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表论文统计的区域创新进展分析

2018-09-10薛霞乔明哲魏喜武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研究进展

薛霞 乔明哲 魏喜武

摘 要:区域创新已成为创新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研究使用文献计量方法,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检索期刊和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以所获取论文的完整题录数据为基础,分别从论文时间分布、高频主题词共现网络等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和评述近5年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理论以及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等发展状况,最后给出了相关研究启示。

关键词:区域创新;研究进展;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G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8)03-0271-06

Abstract:Region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related research.Using Bibliometrics,with journals from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and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as the data source and based on complete bibliographic data covering the obtained papers,the paper analyzed research progres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ime distribution,high frequency key 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etc.,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latest 5 years development status concerning new views,theories,methods,technologi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regional innov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and finally gave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spirations.

Key words:regional innovation;research progress;bibliometrics

0 引 言

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逐渐加大[1]。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区域政策和资源配置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是区域创新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区域创新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从文献计量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考察该领域进展及趋势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4-7]。文中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和评述近5年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理论以及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等[8]。

1 国内区域创新领域研究发展概况

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检索期刊作为数据来源,以“主题=‘区域创新为关键词,对国内在2011-2016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共析得来自180本期刊的文献1 075篇,检索时间为2017年2月01日。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1.1 发文年份分析

图1为2011-2016年鉴CSSCI来源期刊中我国区域创新领域论文的时间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区域创新领域的期刊论文在2012-2015年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下降,在2016年又出现大幅增加的态势。某一领域期刊的发文数量基本代表了该领域受到学者们关注程度的大小,从论文数量增速减缓并呈现大幅波动状况来看,区域创新领域研究已经进入调整阶段,相关研究主题开始互动和整合,有望在新理论和新方法出现之际取得新的发展[9]。

1.2 发文期刊分析

对某一领域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为学者选择成果发表平台、进行资料收集提供指导。根据统计结果,1 075篇相關文献刊发在180个期刊上,其中发文数量排名前30的期刊较多的期刊见表1.可以看出,这30本期刊在2011-2016年间共计刊发相关论文784篇,说明大多数区域创新论文发表在这30本期刊上,期刊的集中程度较高[10]。其中,刊发文章最多的前六本期刊均为“科学、科学学研究”学科领域期刊,共计发表413篇,占到这期间CSSCI来源期刊发文总数的38.4%.从总体上看,区域创新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领域的学科期刊认可,但这些关注仍然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学研究”学科。说明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仍然有待于得到更为广泛学科中学者的关注。

1.3 发文机构分析

图3给出了区域创新领域期刊发文数量前30名机构,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位是大连理工大学,第三位是浙江大学,第四位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五位是南京大学。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基本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除江西财经大学外),这也表明区域创新研究通常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领域相结合。从发文数量看,前30名机构的发文数量并无太大差距,表明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机构比较分散,有众多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领域感兴趣。

1.4 发文作者分析

统计某一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作者与团队可以较为客观地显示出该领域髙影响力作者和团队[11-15]。对区域创新研究论文第一作者进行统计,涉及作者1 075人。发文只有一篇的有879人,占到总数的81.8%,发文2篇的有124人,占比11.53%,发文3篇以上的有72人,仅占6.7%.这说明区域创新领域的高产作者较少,且有关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图4给出了区域创新领域发文前30名作者。可以看出发文前10名作者在2011-2016年间的刊文数量均在6篇以上,年均一篇以上,发文最多的前2位作者年均刊文2篇以上。说明本领域的论文比较分散,没有十分高产的作者。

研究团队方面,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王宏起、王雪原团队,主要对区域创新平台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平台的识别与等级认定,区域创新平台的网络特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16]。来自四川大学商学院的顾新团队,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演化方面,同时还包括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等领域研究。来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王鹏团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的影响因素,比如创新环境、外商投资、企业研发等对创新效率或产出的影响;近年来开始关注创新能力评价和网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刘和东团队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该团队主要研究内容为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及其计量问题,以及区域创新的绩效等问题的研究[18-23]。

1.5 研究热点分析

文中通过统计关键词频次来进行文献主题领域及研究前沿的分析,共现网络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5,由于搜索主题词为“区域创新”,所以“区域创新”的中心度最大,“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等节点中心度也位居前列,表明出这3个研究内容不可替代的主要研究地位。而其他节点主要围绕以上焦点主题形成比较密集的圈层。这说明2011-2016年区域创新的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体系”展开研究。其中,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等2个方面;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等3个方面;有关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网络的结构、创新网络的绩效机理和区域创新网络的演化等3个方面。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创新网络”等也是比较重要的中介结点。其中“创新网络”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研究主题,仅2016年就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前沿问题。

2 国外学术研究成果分析

研究国际上本领域最新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比较评析国外领域的发展状态,本研究结合本领域有关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研究项目,通过SSCI来源期刊检索2011-2016有关区域创新领域发文共计546篇,来自62本期刊。分析结果如下。

