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对策

2018-09-10王素琴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对策

[摘 要]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构建学习型社会,而且有利于开放大学走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不足的困境,拓宽了新的教育渠道。但当前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只有加以解决,才有利于促进开放大学快速发展。

[关键词]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2-005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已有8个年头了,随着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我国社区教育不断拓展,保障覆盖面深入到乡镇、社区,在推进的社区就业教育培训,为社区内的各阶层人员提供就业免费培训安排。安排可选的课程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有烹饪面点、家电维修等基本的技术培训课程,也有比较专业的诸如软件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精神,对于在社区中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文化素质,以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树立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教育,在国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社区教育具区域性,同时具备着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非功利性;二是社区内居民对社区教育享有参与以及拥有的权利[1]。因此,从区域性到功能性上来说,社区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对象多样性

社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表现在社区教育提倡的是全民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为了提升社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对教育的需求,因而其学习对象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包含中小学校外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只要有追求个人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居民,不受年龄、性别的约束,都享有社区教育的基本权利,成为社区教育的对象。

2.学习内容丰富性

社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人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不同年龄阶段对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阶段是为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知识,成人或职业阶段是为了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老年阶段是为了丰富个人精神文化世界。即使在同一阶段,由于多样化与个性化,个人需求也是因人而异,这种客观情况决定了社区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而不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

3.教育方法灵活性

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授课方法,也不拘于学校校育的固定场所,社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决定社区学习中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学习方法可以是互联网线上远程授课,也可以是线下实时授课,也可以有固定的场所作为学习的场所,也可以是家庭,同時授课时间具有灵活性,可由学习者个人决定。

4.教师对象广泛性

社区教育很好地践行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不限于传统教育工作者,他们可以是专业的老师,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的非专业老师,甚至就是与自己在一起的互助学习者。

5.教学成果多元性

社区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授课方式、教学项目、教学方法的不尽相同,产出的成果多样性,教学成果具有多元化,检测成果的标准也具有多元化,而且不同于全日制教育一定通过考试并获取相应的文凭,还有一定的行政法律规章制度作为保障,而社区教学成果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是一种最缺乏行政制约力的教育”,对社区居民在学习中没有约束力[2]。

(二)开放大学教育特点

所谓的开放大学,就发展定位而言,开放大学是为全民学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的综合性开放教育平台。开放大学是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组建的,这个系统,除中央电大外,还有44所省级电大、1103 所地市级电大、1853所县级电大;教职员工9.45万人[3]。在广西,全区开放大学中总校、16所市级分校、106个教学点中,专职教师2312人,基本含盖了广西各市县。开放大学作为开放性的教育平台,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大学教育的开放性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只要有学习愿意的公民,都可以利用开放大学这个平台来提升自我。

2.教育的公平性

公平性体现在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与人性化上,只要是本国的公民,不分年龄阶段,民族、性别、贫穷富贵、健康残疾、个人知识多寡,都有权利充分的利用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平台来学习,提升自我。同时,公平性还体现在教育平台为少数民族提供本民族的学习语言、为障残人士提供专门的学习文字。

3.教育的全民性

教育的全民性即针对区域内的全体居民,只要有学习的愿意,都充分地保障他们的学习权利。

4.教育的灵活性

利用开放大学教育平台,公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并且学习时间可根据个人灵活安排。

由此可以看出,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都提倡教育的开放性、公平性与全民参与,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开放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为开放大学提供了开放性教育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开放大学更好的发展。

二、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存在的困难

现阶段,国内开放大学在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建立起网上社区教育资源库和一批社区教育线下实践基地,初步构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还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费保障不到位

现阶段,国家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教育经费上投入还不足,这使得开放大学没有足够的经费深入开展社区教育,使得社区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使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中项目开发、课程建设、师资资源、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建设存在不足,这限制了开放大学对社区教育的开展。此外,社区教育重要功能是非盈利性,对居民的教育提倡的是公益性质,经费是由国家拨划的财政教育支出,而开放大学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开展社区教育经费的保障不到位。

(二)教育资源建设深度不够

开放大学要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就需要针对社区内居民需求,开发出适应社区居民需求的项目、课程建设等教育资源。居民由于年龄、文化结构、职业与非职业上多元化的差异性,其需求上可以是包罗万象,课程范围非常广泛,大到诸如航天技术、软硬件设计、机械机电、石油化工、农牧渔林、哲学、宗教、语言、艺术等,小到生活中的服装设计剪裁、烹饪营养、家电修维、美容美发、摄影、插花等,其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教育课外辅导、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休闲娱乐、日常生活需要等。开放大学受制于目前财力、物力、师资等方面的不足,很难深入开发出相应的项目、课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显得不足。

(三)师资资源不足

社区居民教育需求具有多元化与多样性,开发出相应的教育项目与课程除了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相应的师资资源。开放大学为了适应区域内居民教育学习的需要,一般其教学重点依然放在学历教育方面上,当前对社区教育重点放在职工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与农民工教育和各类培训面上,其他如休闲娱乐、日常生活需要等方面开展不到位,这主要是受到教师资源不足的限制。

