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生猪育种的现况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09-10李明青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测定

李明青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幸福生活指数的日益攀升,当今国民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猪肉作为我国消费者最主要最普遍的肉类食品,人们对其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在当今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新形势下,原有一味依靠扩大规模和数量的粗放式生猪养殖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但是通过育种可以较好的解决或改善这一问题。生猪育种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规模和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对优质种猪的遗传评估、测定选留、选育追踪等育种手段和方法,提升个体及后代的各项生长、繁殖性能,从而促进现代化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猪育种;测定;选配;遗传联系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45

生豬育种,顾名思义,是为了获得更优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生猪品种,并不断降低生产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当然,不是任一个猪场都可以做的,对生猪核心群育种必须满足3个基本要求:一是数量,杜洛克原种猪要多于300头,长白,大白原种母猪要多于600头,选出优秀的种猪也是一场选拔赛,候选的个体群越大,选出优秀种猪的几率就越大,种猪的血缘越多越好,以免造成近交衰退和同质化。二是健康,如果猪场疾病和疫情频频发生,那么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大的问题,坚决不能作为核心育种场。三是人才,没有合适的育种人员,即使种猪品质再好,几代之后也会退化。

1 我国生猪育种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⑴国内大部分种猪企业普遍不重视育种基础性工作,多数停留在表面,现已有3000多家猪育种企业,但真正能遴选出优秀的育种企业却不足100家。

⑵大部分育种企业没有符合要求的性能测定数据,国内年测定有效数据2000头以上的育种企业不超过50家。

⑶测定数据没有真正使用,在国内育种企业中能够利用测定数据规范选留、选择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

⑷各育种场之间的遗传交流几乎空白,仅有极少数不持续的种猪交流,而且多数尚无法追踪。

⑸场内性能测定规模普遍较小,数据真实性无保障,记录不规范,且没有真正利用测定结果。

2 生猪育种的基本原理

简单来说,生猪育种就是通过对种猪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遗传评估、性状测定、品种选留、选配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或方法来提高群体的遗传进展、促进后代个体及群体品质的改良。遗传变异性是遗传改良的基础,并相对稳定;选择强度、世代间隔是依据育种措施和育种方案而定;而选择的准确性则取决于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和利用的信息量。

3 种猪选育的基本目标

最终是要实现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适中、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抗病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性能目标,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以大白原种猪为例简单介绍下基本选育目标。

大白猪的选育目标:总产仔数12头以上,产活仔11头以上,21日龄窝重70 kg以上,30~100 kg日增重900 g以上,达100 kg体重日龄150 d以下,背膘厚12 mm以下,胴体瘦肉率大于63%;毛色全白,前后躯发育良好,四肢健壮,体形高长,有效乳头7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

作为育种场,其企业目标是培育适应猪业发展需求的优良种猪,并对未来生产与市场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分析;这不仅要对未来市场敏感,还应兼顾当前生产;不仅提供优秀的种猪产品,还要有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4 种猪测定、选育标准与基本流程

4.1 场内测定的基本要求

核心群规模要相对稳定,且越大越好;有完整系谱记录和有效测定数据:100 kg时,每窝1公2母,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有保障;育种素材遗传交流在5%以上。

4.2 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1],测定性状主要包含

基本性状:总产仔数;达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背膘厚。辅助性状:⑴产活仔数、21日龄窝重、产仔间隔、初产日龄;⑵饲料转化率;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⑷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

4.3 测定性状的选择原则

⑴选择遗传力高或较高性状,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⑵以生长速度、瘦肉率和产仔数等为主要目标性状,同时考虑饲料转化率、21日龄窝重、乳头数等重要性状;⑶根据市场需要兼顾体型外貌、肢蹄结实度及适应性。

4.4 种猪的选择标准

公猪选择标准:⑴必备的特点:生产性能好,体质结实、肢蹄健壮,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⑵选择标准:生产性能优秀、身体结实度好和乳房发育良好。

后备母猪选择标准:⑴必须具备的特点:易受精怀胎、生产大窝仔猪;能够哺乳全窝仔猪;体质结实、肢蹄健壮;在瘦肉率和日增重上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⑵选择标准:乳房发育整齐良好、身体结实度好和生产性能优秀[2]。

