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8-09-10吉卫卫吴卫丽
吉卫卫 吴卫丽
【摘 要】文章从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党建信息化的3个发展阶段,既电子党建、网站党建及智慧党建,分析了我国党建信息化的现状,阐明了基层党建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重建轻管、缺乏全面考核机制等问题,同时从搭建党务管理平台,实现对党员的动态化、网络化管理;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实现对党员全面科学准确的考察;完备工作档案资料,促进各单位党建工作的落实;增加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党员的学习效率;加强信息互动功能,更好地服务党员、联系群众等,给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互联网+”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282-02
“党建信息化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通过借助信息网络的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在党务管理、干部工作、人才培训、党建宣传及组织工作的日常业务处理等方面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统一,从而全面提升党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基层党建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党建模式在不断变革升级。从最初的纸质模式,到通过电脑、电子邮件等进行辅助,再到现在移动时代的网络全覆盖模式,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工作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我国的基层党建信息化总体上经历了3个时代,即电子党建、网站党建和智慧党建[1]。
第一代——电子党建。我国的党建信息化起步于1994年,当时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启动,国外新鲜事物不断涌入,美国主导的信息化革命借助互聯网力量席卷全球,第一代党建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当时主要借助电脑、电子邮件等对“纸张党建”进行辅助,通过推动党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来提高办公效率。第二代——网站党建。进入新世纪,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开始起步,新浪、搜狐、中华网等大型门户网站开始建立,技术的普及也推动着党建信息化模式的进步。2003年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党委办公厅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党建网站在全国普及开来。第三代——智慧党建。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之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进步、发展融合,党建信息化开始变得更加智能,以“互联网+智慧党建”的第三代党建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党建模式相比,第三代智慧党建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优势。
(1)时间支配自由灵活。支持PC端、手机端、平板端、微信端等不同端口的跨端联通,实现门户网站、APP、微信、互动大屏等全渠道覆盖,让党建工作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能开展党务工作、查阅党建信息。
(2)互动、交流快速及时。智慧党建平台具有新一代社交网站所具备的支持留言、对话、评论、点赞等功能,将干部、党员、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实时地交流、反馈信息,形成有呼应的良性生态圈。
(3)沟通、推送畅通无阻。随着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了随时推送新闻资讯及通知功能。通过关注党建微信公众号等操作,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最新的理论、政策;通过发起多方会话,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保证了信息沟通的畅通无阻。
(4)内容、形式丰富多样。除了配合文本、图片等传统宣传方式,智慧党建平台还可以借助语音、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
第三代智慧党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党建信息化解决方案,集成了党建工作的常用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党建工作,是今后党建信息化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基层党建信息化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基层党建都能够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政策宣传、工作落实,但目前党建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网站党建。大部分的党建网站都具备了党建专题、党建动态等内容,网民可以通过学习党建理论研究文章增加理论知识,通过视频点播查看热点新闻,通过党建论坛来探讨有关党的建设问题,通过下载专区下载有用资料等。总的来说,我国党建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的电子党建,到外部党建网站的建设,再向一体化系统演进,最终形成多功能的、综合的、统一的智慧网络党建平台[2]。
3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人数更是从2012年底的4.2亿猛增到7.24亿,成了世界第一[3]。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介成为舆论争夺和思想交锋的重要阵地。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党建网站的不足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形式单一,重建轻管。网络党建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相对整个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来说,党建信息仍然微乎其微,并且存在“千网一面”的现象,由此导致了党建网站缺乏吸引力、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党建工作与党建活动在网上得不到及时、应有的反映。有的网站设立初衷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重建轻管,网站的建立失去了服务党员、联系群众及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4]。
(2)缺乏对党员的全面考核、管理机制。大多数党建网站主要以新闻宣传、学习教育展示为主,缺乏对接转组织关系、缴纳党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基本情况等信息的有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手段,如无法掌握党员的流向,对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基层党组织的感知不及时;缺乏多途径的学习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党员对学习方式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宣传阵地;缺乏科学准确的考核手段,不能够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党员进行全面、准确地考核。
(3)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有的网站仅局限于单向的信息灌输,维护网站的形式仅限于发布新闻、消息;有的尽管设立了微信公众号,也仅仅是转发最新的国内外新闻及动态,不能及时地与党员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有的即使设置了意见交流栏目,也常常是无反馈、无内容,形同虚设,无法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更不利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4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议
(1)搭建党务管理平台。为了准确掌握各基层党组织、团组织等机构信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开设“组织管理”功能;为了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个人信息、思想汇报等情况的动态管理,开设“党员发展”功能;为了实现对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信息查询统计、信息导入导出,开设“党员管理”功能;为实现缴纳党费、管理使用党费,开设“党费管理”功能;为方便各基层党组织将各类党建工作资料及时上传,让各级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基层最新情况,开设“工作管理”模块。
(2)搭建工作考核平台。通过对党内培训、党费缴纳、党内表现、民主评议、考核打分总汇等项目的考核,让系统自动计算、统计、公布各单位或个人得分情况。彻底改变了以往考核工作仅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的传统手段,从而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准确。
(3)搭建档案记录平台。为了准确把握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召开的会议、进行的组织生活,对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体会等进行整理、记录,要搭建档案记录模块,完备机关党建工作档案资料。此举能极大地促进各部门单位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组织部门的管理效率。
(4)搭建教育平台。为了满足党员能够经常学习、有针对性学习的需要,开发在线学习应用平台,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全市党员干部同时在线学习。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应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员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制作一批微课程、微视频,见缝插针地推送教学内容,让党员互动和分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5)搭建信息互动平台。通过设立“通知公告”能够更加快捷、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部署。通过“成果展示”模块及时将各项党建成果在平台进行发布,有利于各基层党组织之间互相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模块将理论研究成果分类上传,也可浏览所有基层党组织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资讯门户是黨建信息展现的载体,通过智能手机的消息推送机制可以实现资讯的实时推送,让广大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党情、民情,改变传统资讯传递滞后,到达率不高等弱点,提高资讯的阅读率。通过论坛、党员信息交流群等形式,让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所有党员都能随时了解支部工作情况,并保证他们有正常的组织生活与民主生活会,保障所有党员的民主权力,形成“有话大家谈”“有成果大家享”“有困难大家帮”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组织生活“无处不在”。
参 考 文 献
[1]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引领第三代党建信息化[R/OL].2017-09-26.
[2]郭翙.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深圳市智慧党建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6(4):10-1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7-08-04.
[4]郑爱军.党建网站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分析[R/OL].2010-01-02.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