(四)线上教育资源应用存在障碍

互联网已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开放大学基本都建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并不断的完善了线上与线下的教育环境。但线上资源利用存在障碍,表现在教育信息的使用效率不高,部分网页内容不能浏览,网速太慢,响应和等待时间太长,太慢,用户对线上教育资源不甚了解[4],或获取教育信息资源过于繁琐,对用户利用造成不便,或是由于部分信息资源获取需要付费。

三、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建议

(一)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需要有相应的财力做保障,无论是开发面向社区的教育项目、课程设置,还是进一步完善线上与线下教育环境、教学点的设置等,都需要足够的教育经费来做保障。由于国家对社区学员教育的补助经费有限,因此需要开放大学向社会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一是通过私人基金会,接受社会爱心人士无偿的经济助援与资金捐赠;二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组织、个人资助开展社区教育发展;三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产学研的开放性社区教育路子,由企业为社区提供奖学金或其他费用,通力合作办学,共同开设课程,是为社区提供教学实习与培训基地,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高级人员作为实训教师。总之,通过走产学研的开放性教育路子,通过与企业合作,解决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资金不足。开放大学通过多方的筹措资金,加大社区教育资金投入,用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数据库建设,而且还用于以助学金等形式,补贴社区学员,减轻其学习负担,有利于保障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加大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社区的居民教育需求包罗万象,需求具有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要满足社区居民教育上的需求,就要构建起完善的社区教育资源体系。一是完善社区课程的建设,开放大学要尽可能的开发出内容广泛、丰富、实用,贴近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课程,由于社区教育属于乡土的草根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具有的非学历性,因此开放大学在构建社区教育的课程建设时,应尽可能避免与职业学历教育课程的重合,应以贴近社区生活为原则,构建以老年人教育所需要的课程,以提高个人素质、娱乐休闲、职业技术培训等为主要的课程建设开发,诸如此书法、绘画、摄影、舞蹈、艺术鉴别、烹饪、面点、营养、家电修维、汽车维理、电车修理、茶道、插花等。同时,构建以面向乡镇社区教育相关的农牧鱼林相关的种养技术教育培训课程。二是开发出适应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项目,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开放大学各分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与教育资源,按“一校一品”开发相关的教育项目,如对新兴产业技术的社区,应开发出以新兴产业技术培训为主要社区教育项目;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社区,应开发出以旅游相关的社区教育项目。三是充分利用国内各高校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远程视频教育数据库。面向社区教育有线上函授教育与线下面授教育,完善社区教育资源的构建,必须进一步完善网上视频课程设置、网上教学频视课件课程的开发,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仅依靠开放大学来进行网上课程开发是无法满足的。而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开发有相关的网上课程视频课件资源,开放大学应该联合相关校院,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构建相对完善的网上视频教育资源数据库。四是完善社区居民乡镇教育点环境建设,当前,广西区内已基本完成了县以上社区居民教育点的建设,但作为基层的乡镇教育点尚处于空白阶段,这要求以县教学点为依托,进一步构建起涉及乡镇社区居民教学点,全面打造由乡镇为基层点的社区居民教育网络。

(三)整合师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社区教育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社区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一是整合区内各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隊伍。构建充分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专业课程和项目,仅凭现有的开放大学的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师资力量仅能开设不到150门的专业课,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只依靠开放大学的专业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整合区内各高校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通过充分整合各高校的兼职教师办学,有针对的开发出适合社区居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视频数据库的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领域中优秀人士作为社区的师资力量,构建成一支专职、兼职并存且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为不同类型、不同学历层次的社区居民提供大量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课程,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学习需求。

(四)发挥线上教育功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当前,面向社区教育线上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如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已建“学堂在线”的300多门线上精品课,涉及内容广泛,可最大程度满足社区成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习需求。但受制于社区成员不同文化程度,以及网络技术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线上教育资源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解决线上教育资源的利用,一是要在社区中加强对线上教育资源的宣传,加强引导社区居民学员对线上教育资源的认识。二是从学习能力上进行指导,让其学会线上学习,学会对线上教育资源的利用;同时,还要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引导他们网上学习,使其逐渐接受并适应线上学习方式,加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大学也要进一步完善线上教育资源数据库的改进与优化,提高线上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通俗的形式或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学员对线上教育资源的兴趣。

总之,开放大学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是国家实现全民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经。

[参考文献]

[1]吴遵民,陈玉明.电子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15(3).

[2]张少刚. i-实验:社区教育模式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

[3]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10)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4]廖惠敏,陈朝珠.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调查分析——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教育界,2012(15).

[作者简介]王素琴(1981—),女,广西昭平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开放大学社区教育。

[责任编辑 吾 言]

猜你喜欢

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新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