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困境与新路径

2018-09-10秦瑞霞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秦瑞霞

摘要:社会各界对于高校贫困生群体因经济弱势诱发的心理障碍未能予以重视,精神困境成为限制高校贫困生群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现有的物质资助未能帮助高校贫困生群体摆脱困境,精神扶贫作为扶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新路径,即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自助脱贫与物质扶贫共同成为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路径,籍此实现“帮困扶志”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群体;精神困境;精神扶贫

2018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学生资助情况,共资助高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1050.74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亿元,增幅9.93%。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保护受助学生尊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高校贫困生群体:指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所需费用的学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学总数的15%~20%。高校贫困生群体因经济困难导致心理健康、学习状况、人际交往、自我能力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其贫困的根源之一是精神贫困,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脱贫意识,难以调动他们脱贫攻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扶贫,寻求扶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新路径,使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共同成为引导和管理高校贫困生群体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扶贫困境破解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础。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助水平持续提高。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初步建立助学金模式,且致力于完善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持,对保障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受教育权有莫大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物质扶贫路径回顾

1952年至今,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资助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并存,逐渐建立政府一社会一高校“奖、贷、助、勤、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不同的资助方式在资助标准、人数、性质和对象上各不相同(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资助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资助类型逐渐从无偿转向有偿,越来越重视高校贫困生群体能力和自强诚信意识的培养。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物质扶贫困境

物质扶助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局限性日益显露。一方面有限的经济资助难以满足高校贫困生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要;另一方面不良社会风气诱发高校贫困生群体不健康心理显现。其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见表2)。

一是物质扶助手段受制于社会资源的刚性约束,教育资源匮乏必然导致物质扶助效果在深度和广度上受到制约。自着力构建学生资助体系以来,资助资金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5.8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07.87亿元,增幅12.72%。这种“授人以鱼”的被动助学方式局限性较大,救助资金不可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问题,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物质扶助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二是非经济资助较为缺乏。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帮扶多局限于物质援助手段,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内涵已绝非经济贫困那么简单,高校贫困生群体当中因经济弱势引发的心理弱势、学业弱势和就业弱势已表现得非常严重。无偿经济扶助方式助长部分高校贫困生群体无责任意识,出现无担当现象。责利对等意识、感恩意识缺失无疑会强化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弱势意识,无形中造成心理压力。三是资助体系分散,分配不均。现行资助方式缺乏有机联合和统一规划,难以发挥资助体系的整体效应。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各项资助措施交叉执行,缺乏系统、完整的帮困助学方案。学习优秀的少数高校贫困生群体获得多项奖励与资助,成绩较差的高校贫困生群体被忽略,重复资助与分配不均衡现象并存,挫伤高校贫困生群体改变自身现状的积极性。四是公开申请、公布名单手段违背以人为本理念。助学金评定难度大,申请者的公开自我陈述是评定流程的关键环节,公开陈述将一些不幸的隐私暴露无异于“二次伤害”。据网络报道,一名学生因买一双打折运动鞋被学校取消助学金,更有甚者让高校贫困生群体通过演讲“比穷”方式争取助学金,不合理的助学金评定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无疑是一种伤害。

可见,物质扶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高校贫困生群体摆脱了经济贫困,但对于经济弱势诱发的心理弱势于事无补。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贫困已成为制约高校贫困生群体摆脱弱势状况、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困境解析

为了更深入了解高校贫困生群体扶助困境及新路径,笔者特展开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状况问卷调查。以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69份,实际回收167份,根据问卷有效性,剔除废卷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6%,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62份,调查围绕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消费情况、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困扰、拒绝接受资助的原因等方面进行。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涉及大学四个年级,其中男生72人(44.44%),女生90人(55.56%)。被调查学生中高达41.52%的人认为自己是高校贫困生群体,58.48%认为自己非高校贫困生群体中的一员。在交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高校贫困生群体渴望通过努力摆脱现实困境的愿望,在力争改变现状的过程中不断遭遇阻力,发现自身努力在社会资本积累及代际影响的鸿沟面前不堪一击。且个人特长方面较其他同学逊色,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消极被动还时常极力躲避,尤其是与异性交往时往往自惭形秽,久而久之出现自卑、自闭现象,人际关系紧张。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校贫困生群体习得性无助心理

