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新思路研究

2018-09-10周柯宇陈国庆

度假旅游 2018年3期
关键词:四川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周柯宇 陈国庆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可分配收入的增长,以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其中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2016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到11%。但随着国内旅游供给端的变化,无论是在资源端(优质旅游目的地),还是需求端,在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存在不足,一些景区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对旅游资源在开发理念上有待改善。四川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资源的利用率,综合竞争力上仍显不足,一些景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由粗犷向特色转变。

关键词:四川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3-0049-04

1 概述

旅游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对经济的拉升作用也较为明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与国外旅游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我国各省份旅游资源参差不齐,产业竞争日益激烈,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充分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经济全球复苏缓慢的脚步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始着重发展旅游产业,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逐渐从硬实力的比拼过渡到文化软实力的对抗,因此习总书记号召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那么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途径之一,比如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红色革命为主题,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等。我国拥有大量的优秀旅游资源,截至2017年2月,5A级景区数量达到247家,还有众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从国际上来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截止2017年7月数量达52处,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因此从量上来说,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得当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人气旺了”地区内招商引资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但是,面对巨大的需求群体,优秀的旅游资源无论在开发还是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一些古镇过度商业化、现代化,失去了古镇背景的文化底蕴。一些景区欺客宰客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当地旅游形象。环境污染严重,一些江、河、湖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大量藻类生长造成水生动植物死亡。景区陷入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景区形象破坏严重,再用旅游收入治理旅游乱象的怪圈。从长远来看,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一些旅游景区可能因此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因此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开发的同时注重治理和保护,不以牺牲文化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以四川为例,2016年旅游总收入为7706亿元,是2010年的4倍,助推四川省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虽然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单在综合竞争力,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短板。

2 文献综述

雷春平(2013)指出四川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9位,潜在竞争力居全国第9位,所以四川的旅游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1]。刘佳等(2012)从动态预测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滨海旅游区自身的特点,构建出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相关权重,并运用相关的模型对其进行了量化测度和系统分析。该文指出同一个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承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景区之间同样如此。并且从时序变化上来看,他们的运行态势不尽相同。从空间上看同一个旅游经济带中青岛,烟台,潍坊和威海的承载状态处于“良好”,而东营,日照,滨州则呈现出“一般”。因此该文认为在提升区域整体环境承載潜力的同时,平衡地区的承载差异。对于这一类的研究有点在于客队旅游地生态、资源、空间等容量进行全面测度,但其相关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另外对于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价,这一类研究主要采用数理分析方法,从微观视角分析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选择相关的模型构建环境影响检测与反馈机制,这一类的研究容易忽视检测与反馈机制的运行效果[2]。张建忠(2012)指出乔家大院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探索阶段(1986年以前)、参与阶段(1987~1995)、发展与巩固阶段(1996~2008)、衰退阶段(2008~至今),如今该旅游景点正处于衰退阶段,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改善旅游环境,以文化为契机,实行差异化策略[3]。

3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3.1 发展现状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是著名的天府之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旅游资源、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西部高原与西藏,青海,新疆相连,自然景观壮丽,动植物种类丰富,中部成都平原,成都作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代蜀国文化的象征,更是近代以来迅速崛起的国际大都市,在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方面都尤为突出,据统计2016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次实现双增长全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2亿人次,达2.003亿人次,同比增长4.6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8亿人次,同比增长4.52%;接待入境游客27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78%。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大关,达2502.25亿元,同比增长22.6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25.58亿元,同比增长22.10%;旅游外汇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东部丘陵种植业,畜牧业发达,交通便利,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四川旅游基地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加强,成都,绵阳,乐山,峨眉开通城际铁路,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各市,自治州目前都实现了高速全覆盖,景区公路也逐步改善,国际航线航线上百条。作为西部省份而言,交通便利性以大大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四川省卫生体系已初步建成,旅游投诉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网络信息化建成已经形成基本框架。

2)旅游产业发展规模

进入2010年后,四川把旅游业提上产业“金字塔”顶端,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文件,让旅游业成为四川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四川的旅游业增加值是2010年末的2.5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末提升了2.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比2010年末提升3.6个百分点。2016年,旅游业助推四川省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从总量上来看,“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20708亿元,是“十一五”的3.12倍,年均增速达到26.9%。2010年~2016年四川旅游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2014年起,四川实现连续3年旅游总收入增长超千亿。2016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706亿元,是2010年的4倍。接待国内游客的数量,自2011年以来,除2012年排名第4外,一直位居全国第3名。接待国内游客从2010年的2.7亿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6.3亿人次。年均增速12.5%。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1%,旅游扶贫工程惠及贫困人口近20万。截至2017年四川5A级景区数量达到12家,4A级景区达到196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四川的发展增加了巨大的潜力。

3.2 制约因素

在四川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注意到与旅游业发达省份相关还存在制约因素。近年来,在交通方面已经极大改善,但四川在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还落后很多。如果不对这些限制性因素加以分析,四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川省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等原因,各个地区之间差别较大,成都市作为四川发展的龙头,经济实力雄厚,其他地区与之相比落后太多,其中人均生产总值最后一位的巴中市,只有成都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地区落后的经济面貌意味着即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无法加以开发,并有效利用。能够开发出来的有可能无法能到良好的宣传,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以凉山自治州为例,该地区是彝族聚居区,其首府西昌市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但是由于经济落后很难对一些地区加以开发利用,很难吸引外地游客进入。2015年该地区旅游收入250亿元,但是与临近的丽江,阿坝相比,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各地旅游融合发展迟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发掘不足等问题。

