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治理正当时

2018-09-10林少培

项目管理评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极柔性逻辑

林少培

《太极逻辑:项目治理中的中国智慧》的出版,是在项目治理中融入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精粹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是在中国项目管理实践基础上,向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文化的开始,值得庆贺!

看到这本新书,不由想起同本书作者丁荣贵教授就项目管理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对于开展中国式项目管理研究,我们有众多共同感受。

从欧美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看,西方主导的项目管理继承了产业经济的生产传统,形成了一套完整和精准的“项目管理”体系。但是,在当今VUCA时代,人们更需要的不是“精准性”,而是更能适应客观多变环境的“顺应性”。 时代呼唤我们从“项目管理”向“项目治理”转变。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展中国式项目管理的研究,《太极逻辑:项目治理中的中国智慧》的出版是很好的开端。

近30年来,中国积累了无数的项目管理成功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大量项目失败的教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经验都值得总结提炼,并从中形成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工具和体系,在项目治理中融入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精粹,并以此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为项目管理的学科发展,做出我们中国的贡献。

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项目管理的新形态、新需求和新变化。在数字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项目管理理念、流程、方法和工具遭受到颠覆性的冲击。传统的组织、资源、权力等管理元素正发生变革,如何做出在数字互联网时代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结构化的项目定义和管理架构,将是今后人工智能在项目治理应用中发展的巨大空间。

由“項目管理”到“项目治理”,其内涵在于管理的重点由“人-机”关系转为“人-人”关系。前者相对比较简单,而后者则复杂得多。在当今的VUCA时代,在超大型的复杂工程项目中,“人-人”关系尤为突出,刚性的管理已显疲态,而中国文化与“太极逻辑”在项目的柔性治理中,恰有用武之地!

数字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理论软化和知识硬化”的时代。客观世界处在不确定之中,而在其“不确定性”中唯一“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性”。以“太极逻辑”之心面对“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在“变”与“不变”之间建立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在VUCA环境中捕捉项目治理的机会,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和可靠性,并缔结新的游戏规则。在此,理论必须用“软化”的不确定虚拟数学算子(Uncertain Virtual Mathematical Operator)来表述,在此虚拟空间反映“太极逻辑”的存在与演绎;而知识和经验则必须固化到计算机,存入知识库。 在此知识库中,如何表达中国文化精髓和“太极逻辑”的思维,将是今后人工智能在项目治理中应用的巨大发展空间。

“项目管理”强调的是管理项目中的“显规则”,而“项目治理”却强调治理项目中的“潜规则”。前者处事不“因人而异”,后者处事则必须“因人而异”。显而易见,VUCA时代的“人-人”关系,必须应用后者“太极逻辑”来处理。

总之,“太极逻辑”解释了刚性管理制度与柔性领导艺术之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的平衡、转化的内涵,在管理中体现了中国的“道”和中国智慧,促使管理者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和“百战不殆”。

猜你喜欢

太极柔性逻辑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