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研究

2018-09-10周一鸣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周一鸣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社会,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在体育健康背景之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内涵和特点的阐释,以及体育意识培养的意义和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小学生体育素质意识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素质教育

一、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体育意识是由一事衍生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体育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运动实践的感受,经验和知识等的集合,也是人们对体育在各方面的地位、价值以及发展所产生的主观认识。中小学生的体育仪式,指的是中小学生处于中小学时期,对于體育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有对于参与运动的主观意愿和需求的概念。

二、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

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同时也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对于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学校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的配合,让学生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应该在学习之余保证参与体育运动,这样方可达到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可塑性。在注重可塑性的时候,也应该关注中小学生塑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积极排除和关照,从而实现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实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具有强烈的自身需求

中小学生天生对体育有客观的需求,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进行适当的运动,会使他们团结伙伴、释放压力,并且获得愉悦的情绪,所以他们对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自身需求,因此,中小学生的体育仪式是属于自己内心所独有的东西,往往对于自身强烈的需求而不自知,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的关注学生的自身需求,发掘他们对于体育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培养,以助于学生更好的锻炼。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迫切需求

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多都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他们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包括形体方面呈现肥胖趋势,其中很多学生普遍近视和超重,同时对于运动的速度、耐力等基本的运动素质都处于下降状态,分析调查之后发现,青少年由于课业负担过重,面临升学压力和巨大的无止境的考试,很多学生在课余之后去参加补习班,而忽略了体育运动,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才能每天达到锻炼一小时的运动目标,将近一半的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足半个小时,所以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高中学生甚至更加糟糕。所以研究表明,体育运动锻炼时间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降,所以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中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身体健康也面临急剧的威胁,很多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手机手游,而忽略了自己自身健康的发展,家长也是置之不理,这对于处于正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支柱,他们处于中小学阶段,自我意识不足,所以应该向中小学生积极倡导“健康锻炼一小时”的理念,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这不仅对于一个家庭,也对于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四、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方面

社会的支持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中小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进行。国家有关机关应该在制度上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效的取缔一些不法的培训机构,这样让中小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锻炼。同时社会也应该积极组织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竞赛,促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营造出全民锻炼的氛围,让中小学生乐在其中,爱上运动。

(二)学校方面

中小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学校对于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积极惩治有些专业课老师占用体育课进行授课的行为。同时,学校应该进行体育老师的课业培训,让体育老师的体育授课显得更加专业,同时让体育课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特色,从而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三)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去摆脱课业负担,而回归到使自己愉快的体育运动当中。父母不要一味的逼迫孩子学习,而应该懂得劳逸结合对于孩子来说是更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孩子才能够有灵活的头脑,也会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父母亲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要一味的督促孩子学习,而忽视了运动健康对于孩子的价值。

五、结语

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正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逐渐凸显,而体育运动的缺失,也使得中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意识缺乏,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齐心协力,保证中小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树立,也保证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永年.体育意识浅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 (4):19.

[2]孙国友,何珊.论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12 (5):36-38.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