对受访对象月生活费及生活费来源的调查得知:13.91%的同学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31.45%的同学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之间,37.01%的同学月生活费高于1000元但低于1200元,仅17.63%的同学月生活费高于1200元。55.37%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与父母,38.76%的生活费一半来自父母一半靠自己兼职所得,仅0.56%同学的生活费完全靠自己兼职解决(见图1)。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迈尔提出习得性无助的观点,习得性无助是长期受压制和压抑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负面心理机制,指在反复的失败和挫折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放弃努力、听任摆布的悲观心理。习得性无助降低高校贫困生群体的适应力、竞争力,对个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社会现状使得人们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凭借自身弱小力量无法改变当前困境,须得外界帮扶才可能脱贫脱弱。高校贫困生群体在内在精神和外在活动上放弃努力,满足于物质扶助,产生“等、靠、要”依赖心理。极少数高校贫困生学生完全依赖外力推动获取进步,被动接受扶助方式的高校贫困生群体失去外力相助后再次返贫。

2.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卑心理

就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这一问题,高达78.34%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卑感强烈,66.53%的学生根据日常交流发现高校贫困生群体大多沉默寡言,不主动与人交流,39.28%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依赖心理强,存在“等要靠”现象。而23.91%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虚荣心较重(见图2)。

与高校贫困生群体接触过程中发现,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内心敏感,极易产生误会与嫉妒。缺乏与同学交谈的勇气,无意听到有关涉及自身的谈话就感觉其他同学在谈论其不足,内心渐生不满,无益于其良好精神状态的形成㈣。不良风气及個别学生炫富的双重影响极易诱发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卑情绪,消极情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难免出现心理不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高校贫困生群体明显感受到自身与他人的巨大差距。心理健康与否对人体健康及发展影响很大,虚荣心较重、好面子等这些心态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产生消极影响,成为阻碍高校贫困生群体自立自强,走出弱势之路的绊脚石。

3.高校贫困生群体保护自尊心理

调查数据显示,60.92%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拒绝接受资助是出于对自尊心的保护(见图3)。据高校资助负责人反映,高校贫困生群体拒绝申请贫困助学金现象屡见不鲜。现行的资助政策极大地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生活压力,然而由于条件差异,高校贫困生群体往往表现出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自尊与自卑兼存的特征。因此除物质助困外,应从心理关怀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从精神层面解困,搭建良性关怀体系。

22.89%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接受资助会产生心理负担,加大自身压力,扶助方式得体与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11.74%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拒绝接受资助是因为有比自己更困难、更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75.88%的学生认为公布资助名单会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14.94%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整体心理素质较差,公开资助名单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见图4)。

4.高校贫困生群体渴望脱弱心理

数据显示,81.87%的学生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成长过程中树立自强自立的品格、艰苦奋斗的精神更为重要,56.52%和55.93%的学生认为得到社会的理解、关爱和帮助与在学校取得一个好成绩,发展自身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对高校贫困生群体比较重要。30.14%的学生认为得到社会经济资助最为重要,因为其根源在于经济弱势,解决经济问题最为迫切(见图5)。

谈及高校贫困生群体愿意接受的帮扶方式,73.92%的学生愿意通过勤工助学或就业机会接受外界帮助,此数据侧面反映出高校贫困生群体迫切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经济弱势状况。高校贫困生群体内心迫切想要转化为非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利益诉求,但实践中受能力、话语权、社会资本不足等限制产生挫败感,衍生弱势认同心理。弱势认同是“人们对自己身处弱势群体这一状况的自我确立或自我定位”,它实质上是一种阶层认同及其实践中受能力、话语权、社会资本不足等限制产生挫败感,衍生弱势认同心理。

弱势认同是“人们对自己身处弱势群体这一状况的自我确立或自我定位”,它实质上是一种阶层认同及其所形成的归属感。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普遍具有习得性无助心理、自卑心理、保护自尊心理和渴望脱弱心理等特征。因此,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更新观念,端正心态,将精神扶贫作为扶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新路径,帮助高校贫困生群体战胜心理弱势甚为急迫。

三、高校贫困生群体扶贫新路径一精神扶贫

杨元元事件曾有人评论:贫穷不是罪过,但这种不是罪过的贫穷却都笼罩着心理障碍的阴影,如果不能在精神上给予高校贫困生群体及时、正确的疏导,不仅影响学生自身发展,且影响和谐校园建设,重则对社会产生危害㈣。长期物资扶贫、资金扶贫的同时严重忽略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精神贫困与精神扶贫。如今,制约高校贫困生群体脱贫脱弱的某些深层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急需从精神扶贫价值分析及精神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人为本等视角为高校贫困生群体扶贫开拓新路径。

