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
2018-09-10邵德福
邵德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互联网+”正以暴风式的速度涌入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当中。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下,高校的校园创业也深受影响,将“互联网+”应用于高校校园的创业当中,可以有效实现文化与校园创业之间的联系。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不断融入创新意识,来不断推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帮助校园逐渐成为更为良好的人才培训基地。
关键词:“互联网+” 校园创业 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c)-017-02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举措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对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学生更高的发展、帮助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就业等多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曾经下达了一份名为《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的提出,从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至2017年基本取得关键性的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发展至2020年,达到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文化引领等各个方面的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近几年,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至今,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同时也为人们的就业问题开启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校园创业文化模式,转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校园创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怎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发展空间内获取机遇,才是目前在校园创业文化当中的关键性工作。
1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的构建
1.1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时期的发展形态,具体来说“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以传统产业的联合,通过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有效方法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将“互联网+”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性,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更为深入的融合最终达到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经济生产力,以便最终来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但却不仅仅局限于表面上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以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来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2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提出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来创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最为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如何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来提升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水平。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相关创业平台可以将平台内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还可以实现实时共享,以便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具体来说,创业平台其实等同于一个大型的服务平台,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创业平台可以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为高校学生提供各项创业提供服务。相对来说,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创业平台能够提供的服务更为多样,除去比较基本的课程服务以及项目服务,其中还涉及到还项目融资等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内容。高校学生通过使用这一平台,就可以充分了解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业内容、相关技术以及发展前景等多个种类的信息。不仅如此,这一平台还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集结了多重信息资源,举例来说,包括企业资源、课程资源等。经过有效的信息整理之后,就会建设成为一个大数据库,通过这一平台,高校学生可以了解到更为系统的知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3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
我们所说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只是指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还包括高校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经营方法、管理方法甚至是竞争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常说实践能力,是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积累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技能运用、问题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在高校期间的学习所具备的能力。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相结合所构建的新型信息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来实现各项信息服务环节的有效分类组合。因此,近年来一种新型的三层架构的“互联网+”信心平台应运而生,該平台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层,平台层以及服务应用层。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机遇
近几年,通过创业而获得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在高校的校园当中,创业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热潮。许多高校学生在工作和创业之间,更加倾向于创业。针对这一现象,许多高校都设置了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为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份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形成了有效的助力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也结合各地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以便推动高校学生不断进行创业发展,来带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步。站在学校的角度上来看,推进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会因为学校的水平而受到限制,因此,这就需要学校结合本校的教育背景、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划。其中,校园的创业文化具有有效的承载作用,无论是在学校最初的理念设置阶段,还是在依照完备的理论支持而进行实践的阶段,学校本身的文化基础都是创业发展的有效依据。在前面提到过,“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时期的发展形态,可以将“互联网+”理解为一种新时期特有的经济形态,互联网本身具有有效的集成作用,将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的发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互联网+”的推进,打破了原本社会的发展方式,为人们谋求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彻底颠覆了人们一贯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只处于市场当中,对于各大高校来说,“互联网+”的影响也为高校学生的创业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想进行创业也必须承担着一定的挑战。
2.1 “互联网+”转变了高校学生的创业理念
“互联网+”作为新时期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发展是十分迅猛的,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另外,在各大高校当中,“互联网+”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的形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只有在充分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互联网+”与之融合發展,保障其充分适应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
因此,高校必须强化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首先,高校可以大力促进教学平台的共享。其次,众所周知,互联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球性,因此不论这个网络取得了怎样的发展,这些进步都是属于大家的,对于高校来说,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资源应当面向在校学生全体进行开放。再次,应当对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创业基地的开放,必要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另外,还应当定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通过举办相关的创业比赛,来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最后,高校应当支持学生成绩创新创业社团。从前在进行校园创业文化时,更加注重创业精神,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创业文化还要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并且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结合各项文化,以便更高地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2.2 “互联网+”为高校校园创业平台拓展新内容
校园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的各项文化建设当中是一个较为关键的部分。在传统的形式下,在校园创业文化当中,不仅涉及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等其他部分。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在新的需求之下,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必须发生转变。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构筑创新创业信息平台,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在现代网络科技的帮助下更高地进行创业活动,以便更高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本文当中,不仅对于“互联网+”本身的含义进行了解,同时也结合我国当代高校的大学生所处环境,寻求出能够“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出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平台的有效方式。当前情况下,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在校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校方还是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当只是一项辅助型教育,而应当将其当作可以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充分结合了“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关键性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总体的设计。大学生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领导作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想要使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得到现实性的落实,在高等学校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转变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便有效促进大学生进行创业来带动就业,最终达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金锭,沈哲琼.以“诚”为本塑造当代大学精神——以集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 2013(2).
[2] 蒋广学,周航.大学校园“互联网一代”的成长及其未来——关于网络文化特性与青年发展特点的互动分析[J].北京教育, 2012(10).
[3] 刘沁铄,黄炯亮,江楠,等.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创业新模式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3).
[4] 姚瑶,赵艳敏,段美佳,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商业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