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境外投资业务的审计重点

2018-09-10陈昱帆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央企

陈昱帆

[摘要]本文指出央企境外投资项目决策、实施、运营各阶段的审计重点,以期进一步加强对央企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央企 境外投资 审计重点

伴随央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境外承

包工程、收购资源、并购企业、境外上市等国际化营运活动逐渐开展,央企境外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遇到并购遭否、投资受阻的情况,一些央企境外资产安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加强国有资产境外投资的有效监管,防范各类投资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保持其健康、良性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项目决策阶段审计重点

第一,是否符合境外投资的基本原则。重点关注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境外投资产业政策和国有经济布局以及结构调整方向;是否突出主业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投资规模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实际筹资能力以及财务承受能力是否相适应。

第二,是否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境外投资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二是境外投资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三是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及评价、考核、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是否根据境外投资规划编制年度境外投资计划。重点关注两项内容:一是境外投资的总规模、资金来源与构成情况;二是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股权结构、投资地点、投资额、融资方案、实施年限、风险分析及投资效益等在内的重点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

第四,项目的决策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按照相关规定,央企的主业投资项目需要向国资委备案,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项目,遇有特殊情况则应当经过国资委核准。

第五,项目决策相关文件是否完整合理。重點关注可行性研究报告、尽职调查、项目融资方案等文件。

二、项目实施阶段审计重点

第一,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关注项目内容是否出现实质性变化,检查项目合同与前期可行性方案和决策文件中的关键内容是否一致;核实投资额重大变更的具体情况,如果投资额变更超过了一定比例,检查其是否履行重新报批手续,防止出现后期更改投资额的情况;密切关注投资对象股权结构重大变化等情况,尤其是控股股东发生变化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发生转移,可能出现较大风险,这种情况下是否按规定立即上报。

第二,资金筹集和管理情况。重点审查资金来源和去向,通过资金流评价企业筹资方式的合理性。一方面要关注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严厉打击违规挪用国内其他子企业资金,利用境外投资的幌子进行资产转移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关注大额资金的使用是否经过审批会签。

三、项目运营阶段审计重点

第一,产权管理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境外出资形成的产权应当由企业或其子企业持有;遇有特别情况须以个人名义持有的,应取得国资委的相关批复文件。对此,应重点检查是否依法办理委托出资、代持等保全国有资产的法律手续。

第二,股权变动管理。关注是否经过批准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涉及国有产权变动事项的相关手续。

第三,风险管理情况。重点关注是否收集投资所在国(地区)的风险信息,是否对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规避方案,是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第四,投资绩效评价。应重点关注财务和经济评价、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以及项目管理评价三项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评价指标及经济评价指标、偿债能力及污染控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体制机制创新等具体方面。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邮政编码:211815,电子邮箱:yfchen14@163.com)

猜你喜欢

央企
中央企业参加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效果及改进对策浅析
央企党建工作助力党群关系发展的路径探讨
“央企”部级一把手大调换?
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基于新媒体下的央企新闻宣传工作探析
央企实施EVA考核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在央企审计工作中实践“两学一做”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央企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研究
央企特色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