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2018-09-10李萌

中国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现状措施

李萌

摘 要: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构建是未来事业单位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在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中都进行了一定的布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优化,但是同样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未来进行不断优化完善,加强控制处理。本文就重点围绕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具备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机制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119-02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其涉及到的问题同样也越来越多,为了切实解决事业单位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资金问题,重点做好会计方面的管理控制必不可少,这也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管理中,虽然很多事业单位都存在着相应的运行模式,也进行了有效地布置,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很难发挥出会计监督机制的运行最大价值,如此也就必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了解这些不足的表现,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优化,综合提升事业单位发展水平。

1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意义

1.1 法定义务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主要就是针对会计人员以及相应结构进行详细审计管理,借助于检查、分析、计算以及记录等多种手段,综合了解其工作状况,判断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由此可见,这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必要性极为突出。从法律规定上来看,这一会计监督工作同样也是《会计法》的明确要求,需要各个事业单位能够重视自身会计监督工作,逐步健全相关会计监督机制,保障各个操作都能够在相关制度和规范要求下落实。

1.2 有助于协调个人、单位和国家利益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个人、单位和国家利益的有效协调同样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基本要求,会计监督工作同样也具备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其能够较好实现对于会计人员的约束,进而也就能够综合提升各个工作人员的效能,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的处理上,能够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执行,避免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单位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当然,这种会计进度工作也并非是完全打击所有经济活动,需要发挥其监督约束功能,同时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价值,激活事业单位发展活力。

1.3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角度而言,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其有助于确保相应事业单位的管理更为流畅高效,是整体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加强,必须要重点作好各个基本运行机制的构建,通过会计监督机制的运行,必然也就能够杜绝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现象,进而实现了对于该方面问题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助于提升整体内部管理水平,解决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干扰。

2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现状

2.1 内部会计管理机制缺失

对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其在整体机制运行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在内部会计管理机制方面,更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不足,很难实现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有效约束和管理,容易滋生各类违规行为。比如在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中,都没有较好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进而也就无法对于会计人员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在一些任免以及奖励惩罚政策的落实中也面临著较大的威胁和困难,最终容易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失去控制,自身的工作也就很可能会出现徇私舞弊威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以及单位利益的现象。当然,这种内部会计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还表现在具体监督方面的不充分,监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整体监督控制的全面性不足,应付现象较为明显,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困难,会计人员的错误也得不到及时指正。

2.2 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运行,其存在的问题往往还表现在具体信息数据方面,很多会计信息都不准确,这些失真的数据也就必然影响到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很多问题都难以被发现,出现了较大的阻碍和影响。结合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表现,其主要就是因为当前会计监督管理机制较为混乱,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也表现的较为宽松,如此也就必然会限制和影响会计工作的可靠落实,表现出的问题自然也就比较多,容易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较多的不准确数据,甚至会出现伪造数据的问题,严重干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应假账和错账对于会计监督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就比较大。当然,这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往往还和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相关处理手段的应用不合理,或者是职业道德不佳,都可能形成数据失真现象。

2.3 会计监督观念薄弱

从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运行状况上分析,其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威胁必然与观念存在直接联系,因为会计监督观念较为薄弱,进而也就很可能会导致相应会计监督机制难以可靠落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威胁和干扰。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明显的“轻会计监督、重会计核算”的问题,进而也就容易造成较多的关注度和精力集中在了核算方面,而对于监督则很少投入,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监督价值得不到有效体现。

3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3.1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对于未来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强化,必然需要从人员角度进行优化,提升各个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较好胜任该方面的工作要求,有效解决可能面临的各个问题,降低出现偏差失误的几率。在人员培训过程中,要做好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确保其能够熟悉相关法律要求以及职业要求,如此也就能够不断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减少会计监督工作的麻烦。当然,相应培训工作还需要从技术能力方面进行落实,确保相应会计人员都能够较好实现对于相关工作的有效执行,有效提升其工作准确性和高效性,尤其是对于各个数据信息,必须要保障其较为真实精确。

3.2 构建良好的控制环节

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加强,还需要努力营造较为理想的控制环境,构建完善的控制环节,为相应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提供有效指导。在控制环节的构建中,必须要明确会计监督工作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如此也就能够较好实现对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详细监管,有效了解可能面临的各个问题,综合提升整体监督实效性。随着当前事业单位面临社会形势的复杂性,其需要关注和监管的内容越来越多,比如对于前期预算以及经费的供给、应用,都需要进行详細严格把关控制,综合提升整体控制监督的全面性,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严格性体现出来,加强数据信息方面的认真核对,对于存在的财务经费流动不规范问题予以指正,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整体监督水平,避免经济损失的出现。

3.3 做好外部监督

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和落实中,为了更好提升其整体作用价值,除了要重点围绕着相应内部监督控制进行优化之外,还需要切实加强对于外部监督的关注,保障外部监督同样也能够形成对于会计工作的约束性。这种外部监督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求相关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状况应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有序公开,接受社会等各个方面力量的监督,如此也就能够更好提升其会计监督效果,避免了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其必要性极为突出,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规避一些经济损失也极为有利,这也就需要详细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完善,综合提升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清惠.论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5(08).

[2] 高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之我见[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3] 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3(06).

[4] 赵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36).

[5] 赵凯.浅谈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有效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6] 何玉进.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8).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现状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