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息烽县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2018-09-10尹文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形态特征

尹文书

摘 要:息烽县2013年首次发现四川短尾鼩种群。通过对2015~2017年鼠情监测捕获的四川短尾鼩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息烽县四川短尾鼩占总捕获兽类的1356%,为常见种小型兽类,平均体重为3116±204g,平均体长为9383±282mm,平均后足长为1563±282mm,种群的月度变化规律为双峰型,后峰高于前峰,季节性变化规律以秋季9~11月最高。

关键词:四川短尾鼩;形态特征;种群动态;繁殖特征;息烽县

中图分类号:Q9581;S4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18)04-0085-0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8.04.013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ourosorex Squamipes in Xife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YIN Wenshu

(Xife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Xifeng, Guizhou 551100, China)

Abstract:Anourosorex squamipes was found in Xifeng County in 2013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ensus data of A. squamipes population collected from 2015 to 2017 in Xifeng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squamipes is a common mammal in Xifeng, accounting for 13.56% of the total captured mammals. Its average body weight was 3116±204g, mean body length 9383±282 mm and average length of the hind foot 1563±282mm. The monthly population dynamic was bimodal, with the second peak, usually occurring in autumn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higher than the first peak.

Key words:Anourosorex squamipe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ynamic: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Xifeng County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又名微尾鼩,俗称山耗子,属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亚科(Soricinae)中的一种小型兽类,为东洋界种类[1],是中国特有种[2]。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和湖北[3-4]等省区有分布,贵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绥阳、江口、雷山[4]和大方[5]等4个县,杨再学等[6-8],龙贵兴等[9]对贵州大方县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动态、繁殖特征、肥满度等相关研究作了报道。据查,在2013年以前,在息烽县永靖镇阳朗村27年(1986~2012年)的监测数据中,未监测到四川短尾鼩[10],2013年,息烽县在西山镇柏香山村、鹿窝村开展TBS围栏(封闭式)控制农田害鼠示范时,捕获四川短尾鼩24只,2013年捕获的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为首次发现[11],因此,在贵州相关報道中未涉及息烽四川短尾鼩种群分布研究方面的资料。在2015~2017年鼠情监测中,四川短尾鼩捕获数量呈递增趋势,为摸清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小型兽类组成情况及生态变化,笔者对2015~2017年鼠情监测中捕获的四川短尾鼩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今后小型兽类测报和开展防治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15年2月至9月,因人事原因未开展鼠情监测研究,所以共调查28个月次。调查地点在息烽县西山镇鹿窝村,海拔970 m,耕地面积132 hm2 ,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葡萄等。

12 调查方法

采夹夜法曲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贵州省统一使用的7 cm×17 cm木板夹,花生仁作诱饵,晚放晨收,每月上中旬(5~15日)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地各调查1次,每个生境置夹150~200个,住宅区每15 m2左右房间置夹1个,15~20 m2房间置夹2个,稻田、旱地耕作区田间直线或曲线排列,夹行距5 m×50 m。对捕获的标本进行编号及种类、性别鉴定,逐一称(测)量体重、体长、后足长等有关数据,同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分别统计捕获率(鼠密度)、小型兽类组成、种群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以及肥满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型兽类组成

从表1看出,2015~2017年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共置夹12280个,捕获小型兽类标本295只,平均捕获率为240%。经分类鉴定,3种生境捕获小型兽类种类隶属2目(啮齿目252只和食虫目43只)3科(鼠科、仓鼠科和鼩鼱科)共11种,占贵州省小型兽类种类18种[1]的6111%。其中,占比大于5%的有5种,分别为是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等5种,四川短尾鼩占比为1356%。占比低于5%的有6种,分别是白腹鼠(Rattus coxingi)、白腹巨鼠(Niviventer coninga) 、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ieri)、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大足鼠(Rattus nitidus)、鼩鼱(Crocidura suaveolens)。在农田区(稻田、旱地),黑线姬鼠110只,占总捕获小型兽类的3729%,为生境置夹数(个)捕获数(只)捕获率(%)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四川短尾鼩其它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

住宅3515591682745761118640000111864711863508

稻田46401473171068019129393632700001812247476

旱地41258921655621719101719106674151685293258

合计 12280295240421424471593110372917576401356391322

注:在2015-2017年捕获的小型兽类中,偶发种(100%~499%)和稀有种(<1%)[12],小型兽类汇总于“其它”类,在“其它”类中的小型兽类占比分别为:白腹鼠为407%,白腹巨鼠为237%,高山姬鼠为068%,黑腹绒鼠为475%,大足鼠为034%,鼩鼱为102%。

息烽县农田小型兽类优势种。四川短尾鼩33只,占总捕获小型兽类的1119%,为息烽县农田小型兽类常见种。

22 形态特征

对2015~2017年息烽县记载有外部形态测量指标的40只四川短尾鼩统计(表2)表明,四川短尾鼩平均体重为3116±204 g,范围1998~4620 g,平均体长为9383±282 mm,范围7500~11400 mm,平均后足长为1563±282 mm,范围1200~2000 mm。经t测验,雌、雄两性之间体重差异显著(t=274>t005),而体长、后足长差异不显著。

23 种群数量动态

231 种群数量的年度变化 2015~2017年息烽县四川短尾鼩3个年度均有捕获,在2015年,由于开展了4个月次,捕获数量不多,捕获3只,2016年捕获12只,2017年捕获25只,根据2016年与2017年捕获数量进行对比,从捕获数量上看,2017年捕获数量比2016年递增13只,递增率达10833%,递增幅度较大。因此,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的分布与防治需引起高度重视。

