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智力支持
2018-09-10陈红升
陈红升
摘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迈向务实合作的阶段,同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智力支持。未来大致可以从5个方面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智力支持水平,包括:继续发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的中枢智力支撑作用;拓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和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平台建设;加强泛北部湾国家和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包括泛北部湾区域在内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及一线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泛北部湾区域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F1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79(2018)02-0012-02
自2006年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之构想至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迈向务实合作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契机与动能,同时也需要与此相匹配的智力支持,以期深入了解合作成员国和地区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认知及其具体需求,科学地制定和评价区域内双边及多边合作的规划、行动计划和机制建设等,进而提出促进成员国和地区积极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的可操作性政策建议与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认为,未来在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智力支持方面,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努力方向:
第一,继续发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的中枢智力支撑作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撑。2008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先后成立。此后,专家组成员们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的路线图等联合研究,先后举行了5次联合专家组工作会议,起草、讨论和通过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加快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行动建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大纲)》《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以及7个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专项合作规划。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成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化建设的中枢力量。未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仍将发挥中枢智力支撑作用,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为指导,加快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联合专项规划并提交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并予以落实。推动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对话磋商、制度、执行、组织等机制建设,包括推动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国家领导人会议(泛北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专业部长会议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高官会等,保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务实推进。同时根据合作领域和合作需要,制定贸易、投资、交通、港口、渔业、旅游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协议或行动方案,加强对各领域合作的政策指导。
第二,拓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和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平台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机制,以高层次、国际化、理论性为鲜明特色,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巩固现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应当拓宽平台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如适时举办各种专业论坛,为积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先导作用、促进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合力商讨并形成对国际或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为各国政府提供更为有效的政策与决策参考,逐步形成泛北部湾区域乃至中国与东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智库成员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人员往来,并就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等重大区域经济研究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第三,加强泛北部湾国家和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在学分互认、学位互认、语言教学、联合科研和学生流动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加对泛北部湾国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支持中国与东盟“2020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倡议,深化泛北部湾各国知识分子及大学之间的学术合作,鼓励设立海外分校,开设促进教育交流的相关课程,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等。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和北部湾大学,加快建设完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第四,加大对包括泛北部湾区域在内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人才及一线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包括泛北部湾区域在内的区域和国别研究队伍在不断扩大,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兼具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驻地田野研究经验的研究者越来越成为区域和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方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各成员国和地区应当深入挖掘和培养有志于“潜心研究基礎性课题、深入了解对(本区域)对象国或地区的学术型人才”,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研究人才库。此外,加强对泛北部湾区域急需职业技术人才(如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泛北部湾区域中国国内三省(区)中,目前仅有广东省称得上各类人才集聚,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长期存在高素质一线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且人才引进乏力。泛北部湾区域中的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外,也存在着类似的人才问题。这类人才问题的解决仍需立足本土,依靠本土培养,才能使人才“住得下”“留得住”并为企业服务。
第五,重视对泛北部湾区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泛北部湾区域处于“一带一路”倡议中“一路”的范畴,要为其提供智力支持,自然要求关注政策相关性的研究,但并不能仅限于此。应不断深化与拓展研究议题,深入研究与“一路”建设存在潜在关系的问题。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方面要加深对区域内成员国的了解,深入把握合作各成员国的发展动力,增进对该区域特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要全面考察区域成员国的社会转型、外交路线及大国博弈等方面的情况。例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离不开南海问题的解决,而南海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区域各界的智力贡献。从学界的角度来说,需要学者从历史、政治、外交、法理和海洋合作开发等角度开展长期、深入、全面的研究。只有依靠学者的长期关注,并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才能保证其所提供的知识和政策建议真正助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政策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经济层面的合作为重点,同时兼顾社会和文化等层面的内容。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智力支持,只有以脚踏实地“在路上”的调查研究精神,以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使区域内的企业与人民真正享受到开放合作的红利为目标,才有可能提供务实推进区域合作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