4.5 AI(人工授精)公猪的选留与利用

⑴从性能、体型等方面来评价优秀公猪:在日常跟踪过程中发现潜在优秀公猪,根据其性能、体型、血缘等情况来确认其是否为优秀公猪;⑵对优秀公猪建立独立档案,内容包括个体测定成绩、各部位(头部、后躯、肢蹄、背部、腹部、侧面等)图片资料、系谱血缘情况,制定配种计划;⑶优秀公猪与不同血缘的母猪纯繁,增加其覆盖面,对特别优秀个体允许适当的世代重叠,而且尽量多留几头备用;(4)在利用过程中,跟踪其后代情况,后代多说明该公猪优秀,具体还要根据指数更新计算和对后代进行及时评估结果。

4.6 核心群种公猪淘汰更新标准

⑴淘汰同批次母猪指数最低的20%断奶母猪,即母猪年更新率50%;⑵公猪留种率1%~3%、母猪10%~15%;⑵纯繁中100%使用AI,公猪选择强度可提高10倍(Vangen等,1997);⑶公猪使用1年左右,年更新率100%。

4.7 选配原则

⑴避免近交(近交系数不超过6.25%):全同胞交配降低产仔数约1.1头;⑵规避遗传缺陷风险;⑶平衡各家系配种数量;⑷实行不完全的随机选配:根据EBV和体型外貌等进行,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性能及保持匀称一致的体型外貌;⑸软件指导选配,如GBS、Herdsman 等。

4.8 育种流程

大白猪选育流程示例

5 生猪育种的遗传联系及其要求

5.1 场间比较对于有效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来自不同猪群个体的EBV比较的可靠性取决于遗传联系(关联率);其关联率越高,比较的可靠性就越高

5.2 遗传联系的最低要求

⑴一个猪群的平均关联率应>3%;⑵对两个有较多遗传物质交换的猪群,关联率应>5%;⑶同期同龄组的大小应≥10;⑷每个育种场至少应与其他3个育种场保持持续的遗传交流。并保证有5%以上的育种群母猪用他场种公猪配种。

5.3 增加遗传关联性

使用具有较高关联度的AI公猪;在关联性好的猪群中选择AI公猪;关联性好的公猪有足够比例的后代;不同猪群EBV比较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关联性,还与猪群的大小和结构有关;另外,合理的同期同龄组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创建国家核心育种群及其重要意义

创建国家核心生猪育种场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生猪养殖业实现质的突破和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国家核心育种群的建立具有极其重大的经济社会意义:⑴创建育种值高且遗传联系好的公猪基因库,即国家级公猪站;⑵作出贡献者具有共享该库资源的权利,形成优质种猪资源共享;⑶创建国家超级核心群,加强种猪持续选育,提高生产性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改变我国优良种猪长期依赖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3]。

7 我国生猪育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要真正做好生豬育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夯实基础工作:

⑴不能为了建立核心育种场的形象而只做表面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核心场的要求开展育种工作,同时注重育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⑵要按照标准的育种要求和流程,脚踏实地的长期坚持,保证所有育种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踪。⑶要切实分析和利用育种数据,数据记录工作是育种最直接的现实基础,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⑷注重育种场间的交流,闭关自锁只会固步不前,加强遗传联系关联是加快遗传进展的必经之路,育种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共赢互利。

国内某丹系核心育种场,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已达到了30头。其产仔数在国内已遥遥领先;尽管如此,丹系母猪泌乳力较差,抗病力和后期生长速度上也不具备优势。因此,如何将母猪的泌乳力和生长速度进一步提升?成了育种人员新的挑战。在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育种不仅是一项复杂持久的科研技术,更是一门精深博大的艺术[4]。未来,生猪育种工作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和超前的育种眼光,更需要育种专业人员,尤其是年轻的育种人员脚踏实地的坚持和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毅力;同时,也对饲养管理水平、营养、疫病防控、栏舍设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育种与生产管理必须做到相辅相成,才能收到实效。相信未来我国生猪育种的各种挑战终将转变为新的更大机遇,生猪养殖业也必将随之翻开全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S].北京:中国农业部,2009.

[2] 王世凡,刘杨林.Ⅲ.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2,21(1).

[3] 刘淑霞,王志刚.美国的养猪育种体系[J].中国畜牧业,1999(7):38.

[4] 王晶晶,靳文广.加强母猪和仔猪的肠道功能[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3):36.

猜你喜欢

测定
汽车发动机容积效率的计算与测定
赣南脐橙叶片中氮含量的测定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舒康胶囊淫羊藿苷含量
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成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中柴胡皂苷d的含量影响
对环境监测中水质总磷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