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的政府规制与企业的标准化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2018-09-10崔雅雯杨磊郭延禄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政府规制演化博弈标准化

崔雅雯 杨磊 郭延禄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标准化生产是促进产业转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政府行为在企业标准化活动中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从推动企业标准化活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政府规制策略与企业标准化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稳定策略,分析影响两者博弈过程的相关因素。博弈结果发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标准化成本、产权损失风险及联盟收益等都是对企业标准化策略产生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获得的税收增加及规模经济效益都将促使政府选择规制标准化策略;而从政企双方的互动角度来看,政府在企业标准化过程中的奖励力度和惩罚措施对双方的博弈发挥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政府规制;企业行为;演化博弈;稳定策略

中图分类号:F 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8)06-0753-08

0 引 言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产业发展由高能耗高产量向高效率高质量方式转变,市场规范化发展不仅淘汰了产业内的低端生产线,更提升了生产活动对于产业标准的依赖,产业竞争日益进入到标准竞争阶段,而产业标准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上的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进入“十三五”计划以来,国家重视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强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意识、战略定位和战略布局,构建产业发展的“大标准”。在产业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政府部门越来越意识到要提升标准的竞争力、防止垄断行为,就必须发挥政府的规制和监管作用,尤其是在公共性、基础性的重要技术领域[1],不仅需要保障技术发展更新的效率,更应该提供保护其发展的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国家层面的产业技术政策、竞争政策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大国效应”都会对技术标准化产生深刻影响[2-3]。随着“十三五”计划提出供给侧改革的不断加深,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产业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探寻产业新式转型升级道路,产业“标准化”措施的提出,为逐渐走向衰退期的传统产业提供了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动力,指引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因此文中为揭示政府规制行为对企业标准化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基于政府策略与企业行为的角度建立政府制造企业两者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的规制行为与规制力度对企业标准化的影响程度,分析标准化过程中的政府、产业、市场及企业等影响因素,通过博弈获得促企业进标准化的最优条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加快企业标准化进程,规范产业生态,提升产业良性增长的竞争力。

1 标准化研究现状及博弈

分析标准化是为避免无序状态、减少重复交易费用、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特殊活动,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专利技术确立为标准直至标准采用、产品开发和技术扩散的完整过程(信春华2010[4])。在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下,生产率和收益都逐渐下降,传统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企业采取标准化策略,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兼容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帮助企业加入产业联盟,获得额外的联盟收益。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和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日益成为技术标准制订与运作的重要载体(曹虹剑等2009[5-6]),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标准联盟内通常实行相互许可制度,对成员免费,对非成员则收取专利许可费(Funk J L.1998 [7-8])。而标准化活动必然将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设备更换、人才引进等(冯艳英等 2014[9-10]),成本的不定性和收益的延后性促使企业在考虑自身标准化行为的成本及收益后作出“采取标准化”或者“忽视标准化”的选择。而对于政府自身来说,能够在提升企业收益的基础上提高税收收益,并且获得产业联动升级、区域优势产业等规模收益,且此收益具有叠加效应(参数假设中解释)(杨梅 2012[11-12]),政府的规制成本及收益影响着其作出“规制”或“忽视”策略决策。政府的规制是企业标准化重要的驱动力(张米尔等 2009[13-14])。政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新标准引入的监管方面(Gianmarco B 2013 [15]),更体现在克服市场失灵、整合标准化资源、规制市场以及防止标准控制方抑制竞争等多个方面(高俊光 2012[16-17]),为企业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减少了企业知识产权泄露风险,促进政府与企业行为向(规制,标准化)演化。政府作为一个关键因素始终影响着我国企业的标准化进程,众多专家学者对政府的规制和干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孙耀吾等(2008)提出以建立政府为核心的产权激励机制及资产控制模式[18-19],李薇(2012)等提出由政府主导的技术标准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20]。文中所提出的政府的规制行为则是主要指奖惩政策,对实行标准化的企业给予奖励,对拒绝标准化的企业实施惩罚,以此来推动标准化进程的发展(王珊珊等2012[21]、李煜华等2014[22])。给予标准化企业的奖金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规制行為的成本影响着政府的规制决策,而政府的规制行为则影响着企业标准化行为的收益,因此政府的规制行为及企业的标准化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逻辑,下面就此进行模型假设和参数分析,探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推动产业标准化的进程。

