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问题研究

2018-09-10王冬冬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王冬冬

【摘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越发普遍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从而引起股东、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文章从关联交易和利润操纵的定义入手,解析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征、手法、后果及影响,并针对一些经济后果提出相应的防止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关联方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688(2018)04-0246-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联交易日益增多,并且越来越普遍。从2010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上海和深圳证券发生的相关交易共991家上市公司,占总数的48.55%,关联交易的次数高达2 614次。关联关系及关联方交易越来越普遍,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利用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问题不容忽视。

1 关联方交易和利润操纵的定义

1.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财政部制定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关联交易,并将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改为关联交易,即资源或义务的转移。财政部将关联方界定为一方受另一方或两方、一方或两方共同控制的两方或两方的情况。它们都被称为关联交易。

1.2 利润操纵的定义

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企业对利润的操纵也是如此。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企业操纵利润的方法,可分为不合法操作和合法操作。所谓不合法操作就是企业通过违反国家相关法规来获取一定利益,也就是利润操纵。所谓合法操作,是指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的有关活动。

2 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2.1 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点

利润操纵方式的灵活性、利润操纵形式的不易发现性、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中立性。

2.2 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原因

在我国,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种:第一,企业的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和分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通过采用出让价格的方法躲避税收,或者通过上市公司和分公司各个时期的不同税率差异获取利益。第二,企业规模发展的驱动。为了提高银行等信贷机构的信用度,达到发行新股、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标准,企业会在大股东的支持下,进行利润操纵、净资产调整关联交易及使用财务报告、虚报会计信息等。第三,企业躲避责任的驱动。如果上市公司发生特殊事件,将可能受到损失中止或者停止上市的处罚。因此,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进行利润操纵,并获得一定的收益。第四,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上市公司根据股票价格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公司业绩和管理人员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人员常常采用关联交易方式降低评价标准,制造虚假盈利,从而增加公司的业绩,获取更大利益。第五,关联方交易需要筹集资金或储备。部分分公司可以让其子公司为其担保或转移资金,进行利润操纵,达到无偿或低于正常水平占用上市公司的最终目的。

3 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经济后果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这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风险,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可能造成上市公司的利润急剧下降。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来担保贷款,造成财务数据表面上有良好业绩的假象,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已经大大增加。现金流的周转不利,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能力下降。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仅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导致上市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难以保障。由于关联方交易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且内容越来越复杂,所以不仅提高了会计事务所的工作难度,还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利用法律法规政策的空白点来实施利润操纵,增加了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

4 上市公司预防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措施

4.1 严格遵守关联方交易的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控制关联方交易活动,财政部颁布了《对相关会计问题资产出售相关各方之间的暂行规定》。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价格是公平的。按规定,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不公平的部分不被确认,应当作资本储备,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从保守主义的观点,把它作为刚性限制交易的收入来确认问题。

4.2 加强企业的自我控制能力

现阶段,我国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存在的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现象,事实上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想要改变现状,不仅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还需要企业消除利益驱动,从而实现企业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设置关联方交易的审计委员会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然而,关联交易委员会想要从根本上防止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从而提高监管绩效并不容易,因为国内上市公司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4.3 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十六号——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相关规定,避免利润操纵的现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履行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找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六号——关联方披露》的有关规定,企业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应当明确会计报告中公开关联方关系的内容、类型和性质。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逃避相关税费,完全依靠法制和纪律。

4.4 逐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在不断更新关联方交易方式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将面临许多新问题。根据实际市场情况,我国应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实现会计实践和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从而能准确地监督和控制利润操纵行为。

4.5 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管,两者不可分割。首先,我国的法律法规应加强对关联方交易的监管力度,完善公开关联交易信息制度,控制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行为;其次,完善政府监管制度和政府公开信息制度。从政府角度考虑,加强企业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员工福利;加强行业自律,用法律法规制约企业的行为。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要积极听取广大群众和团体的意见与建议,从善如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看,企业内部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加强企业制度规范宣传,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

4.6 推动公司整体上市

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整体上市,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防范能力,加强企业资源管理,提高资产评估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各个分公司的资源共享,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融资途径。

4.7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包括6个方面:第一,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定义;第二,制定关联交易制度和公开信息;第三,关联交易前的独立董事审查制度;第四,关联交易的审慎和回避制度;第五,据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和程度来进行分类,分级审批,权限审批,不越权审批;第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按照关联方交易进行信息披露的,或未按规定审批关联交易程序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5 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上市公司之间关联交易的相关问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联交易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环节,它的存在具有两面性,既有利又有弊,需要辩证地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上市企业的监管,防止利用关联交易造成不良影响。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经济市场的监管体系,从而保证大部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邓欣.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治理[J].财会通讯,2010(20):31-33.

[2]高新华.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影响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3]管强.关联交易内幕[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4]胡诗阳.企业关联交易的监管难点及应对措施[J].财政监督,2011(4):28-29.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