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医疗应用于健康管理的中国专利分析

2018-09-10余萍陈长益刘军

现代盐化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移动医疗专利分析健康管理

余萍 陈长益 刘军

摘   要:以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外专利检索分析预警平台为数据源,本文从移动医疗应用于健康管理的年度申请量、技术领域(小类)、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中国专利地区分布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以及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移动医疗;健康管理;专利分析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和推广,移动医疗因其便携性、经济性、广泛实用性等特点被引入到疾病管理尤其是慢性病自我管理中来。2006年,英国皇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ROBERT最先提出“移动医疗”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用移动通信和网络设备为健康提供服务的医疗系统[1]。移动医疗也称为远程医疗,包括3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实时互动远程医疗,即使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实时交流,目的是提供医疗诊断或咨询。第二类为非实时储存远程医疗,即在电脑中储存所需影像资料或信息,在会诊时重新播放以供远程诊断。第三类为远程监测,多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监测和管理[2]。目前,美国在移动医疗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专利数量最多,是移动医疗技术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国,韩国、中国和日本分列第二至四名[3]。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等细分产业受到国家重点扶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提出构建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对远程医疗的基本功能、技术架构及建设标准等进行了细化落实,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各地对远程医疗进行了积极探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引起的诸多问题。我国的远程医疗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初步形成多途径会诊、多学科专家参与、多功能服务手段等良好态势[4-7]。

本研究通过对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中应用的专利数据进行采集、筛选和分析,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申请人、发明人以及区域分布等多个角度对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为国内移动医疗企业的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性建议。

1    专利数据说明

本研究选用的专利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外专利检索分析预警平台,采用专家检索的方式,检索式为:权利要求书=(移动医疗or远程医疗or移动健康or健康管理系统or智慧医疗or互联网医疗),文献类型为发明公开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截止时间是2018年11月30日。通过专利文献筛选,最终得到1 572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 157 件,占比73.6%,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15件,占比26.4%。发明专利授权为181件,授权比例为 15.6%%。有效发明专利为588件,维持比例为37.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从专利申请到专利公开一般需要1~3年时间,所以近几年的专利数据为不完全数据,本研究重点以2008~2016年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

2    专利统计分析

2.1  专利总体趋势分析

图1为近10年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和公开量趋势。可以看出,移动医疗中国专利的申请数量和公开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移动医疗在疾病管理中的优势,相关的成果越来越多。2008年专利申请量仅为18项,2008~2012年专利申请量年均不足百件。2013年,开始专利申请增长速率明显提高,说明移动医疗进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移动医疗专利申请量为312项,专利公开量为242件。

图2为近10年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领域专利文献类型的趋势分布。可以看出,移动医疗中国专利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实用新型专利量和中国发明授权专利量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中国发明授权量偏低,200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6项,2015年也仅为23项。这说明我国移动医疗的专利申请活动虽然日趋活跃,但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移动医疗技术还不多见,中国移动医疗的道路还很漫长。

2.2  技术领域分析

对移动医疗这一细分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国内企业了解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技术发展趋势,找准契合自身发展的移动医疗研发和应用方向。从表1可以看出,移动医疗领域专利申請主要集中在G06F,比例为33.5%,主要为电数字数据处理;其次为A61B,比例为28.0%,主要诊断、外科及鉴定;第三为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例如电报通信。其他小类专利申请相对较小,例如A61G专门适用于病人或残疾人的运输工具、专用运输工具或起居设施,还有G08C测量值、控制信号或类似信号的传输系统,均不足5%。

2.3  专利申请人分析

如图3所示,移动医疗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依次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结合文献调研综合分析,可以得知: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的商业模式,专利涉及生物传感器、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医疗信息化、健康管理、慢病干预等多个领域。中国移动通信从2014年起累计投入5亿元,在“医疗大数据”、“移动医疗”、“区域医疗”、“数字中南”等具体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

2.4  专利发明人分析

表2是移动医疗领域发明人前十名。除去不公告发明人,其余9名分别为张贯京、李淑范、高伟明、葛新科、周亮、季立、王海荣、王锋和李彤,一半以上的人来自易特科集团(前海安测),其余几人均为相应公司的创始人或技术骨干,作为发明人每次专利申请人达10余件,这些发明人对我国移动医疗技术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移动医疗专利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2.5  中国专利地区分布

图4为2008年至今我国移动医疗领域地区专利申请量前十名,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四川位居前五名。其中,广东省以263件排名第一,占比16.7%,江苏以177件排名第二,占比11.2%,北京以145件排名第三,占比9.2%,上海和四川的累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15件和110件,其余省市的专利申请量均低于100件。这5个地区在移动医疗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明显超过其他地区,与其拥有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密不可分。图5为移动医疗中国专利区域分布图。可以看出,广东不仅成为我国健康管理推广应用移动医疗的最大市场,也是该领域最大的技术来源省份。

3    结语

从总体趋势来看,移动医疗在疾病管理中的优势和重要性正在逐渐凸显出来,该领域内中国专利的申请数量和公开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开始,专利申请增长速率明显提高,说明移动医疗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国移动医疗的专利申请活动虽然日趋活跃,但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移动医疗技术还不多见,发明授权量偏低。从技术领域来看,移动医疗领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A61B(诊断、外科及鉴定)和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从申请人和发明人的综合信息来看,易特科集团(前海安测)和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其研发人员在中国移动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在移动医疗专利领域提前布局。从专利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四川5个省市的移动医疗市场和技术输出走在了全国前面。

[参考文献]

[1]BECKER  D.Acceptance  of  mobile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application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6(98):220-227.

[2]林子滋,吴善玉.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4):457-461.

[3]刘   军,陈长益,曹鲁梅,等.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全球移动医疗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32):6-10.

[4]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EB/OL].(2015-03-30)[2018-12-29].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3585u/201503/6f403fed54754e4f916bcceac28c197a.shtml.

[5]國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EB/OL].(2015-01-15)[2018-12-29].http://www.moh.gov.cn/gui huaxxs/s10741/201501/e023e2c4e3254f73932f0b0fca99a866.shtml.

[6]崔   楠,顾   海,景抗震.新医改背景下远程医疗发展的SWOT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8(5):44-46.

[7]廖生武,刘天峰,赵云,等.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10):730-732.

猜你喜欢

移动医疗专利分析健康管理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糖尿病的移动医疗分析
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
面向移动医疗的私有云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