2 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2.1 模型要素与基本假设

1)政府规制与企业标准化演化博弈模型的两方博弈主体分别为政府和企业(日常生产活动有标准化需求)。

2)在博弈的过程中,双方有不同的行动策略。企业有采取标准化和拒绝标准化2种策略,其中采取标准化策略(以下简称“采取”)即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技术、更新设备、聘请专家等方法使自身生产的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而拒绝标准化策略(以下简称“拒绝”)则是指制造企业依然采取原来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不作更新转变。区域政府有规制企业标准化行为和忽视企业标准化活动2种策略,其中规制企业标准化(以下简称“规制”)是指政府相关部门为推动企业标准化,针对已认证发布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定期对企业进行相关检查,对采取标准化企业进行奖励而对拒绝标准化企业进行惩罚的措施;而政府忽视标准化策略(以下简称“忽视”)则代表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是否进行此项标准化活动无任何干涉行为及政策。

3)企业是否采取标准化措施可以看作是与政府规制政策博弈的结果,企业的博弈目的是提高营业收益并获得额外利润以顺利发展,政府博弈的目的主要为提高税收收益并提高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区域影响力,谋求产业化发展之路。

2.2 模型基本参数与博弈矩阵

2.2.1 行为策略概率假设在博弈模型中,政府可选择的策略为(规制,忽视),其中规制的概率为x(0≤x≤1),忽视的概率为

(1-x);企业可选择的策略为(标准化,不标准化),其中标准化的概率为

y(0≤y≤1),不标准化的概率为(1-y).企业与政府采取不同行为的概率,根据博弈演化的过程不断变化。

2.2.2 基本参数假设及解释模型根据企业与政府之间关于标准化措施的博弈活动,以企业、政府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3类主体进行参数假设,分别包括其行为策略的收益及损失,见表1.

在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模型中,当企业决定采取标准化行动时,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策略会获得ΔT1的税收收益增额和V1的规模效益收益增额,而政府忽视标准化策略则会获得ΔT2的税收收益增额和V2的规模效益收益增额,且ΔT1>ΔT2,V1>V2.同理,企业的收益增额也受到政府行动策略的影响,当企业选择标准化策略时,政府规制策略会导致企业获得

ΔR1的收益增额,而若政府选择忽视,企业只会获得ΔR2的收益增额,且ΔR1>ΔR2.

2.2.3 博弈矩阵根据所假设的参数及政府企业双方博弈行为的规律,博弈矩阵见表2.

在企业方面,企业未采取标准化时存在日常经营的收益R,若采取标准化行为则需投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成本C,同时因标准化而获取的企业收益增量为ΔR,由于企业的标准化收益受政府规制策略的影响因此当政府选择规制策略会导致企业获得ΔR1的收益增额,而若政府选择忽视策略,企业只会获得ΔR2的收益增额。由于政府规制对产业标准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因此ΔR1>ΔR2.除此之外,企业进行标准化也能够获得额外收益U,如通过加入联盟,拓展合作伙伴、获得稳定下游经销商等;同时存在由于政府忽视而导致的知识产权泄露风险成本及标准不被认可的风险成本I.因此当企业采取标准化行为时,政府规制条件下企业收益为-C+R+A+U+ΔR1,政府忽视下企业收益为-C+R+U+ΔR2-I.在政府方面,政府同样存在日常税收收益E,当企业采取标准化行为时,税收收益发生改变。当政府决定采取规制策略,维护产业环境,促进标准化进程时,其税收增额为ΔT1,其所能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为V1,如国家财政规制项目、强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而政府完全忽视且标准化行为时,其税收增益则为ΔT2,所能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为V2.其中,ΔT1>ΔT2,V1> V2,企业标准化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更多选择。当政府选择规制行为时,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采取标准化的企业的鼓励A,对拒绝标准化的企业的实施罚金F.因此当企业采取标准化时,政府规制下的收益为E-A+ΔT1+V1;政府忽视的收益为E+ΔT2+V2.当企业拒绝标准化时,政府规制行为下的收益为E-A+F,政府忽视的收益为E.