2.1 国外期刊论文的年份分布

发文数量年份分布见图6。可以看出国际上有关区域创新的发文数量稳定在每年80至100篇之间,呈现小幅度波动,表明该研究领域已经处于成熟调整阶段。

2.2 国外期刊论文的国家/地区分析

表1给出了2011-2016年间SSCI期刊论文的国家分布情况,表中列出了发文数量处于前列的国家或地区。可以看出,英国时发表区域创新领域成果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然后是荷兰、美国和意大利。与其他经济管理领域不同,美国关于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并没有走在最前列。从这些国家或地区发文数量所占比重来看,发文最多的前5个国家占论文总数的35.3%,集中程度并不是很高。

2.3 国外期刊论文的期刊分析

表2给出了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看出,前5本期刊发文134篇,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这些期刊都是区域经济或创新领域的专业期刊。总体上看,这些发文5篇以上的刊物基本上都是区域经济或创新领域的转移期刊,综合性期刊尤其是高水平综合性期刊非常少,这表明在国际上而言,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很可能没有得到更广泛领域学者们的关注。

2.4 国外期刊论文的机构分析

表3给出了发文的机构统计。可以看出,发文数量前三的为英国伦敦大学、瑞典隆的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全部是欧洲的大学。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发文最多的机构基本上多数是欧洲大学,表明欧洲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领域最为关注。

2.5 国外区域创新研究主题

与国内研究主题十分分散不同,国外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比较集中,201-2016年间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网络以及区域政策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在2011-2016年间一直是国外区域创新领域研究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创新体系效率、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等。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案例研究和多元回归分析,近年来也有学者引入例如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等方法開展研究。在区域创新网络方面,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2个主题开展。还有不少学者对科技与创新政策进行了研究,发现政策对区域创新产生的效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效应和政策设计。

3 相关研究启示

从发展趋势上看,动态的时空演化问题、创新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延续下去。

3.1 关注对政策及其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

要加强政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政策效果评价、政策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只有对上述方面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才能掌握相关科技与创新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如何对区域创新产生作用,政策调整和政策制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国内虽然对于区域创新政策制定等问题的研究不少,但是更多地是停留在描述性的层面上。从目前来看,对国内区域创新系统及其绩效进行解释性研究更加迫切,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系统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机理,对政策制定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在运用科学方法对政策效应的研究方面,国内缺乏相比国外同行明显不足,通过引入科学方法,对政策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对既有政策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也有助于了深入解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更加有效地调整、制定相关政策。

3.2 关注微观层面问题的研究

宏观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创新的关键问题,但是微观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机理,产生反映国内创新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研究范式,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国内区域创新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研究,有助于产生对于国内而言具有更好政策意义的研究成果。未来需要加强微观方面的研究,比如创业或企业家精神与区域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创新与创业之间密切关联,要全面研究区域创新问题也和区域内创业和企业家精神难以分开。

3.3 密切关注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区域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网络结构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动态关系以及基于区域社会绩效和个体绩效的区域网络绩效的研究应该得到更加密切的关注,未来需要更多地从体系和网络演化角度去动态追踪和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演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郑艳民,张言彩,韩 勇.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及创新环境的数量关系研究——基于省级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35-41.

[2] 易平涛,李伟伟,郭亚军.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J].科研管理,2016(S1):371-378.

[3] 崔新健,郭子枫,刘轶芳.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2013(10):38-47.

[4] 颜 莉.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05):174-175.

[5] 漆艳茹,刘 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S2):594-599.

[6] 冉光和,徐 鲲,鲁钊阳.金融发展、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3(07):45-52.

[7] 鲁钊阳,廖杉杉.FDI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双门槛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5):75-88.

[8] 邵云飞,范群林,唐小我.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1(09):28-34.

[9] 芮雪琴,李环耐,牛冲槐,等.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6):23-28.

[10]傅利平,周小明,张 烨.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00-304.

[11]王 鹏,赵 捷.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研究——基于我国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40-46,161.

[12]Fritsch M,Slavtchev V.Determinants of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Regional Studies,2011,45(07):905-918.

[13]Nijkamp P.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n introduction[J].Economic Geography,2014,90(01):117-118.

[14]Batabyal A A,Nijkamp P.Positive an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innovation,trade,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Geographical Analysis,2014,46(01):1-17.

[15]Hajek P,Henriques R,Hajkova V.Visualising componen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using self-organizing maps-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4(06):197-214.

[16]Laursen K,Masciarelli F,Prencipe A.Regions matter:how localized social capital affects innovation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3(01):177-193.

[17]Vaz E,Vaz T D N,Galindo P V,et al.Modelling innovation support system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cluster structures in innovation in portugal[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4,26(02):23-46.

[18]Sleuwaegen L,Boiardi P.Creativit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Eu regions[J].Research Policy,2014,43(09):1508-1522.

[19]Panapanaan V,Uotila T,Jalkala A.Creation and alignment of the Eco-innovation strategy model to reg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a case from lahti(Paijat-Hame Region),finland[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4,22(06):1212-1234.

[20]Huggins R,Thompson P.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a network theor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5,45(01):103-128.

[21]Dautel V,Walther O.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 small metropolitan region:an intra-regional approach in luxembourg[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4,93(04).

[22]Grillitsch M,Nilsson M.Innovation in peripheral regions:do collaborations compensate for a lack of local knowledge spillovers?[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5,54(01):299-321.

[23]Chaminade C,Plechero M.Do regions make a differenc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in the Ict industr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5,23(02):215-237.

(責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研究进展
GNSS-PPP算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铜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CHI3L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