222 种群数量的月份变化 从图1可知,2015~2017年四川短尾鼩不同月份之间种群数量差异显著,最高月捕获率为075%(10月),最低月为0,全年种群数量在6~7月和10~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后峰明显高于前峰,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下半年种群数量明显高于上半年种群数量,与杨再学等[7]研究情况基本一致。

233 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化 从图2可看出,2015~2017年息烽县四川短尾鼩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差异显著,以秋季(9~11月)最高,平均捕获率056%,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平均捕获率仅为014%,最高季节是最低季节的400倍,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17%和040%。

24 种群繁殖特征

2015~2017年息烽县住宅、稻田和旱地3种生境共捕获四川短尾鼩40只,其中,雌性20只,雄性20只,种群性比100,雌性个体数量与雄性个体数量差异不明显。雌性个体怀孕较少,在以后的鼠害监测中收集样本后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对比。雄性个体睾丸下降9只,睾丸下降率为4500%。

25 肥满度

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13]。对2015~2017年息烽县40只四川短尾鼩肥满度统计,四川短尾鼩肥满度变幅在270 g/cm3~575 g/cm3之间,平均肥满度为381±075 g/cm3,其中,雌性平均肥满度为390±083 g/cm3,雄性肥满度为373±066 g/cm3,雌、雄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t=0723 结论与讨论

四川短尾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重要动物宿主,其体表主要寄生虫有恙螨、吸虱、革螨和蚤类等,多数为人类疾病的传播媒介[14],且四川短尾鼩是传播出血热的寄主之一,据报道,在2016年前11个月,全国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8032例,死亡40例[15]。因此,四川短尾鼩有可能通过宿主动物传播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存在一定威胁。而息烽县从2013年首次发现四川短尾鼩,在2015~2017年鼠情监测中均有捕获,且捕获个体数量有递增趋势。因此,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呈现局部分布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保障。

由于目前在息烽县四川短尾鼩捕获的样本少,年限不长,通过初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短尾鼩在息烽县境内已成局部分布,且种群组成为常见种(占比1356%),种群数量动态(月份变化、季节变化)和体态特征(体重、体长、后足长)与杨再学等[7]研究报道贵州省大方县四川短尾鼩相一致。从体重指标上看,息烽县四川短尾鼩平均体重为3116±204 g,明显高于四川双流县的平均体重2473 g[16],显著低于四川南充市高坪区的平均体重3962 g和嘉陵区的平均体重3448 g[17],与四川彭山县的平均体重3151 g[18]接近。但在种群繁殖特征方面,雌性个体怀孕2只,雌性怀孕个体样本少,在以后鼠害监测工作中继续收集怀孕个体样本后再作分析对比。

肥满度作为一个判定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状态和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广泛应用于动物生长状况与年龄、性别、环境、季节、气候、种群繁殖、种群密度关系和种间内关系的研究[13]。息烽县四川短尾鼩平均肥满度为381±075 g/cm3,雌、雄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由于本文收集样本数较少,对在息烽县生态环境条件下探索四川短尾鼩活跃情况及身体状况有待今后增加样本数后进行深入研究。

致谢:本文承蒙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杨再学研究员审阅修改和中国农业大学王登教授的英译指导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杨再学,金 星,刘 晋,等.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J].農学学报,2011,1(7):11-17.

[2] Hoffmman R S.Areview of the systematies and distribution of Chincsc Rcd-toothcd Shrews (mammalian:Soricinas)[J].兽类学报,1987,7(2):100-139.

[3] 胡锦矗,王酉之.四川资源动物志(兽类):第2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 罗 蓉,谢家骅,辜永河,等.贵州兽类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

[5] 龙贵兴,罗文忠,刘琼华.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预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6):102-105.

[6] 杨再学,龙贵兴,金 星,等.四川短尾鼩种群鉴定的研究[J].四川动物,2013,32(3):369-374.

[7] 杨再学,龙贵兴,金 星,等.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4):1493-1497.

[8] 杨再学,龙贵兴,金 星,等.四川短尾鼩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肥满度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4):92-94.

[9] 龙贵兴,杨再学,何永贵,等.四川短尾鼩不同体重个体分布及种群繁殖力变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32(4):330-332.

[10] 潘世昌,李 梅,宋致书.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8):59-61.

[11] 潘世昌,李 梅,宋致书,等.不同安装方式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效果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5):27-30.

[12] Hernandez L,Romero A G,Laundre J W,el al.Changes in roden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Chihuahuan Desert México:comparisons between two habitats[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5,60(2):239-257.

[13] 杨再学,郑元利,潘 会,等.锡金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32(2):95-100.

[14] 魏 磊,王新卫,王承民,等.四川省6地區小型动物及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调查与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5(4):309-313.

[1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7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2):50-52.

[16] 宗 浩.农田生态系统四川短尾鼩种群能量动态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4(2):163-166.

[17] 刘清君,胡锦矗,尹彦强,等.南充市嘉陵江两岸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及形态特征比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58-63.

[18] 蒋 凡,徐 翔,罗林明,等.四川短尾鼩生物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460-464.

猜你喜欢

形态特征
河北塞罕坝中国林蛙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调查与分析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探析
华山松尺蛾形态特征及综合防治
糖胶树常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
发财树室内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青桐的繁殖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