(一)精神扶贫的价值

以人为本、关怀弱者是社会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对高校贫困生群体予以精神关怀不仅是高校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出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体贴和慰藉。传统关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方式强调经济扶助,突出“养”的内容,忽视了对高校贫困生群体摆脱精神贫困、择业谋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物质救助方式未能调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主体作用,因此其扶助效果有限。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关怀除“输血”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挖掘高校贫困生群体的“造血”潜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和生存技能。在我国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精神扶贫是扶贫路径中的一股清流,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精神扶贫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于和谐校园构建与高校贫困生群体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精神扶贫路径

精神扶贫与现有物质扶贫相结合的双重扶贫路径,在帮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物质帮困的同时,针对其精神困境将精准扶贫与教育精神扶贫相结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予以精神关怀,挖掘高校贫困生群体内在潜力自助脱贫脱弱,开拓扶助高校贫困生群体新方式。

1.“双精”: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

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确保国家学生资助、奖补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准扶贫扶助工作就是将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帮扶在瞄准高校贫困生群体并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致力脱贫能力的发展,注重精神建设。

一是真扶贫、扶真贫。高校贫困生群体帮扶关怀与社会脱贫攻坚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首先,精准识别高校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群体认定的精准度事关教育资助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排除“伪贫困生”,避免因扶助对象识别不精确造成有限的教育资助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浪费。其次,精准分配扶助名额,明确重点受助的高校贫困生群体,对高校贫困生群体中经常被忽视的经济弱势群体予以一定关注。扶助资金与名额不能简单划比例或“一刀切”,对经济弱势学生多的院系适当予以倾斜。

二是注重精神扶贫与物质资助相结合。物质资助是帮助高校贫困生群体脱离贫困的一种暂时性手段,“一刀切”的物质资助方式忽略了高校贫困生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需求,缺乏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关爱。高校贫困生群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制约,普遍存在心理承受压力过大的情况。高校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受助思源等励志扶助项目,拓展资助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教育目标融入资助的全过程。高校扶贫帮困工作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结合,以“精神扶贫”促“精准脱贫”,先要精心做好高校贫困生群体精神扶贫的宣传工作,推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观念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深刻转变,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脱贫”。

2.以人为本,精神私人定制

高校贫困生群体物质贫乏但人格与其他同学无异,因此扶助手段要充分尊重高校贫困生群体的人格尊严,让扶助对象享有必要的尊严,不能使扶助对象边缘化,在扶助过程中关注经济弱势学生的心理感受。

一是转变助学金评定方式。高校贫困生群体助学金名额必须注意评定方式,演讲“比穷”即使能够选出真贫,但无疑是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有违高校立德树人的帮扶初衷。从经济上粗暴的“一刀切”扶助方式向精神上“润物细无声”扶助方式转变。社会公众普遍认为高校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人文的帮扶方式应细致入微又不着痕迹地了解学生经济状况,做好不良情绪疏导工作滋润学生的心灵之根。资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初衷是为了改变“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的状况,理想的资助方式须保护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尊与自信,避免再次伤害。2017年1月22日教育部明确表示,“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高校贫困生群体期望社会在给予他帮扶的同时也考虑其心理需求,给予其自尊,得体的扶助利于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培养感恩之心。高校贫困生群体接受有温度的帮扶,通过勤工助学方式实现自强自立,将社会各界的关爱延续、反射到旁人身上正是资助的应有之义。

二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帮扶始终应该遵循高校育人为本的核心,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社团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团结和睦的人文氛围,使高校贫困生群体深刻体验到学校的支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贫困生群体把朋辈的关心支持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这种关爱是对“精神扶贫”效用的最有说服力的诠释。精神上“私人订制”要建立高校贫困生群体档案形成辅导员联络网,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各方面进行追踪,及时反馈信息、发现情况,做到未雨绸缪。

3.自我关怀,自助脱贫脱弱

物质扶贫或精神扶贫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自身努力: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我认知偏差造成的,由于贫困就过分的自我否定,不敢肯定自我优势、展现自我能力。由于自卑害怕暴露弱点,在机会面前逃避退缩,错失良机,之后又沉迷于失败的痛苦之中而愈加自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群体问题要从认知根源上使他们认识到“出身无法选择,态度可以选择”“态度决定一切”。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展现自己,充分肯定自己,變消极为积极,真正从心理上战胜暂时的贫困。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助自强的过程中高校将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双重扶贫路径相结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物质帮困的同时,针对其精神困境,予以人文关怀,开拓扶助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新方式,力争走出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困境。

高校贫困生群体双重扶贫路径将会是我国精准扶贫大氛围中期盼了解的重要内容。通过政府主导的物质扶贫与高校内部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群体内在能动性一起发力,结合社会关爱与帮助,建立有内生动力的能够让高校贫困生群体自己挖掘激发潜能、自强自立,永久脱弱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可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