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效率和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实习获得工作经验,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就能更快适应企业的需求,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用人的成本,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实习企业工作,这样也可以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4 影响高职院校企合作因素
4.1 高职院校自身发展
校企合作需要创新和合作的深入,这是保证校企合作有效的根本。而合作效力的大小决定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通过企业的支持高职院校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同时也能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企业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日常表现来决定是否录用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让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因此,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影响校企合作效力的大小。
4.2 高职院校周边环境
高职院校周边的环境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师资力量的提高从而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效力。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政府政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局限性,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如果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出台了很多对于教育的优惠政策,会大大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大批优秀的学生出现,进入企业工作,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学校能够获得企业指导,企业能够获得大量人才,城市也能得到发展,所以无论是学校、企业还是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高校也能够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培养大量人才,将来加入城市建设行列,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效力的大小的原因。
4.3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赢利点
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企业的盈利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效力。从高校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能够让高校得到发展,提高知名度;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提高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进行人才储备,节约了员工资本,技术开发更加方便,同时还能得到盈利,这就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赢利点。只有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赢利点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赢利点结合在一起,就能将校企合作的效力发挥到极致。
5 校企合作的策略分析
5.1 完善政策保障
我国应该通过法律明确企业参与高校教育培养的权利和义务,强制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技能教育。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政策保障,对于达成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监督,引导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多多与高职院校达成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例如可以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实施免税政策。
5.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职能,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和高职院校一起制定相关的教育措施。政府还应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一定的优惠方案,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政府还应该落实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实施具体措施,使校企合作模式制度化。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投入资源,配备齐全的设备,提高高校师资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弱势地位,增强高职院校的实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5.3 增强高职院校自身实力
高职院校自身雄厚的实力也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前提,所以要想与企业达成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还应提升自身的实力。改革教学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就业为主要培养方向,提高师资力量,建立实训平台,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吸引企业前来合作。
6 结语
校企合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过程,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还不是太成熟,不能将校企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但其实只要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将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越来越成熟。还要认识到校企合作不仅仅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两方的责任,也是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责任,校企合作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也带动了社会的發展。
参考文献
[1] 谢晓光.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J].科学咨询,2017(32).
[2] 胡启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
[3] 张炳南.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27).
[4] 赵明,邓恩.浅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7(3).
[5] 刘涛,王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