2)管理存在不足

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有政府控制,以集体经营为主,景区的收入部分用于职工工资,其次上缴财政,景区专项维护资金欠缺或难以有效利用。一些旅游设施陈旧,服务质量和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的运作,景区在经营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开发程度上欠缺。由于国有景区的经营权必须有政府指定的景区管理部门经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管理部门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景区的治理措施不到位,政府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对于一些尚未开发的景区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的缺乏使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卫生环境糟糕。由于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早场综合开发,科学利用进展缓慢。对于目前的一些景区普遍存在“重利用,轻保护”,景区之间缺乏特色,对游客来说吸引力不够。在201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中,实现外汇收入15.8亿美元,不足旅游总收入的10%,尽管西部省份相比沿海地区对外籍游客吸引力不足,但是四川省的丰富旅游资源确是能够“打动”他们的心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充分发挥景区的优势,创新能力不足与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对于一些景区“走马观花”,停留时间短暂,日消费水平低,缺乏一些特色項目。

3)宣传促销存在短板

四川的旅游宣传投入不足,特别是西部景区,尽管风光迤逦,但是由于交通设施不到位,游客进不来,当地居民也出不去。广告投入力度不足,比如海螺沟目前是四川的5A级风景区,但是相比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很少被人知晓。在如今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少景区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严重缺乏相关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平面流媒体广告的投入,一些景区宣传方式跟不上时代进步。对于一些国际游客,我们还缺乏相应的服务和宣传资料,宣传缺乏层次性,这是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景区与景区之间缺乏对比,这样相应的竞争力度较小。

4 对策建议

四川旅游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已有的发展方式,分析目前的限制性因素,破除旅游发展中的壁垒,将市场经济引入到旅游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宣传力度。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创造多个旅游精品线路

以成都为例,目前成都市内景区和周边县市已经初步构成了一个环线旅游圈,由于交通设施相对完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全覆盖,使得游客可以当天实现来回。因此中心城区旅游成为目前四川旅游总收入的大头,但是四川周边地区并不缺乏优秀的旅游资源,由于川西地区地势复杂相应的道路交通设施,餐饮住宿还不仅完善,很难吸引外地游客进入。因此建议除了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外,各个分散的旅游景点应该抱团发展,特色发展。川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的风俗、文化都可以作为吸引点,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后,当地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也得到完善,甘孜、阿坝周边的景点可以以汶川为中心向外辐射,通过目前的成都——都江堰——汶川为经济纽带,将成都平原的游客向外扩散。北部地区以九寨沟和黄龙为中心,串联绵阳北川,江油,剑门等景点构建一个大的黄线旅游,目前由于缺乏高速公路,成都和九寨黄龙之间的地区还没能加以利用,离成都较远的江油,剑门关等地游客规模较少,由于西成客运专线将在2017年内开通,届时周边景点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四川南部以西昌为中心建立旅游环线,连接泸沽湖,攀枝花,以及凉山州内民族风俗景点,借助西昌卫星城的优势发展旅游业。

4.2 加強生态建设与政府监管力度

四川的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这类景区往往自我修复能力弱,恢复时间长,容易形成永久性损伤等特点。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就应该加强保护,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建议建立统一的保护机制,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管理混乱,环境保护投入不到位的景区加强惩戒力度。一些景区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排污问题严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对排污不达标的餐饮业坚决关停。进一步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责,建立市场行为规范。对于一些旅行社,农家乐,度假村等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倒票买票,欺客宰客等不文明行为,对于监管不到位的人员严肃处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旅游业有淡旺季之分,但是旅游收入不应该有淡旺季之分,政府应该建立多层次的旅游景点,确保旅游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一致。对于严重扰乱市场经济行为的旅行社实行推出机制,建立其忧患意识。

4.3 实现旅游由粗犷发展到特色发展

四川整个产业结构相对丰富,旅游业应该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一些民族聚居区可以打造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向游客传播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为当地创收的同时,也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红色旅游基地项目过于单一,政府部门可以融合一些现代景观,打造一个新旧相结合的旅游区,以广安市为例,邓小平故居作为当地一个爱国教育基地,相对而言吸引力相对欠缺,另一方面借助现代技术广安思源广场放映的水慕电影还是能够吸引不少外地来宾,将两者进行结合,不仅丰富旅游资源,对广安市来说更是一个特色发展项目。

5 总结

从国内来看,中国2016年旅游总收入达到4万亿,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占比11%,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果旅游资源失去了内在价值,破坏殆尽,那对国民经济将造成重大破坏。四川目前5A级景区数量12处,主要以自然风光,人文为主,这一类景区普遍存在自我修复能力弱,治理恢复期时间长,开发难度大的特点。以目前牛背山开发为例,四川能投集团与荥经县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开发支出一期达到50亿元人民币。可见一个景区的开发不易,特别是优秀的自然风光资源,一旦破坏将永远失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出路,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开发治理到监管维护实现全方位监管,优秀的旅游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福当代,功在千秋。本文从政府和民众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目前我省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思考,提出对策性建议,希望改善景区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雷春平.四川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 刘佳,于水仙,王佳.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量化测度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9):163-170.

[3] 张建忠,孙根年.山西大院型民居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变及其系统提升——以乔家大院为例[J].地理研究, 2012, 31(11):2104-2114.

猜你喜欢

四川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