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复习如何落实“必备知识”

2018-09-10雷勇军高世权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市镇史实

雷勇军?高世权

高考考什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刚撰文指出,高考的四层考查目标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1]。本文拟就历史学科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落实“必备知识”这一考查目标谈谈粗浅看法。

“必备知识”指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哪些知识是“必备知识”?从考试测量的要求看,至少包括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如“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农业必须掌握的必备知识是以历史概念呈现的,实际上主要包括“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两个概念。如何落实这一“必备知识”?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本课只涉及到“耕作方式”这个概念)为例做初步探讨。

一、研究教材:“史实”转化为“史料”

教材第1课主要围绕“耕作方式”而展开,包括“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个子目。第一、二两个子目主要按时序从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耕作技术、农业灌溉四大方面展开,介绍了这四大方面演变的相关史实;第三个子目则分析了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影响。第一、二两个子目为什么要介绍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耕作技术、农业灌溉四大方面的史实?实际上,这是为理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服务的。如此,复习的重点在理解“小农经济”这个概念,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四大方面的史实。如何理解?可以借助教材,但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对高中生来讲很陌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可以补充相关史料。

李林颖撰写的《〈诗经〉农业生产工具词汇与农业生产行为词汇研究》一文将农业生产工具分为“整地类、收割类、仓储类以及运输类”[3]。我们可借助这一生产工具的分类来理解教材。为加深理解,我们还可以确定一个主题,如“生产工具的革新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影响——以《诗经》农业生产工具词汇研究为例”,围绕这一主题,将文中的数字转换为表格,并设计相关问题:

——摘编自李林颖《〈诗经〉农业生产工具词汇与农业生产行为词汇研究》

依据表1,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在这里,可以进行学法指导:历史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提取历史信息主要从现象——本质、形式——内容、量——质等角度概括。

学生可能的答案如下:

①生产工具种类多样,说明生产工具(生产力)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②“仓储”类农具词占农业生产工具词汇总数一半以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农作物如何合理保存的重视;反映了仓储在农业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③农业生产工具词汇在《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周初到春秋中叶农业生活发展概况。

表1中的部分生产工具如“耜”也出现在教材中,由此,我们就可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由“耜”联想到教材里的其他生产工具(如曲辕犁等)。既然“耜”等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他生产工具也有如此作用。这样学生就自然理解了生产工具革新→农业生产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之间的逻辑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需要集体协作的生产活动,现在通过个体或一家一户也能完成。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本课第三子目的第一句“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的含义。这样教材第一、二两个子目诸多复杂的关于生产工具的“史实”也就变为了理解“耕作方式”的“史料”,因为有诸多生产工具的革新,才推动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这实际上也就培养了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的学科素养(于高中生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的“史实”就是“史料”)。

基于课标和考试大纲,我们对于教材中海量的“史实”要深入分析:一类为理解“必备知识”(如“耕作方式”)而呈现的“史实”(如“耜”、“曲辕犁”),另一类为对“必备知识”的“客观叙述”(本课教材恰恰没有对“耕作方式”本身进行“客观叙述”的“史实”)。对第一类“史实”,其复习重点不在于再认再现,而在于将其作为“史料”,对必备知识进行“实证”“理解”和“解释”;对第二类“史实”,则要“辨別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并能“客观叙述历史事实”[4]。

二、整合教材:历史概念辐射扩展为概念群

必备知识在考试大纲中主要以历史概念呈现。从系统观点看,我们在备考时需要将这些概念展开,在理解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辐射为概念群。如何将考纲中的历史概念辐射扩展为概念群?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法,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如考纲要求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通过教材学习,我们知道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有两种即“集体劳作”和“个体农耕”(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是主要的方式,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这样整合:

图中的有效信息皆为重要历史概念,以“小农经济”为中心,辐射扩展为“原因”“演变”“特点”“影响”四个方面的概念群。在这一辐射扩展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整合教材其他章节相关知识,如上述思维导图中“政府”“发展”“落后性”“农耕文明”“落伍于世界”等内容就不在本课教材内容之列,需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教材的其他内容。既然是“概念群”,那概念之间就一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准确清晰体现历史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借助横线、箭头等特殊符号实现逻辑思维的可视化,如“一家一户——分散性”→“自给自足——封闭性”→“工具、技术、心理——落后性”→“局限性”等。

在高三复习阶段,对历史“必备知识”的复习可以历史概念为基本单位,整合教材相关历史概念,在厘清历史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辐射扩展概念群,进而形成“必备知识”的概念体系。

三、拓展教材:多角度理解历史概念

基于考试测量目标的能力要求,对某些历史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教材叙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补充相关史料或者挖掘教材来拓展教材,多角度理解历史概念。如对“小农经济”可以这样多角度理解:

角度1. 纵向梳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确立、演变基本线索

角度2. 横向比较: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角度3. 特定视角:从区域经济史的角度研究小农经济的变化——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为例

材料1:宋人谈钥在《嘉泰吴兴志》中介绍了湖州一带种植桑业的兴旺景象, 说:湖州“山乡以蚕桑为岁计, 富室有蚕至数百箔, 兼工机织。” “今乡土所种, 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 富家有种数十亩者。檿桑, 山桑也, 生于野。”

——(宋)谈钥《嘉泰吴兴志》

材料2: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中数量最多的是丝绸和棉纺等纺织业市镇, 丝业市镇如南浔、乌青、菱湖、震泽等镇, 绸业市镇如濮院、盛泽、双林、王江泾等镇, 棉业市镇如新泾、鹤王市、七宝等镇, 布业市镇如南翔、罗店、朱家角、朱泾、枫泾等镇。粮食业市镇有枫桥市、平望、长安、临平、硖石等镇。此外, 还有不少盐业、榨油业、笔业、冶业、窑业、渔业、编织业、竹木业、刺绣业、烟业、制车业、造船业、海运业等市镇。其中多数具有生产型市镇的特征, 只是程度有强有弱而已。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3: “郡城(按:指苏州)之东, 皆习机业。织文曰缎, 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计日受值。

——《长州县志》卷3《风俗》(1684年)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宋至明清江南小农经济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市镇专业化程度、经济功能增强;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影响: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城镇化进程;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影响到农村的士风民风及价值观。

角度4……

针对基本的历史概念的复习,我们不能浅尝辄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进行多角度的问题设计: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古今贯通、基于概念要素的拓展升华、观点理解等等。通过多角度的理解概念,深化了对“必备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學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要落实“必备知识”就必须抓住“历史概念”,要理解“历史概念”必须依托教材,多角度分析教材、整合教材、拓展教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拓展视野、深入研究,进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这既是应考的要求,也是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

【注释】

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1日第3版。

教育部考试中心:《21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34页。

李林颖:《〈诗经〉农业生产工具词汇与农业生产行为词汇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第4期。

教育部考试中心:《21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33页。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市镇史实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化妆的感受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的市场网络
黄瑜航??《年年有余》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