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分析
2018-09-10刘喆刘凯
刘喆 刘凯
摘要:黄河小浪底书利枢纽风景区(以下简称小浪底风景区)。小浪底景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以北40公里处,以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黄河峡谷湖岛为依托,集黄河历史文化、工程文化、山水自然文化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旅游胜地,资源富集、品位高、组合完美、生态完整,且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水利风景区。下辖大坝、爱国主义展示厅、地下厂房、坝后生态保护区、移民故居、老神树、文化馆等七个游览区数十个景点等。
关键词:小浪底;旅游资源;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3-0045-02
小浪底风景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河南省境内,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以北40公里处,距济源市30公里。小浪底水库横跨晋豫两省,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东西长度达130公里,主要由四个著名风景区组成,分别是:小浪底大坝风景区, 黄河三峡风景区, 张岭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黄河西滩风情景区.四大景区交相辉映、特色突出,由于镶嵌在黄河母亲上的四颗璀璨珍珠,成为令世人向往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小浪底水库位于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达278平方公里。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蓄水,造就了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这些都恰与雄伟的小浪底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千岛星布、水光山色,“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即是大型的水利枢纽也具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小浪底风景区的旅游资源。
1 丰富的自然风光及旅游观赏价值
小浪底旅游区依托水利工程文化和黄河文化,集人文与自然风光于一体,既有吞吐恢弘、包孕日月的壮美抒怀,又有仪神隽秀、清灵飘逸的细腻景致。黄河九曲回肠,荡气如歌,沟壑川谷,造化无穷,小浪底水库穿越中条、王屋二山峡谷,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包含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片区,高峡平湖之间,青山环抱,碧水如镜,群峰奇峭,千岛林立,恍如一幅山水诗情画卷。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激流奔涌;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纵横捭阖,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芙蓉出水,号称“鲧山禹斧”。小浪底枢纽观光区工程文化景观荟萃,规模场景震撼,令人叹为观止。有横跨云天,立波断流的堆石坝;有巍峨高耸,孔群密布的进水塔;有神秘幽邃,富丽宏伟的地下发电厂房;有雷霆千钧,巨浪磅礴的出水口。小浪底枢纽坝后保护区内人文景观不胜枚举,有文化馆、工程雕塑广场、工程文化广场、黄河微缩景观、黄河故道等各类景观30多处,其中核心景点10处。坝后保护区环境格调融汇南北派园林精髓,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远看,山体层峦叠翠,峋石偶露峥嵘,但见飞鸟回环,浪泛柳烟深处。近听,瀑声金石訇鸣,清溪淙淙流潺,雨打芭蕉翠荷,风过疏竹寒潭。漫步其中,廊亭水榭,花语嫣然,如入梦境。九曲桥倒映湖面,宛若飞虹;圆梦亭凭栏依水,鸟禽咸集;樱花岛花团锦簇,满目芬芳;牡丹园国色天香,沁人心脾;老神树屹立千年,见证黄河沧桑巨变。
2 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小浪底旅游区历史悠久,分布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景区南岸属地孟津因“八百诸侯会盟津”而得名;传说中黄河龙马给伏羲献玉版就发生在这里,是“河图洛书”的“河图”发祥地;景区北岸的泰山庙建于周文王时期,西汉年间重新建泰山爷宫殿和王母慈宫殿,为黄河岸边南乡诸庙之首;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早期,在黄河北岸的淹没区考古发现总长约5000余米的黄河古栈道遗迹,遗址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该遗址将对我国黄河漕运、军事守备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小浪底旅游区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商朝末年,伯夷和叔齐为阻武王伐纣曾在此“叩马而谏”。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大将军何进在河清渡口设孟津关,拱卫京师洛阳;唐诗人杜甫在《石壕吏》及《新婚别》中分别有“急应河阳役”、“守边赴河阳”等诗句,河阳即孟津关;汉成帝时,班超之祖姑班媫妤葬于邙岭班妤山,即现今的小浪底村班沟遗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陈谢大军、皮徐支队在此渡河挺进豫西,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当地也涌现出许多如杜八联、金六联,留庄民兵营等英雄团体。
小浪底旅游区文化底蕴丰厚。唐诗人王维寓居孟津19年,曾有诗云:“家住孟津口,门对孟津河”;李白在此留下“黄河三尺鲤鱼,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的千古佳句;李商隐写下赞美小浪底蓼坞渡口的诗篇“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景区东入口所在地河清村得名于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三国魏文帝元年在此设河阴县城;景區内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厅和文化馆藏品丰富,内涵深厚;景区举办的观瀑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内涵丰富,对弘扬大河精神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3 独特的库区山体地貌特征
小浪底库区山体属王屋山系,王屋山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又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户晓。王屋山系于2006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库区段山体地貌变化多姿,远峰近峦蜿蜒起伏,悬崖峭壁险峻恢宏、沟谷溪潭深邃幽静。库区段山体形成于中条运动地质活动年代,地层结构反映了古大陆增生、拼接和裂解的全过程,详细地记录了自25亿年以来,华北地区地壳的海陆变迁过程,俨然一部天然的“地质史书”,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
小浪底水利枢纽被誉为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挑战性的杰作。小浪底枢纽拥有“两项世界之最”和“三项中国之最”,其中“两项世界之最”为:一是小浪底泄洪系统的洞群结构,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纵横分布108条洞群,其复杂程度是目前世界之最;二是泄洪系统出口的3个一级消力池,总长210m、宽356m、深28m,由9条隧洞和1条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在其中进行两级消能,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消力池。“三项中国之最”为:一是中国最大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大坝全长1617米,坝底宽864米,最大海拔坝高高281米,总填筑量为5185万立方米;二是中国最深的防渗墙,最深处达81.9米;三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发电厂房,长251米,高61米,宽26米。每年调水调沙期间,泄洪流量达到3200立方米/秒,白浪翻滚,泥沙俱下,疑是银河舞落九天,又如万马奔腾之势,不愧为世界上最壮观的“泥沙瀑布”。
4 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小浪底旅游区科学研究价值极高。景区内地貌奇特俊秀,构成山体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沉积于距今十几亿年前后的海滨地带,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和黄色泥岩组成,岩层中不同形状的波痕、层理发育极具观赏性,库区蓄水后,形成高达数米的碧水丹峡景观;库区水体清澈洁净,主要珍稀鱼类有黄河鲤鱼、瓦氏雅罗鱼、北方铜鱼、池沼公鱼等,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景区内水禽资源丰富,品种多达百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大鸨、丹顶鹤、白鹳、黑鹳等,颇具科普研究价值。
5 结论
小浪底旅游风景区拥有的旅游资源丰富、观赏价值高,历史文化价值深厚,独特的库区山体地貌特征兼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旅游资源的实体体量巨大,基本类型数量众多。景区旅游资源涵盖《旅游资源分类表》(GB/T18972-2003)中的8大主类、17个亚类、175个基本类型。其中,地文景观类25个、水域风光类39个、生物景观类22个、天象与气候景观类1个、遗址遗迹类9个、建筑与设施类43个、人文活动类8个。特别是以枢纽水工建筑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单体和以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孤山峡、大峪峡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单体,体量巨大、类型丰富,资源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 王会占,田克勤.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化探究[J].水利经济,2007(8).
[2] 吴萍,小浪底旅游业发展条件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7).
[3] 工程简介.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网站[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