2.3 复制动态策略与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是进行演化博弈过程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指出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若一种策略的收益高于群体的整体平均收益,则这一策略便会在群体中渐渐发展起来,表现为在群体中采取这一策略的个体的比例的增长率大于零。复制动态方程其实是描述某种策略的使用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具体如下。

由雅克比矩阵的分析结果可知,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博弈系统存在2个稳定点,2个不稳定点及一个鞍点。其中,稳定点为O(0,0)和B(1,1),其对应的策略组合分别为(忽视,拒绝)及(规制,采取);而点D(xD,yD)则为此系统的鞍点,此点在系统中的位置随着各参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该点的轨迹与位置影响了政企双方的策略选择。此时,系统按照图3进行演化。根据博弈系统存在稳定点、不稳定点和鞍点可以得出该系统的演化相位图,它表示出系统向平衡方向不断演化的过程。由2个不稳定点A(1,0),C(0,1)及一个鞍点D(xD,yD)所组成的折线为本演化博弈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也就是说当政府与企业所选的策略组合位于折线上方的ABCD区域时,系统将向点B(1,1)的方向演化,政企双方达到(规制,采取)的稳定状态;而当政府与企业所选的策略组合位于折线下方的OADC区域时,系统将向点O(0,0)的方向演化,政企双方达到(忽视,拒绝)的稳定状态。由此可知,两片区域相对面积的大小,是影响系统究竟演化到何种稳定状态的关键,而鞍点的位置则是决定两片局域大小的主要因素,那么,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的演化博弈,即可转化为该系统内鞍点的研究。通过改变参数大小来影响鞍点位置,進而达成使系统收敛于(规制、采取)稳定状态的目的。

3 演化策略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根据相位图分析可知,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结果由SOADC与SABCD面积的相对大小决定,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可以使鞍点D的位置沿OC动态变化,从而改变两者的面积,进而影响到博弈结果。因此可知。

由条件:(ΔT1-ΔT2)+(V1-V2)-A>0可知,dSOADCdF<0恒成立。因此SOADC是企业未标准化罚金F的单调减函数,当F增大时,演化系统趋向并最终收敛于(规制,采取)策略组合。当政府支持企业标准化活动时,企业若未采取标准化策略,则需缴纳一定的罚金,政府以此来推动标准化进程。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体现为,若企业所缴罚金较少,甚至少于其进行标准化的成本,则企业对标准化活动将抱以消极态度,而当罚金增多时,企业由于趋利避害本能也将会采取标准化策略。另外,企业罚金作为政府另一项收入来源,可提高政府支持企业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得,罚金额度增大,对政府与企业都存在正面效应,因此,合理提高罚金额度不失为一个推动系统向(规制,采取)方向演化的好策略。综上所述,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博弈模型中,各因素的影响作用见表7.

4 结 语

文中从推进标准化进程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政府规制—企业标准化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博弈的角度揭示标准化路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从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标准化成本、产权损失风险等都是标准化活动的负面因素,而企业营业收益增额及联盟收益则对企业标准化策略选择产生积极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获得的税收收益增额及规模经济效益都促使政府选择规制标准化策略;最后从政企双方的互动角度来看,政府对标准化企业的奖金(即为政府支持标准化成本)对企业标准化具有正面效应,而对政府的规制行为具有负面效应;其次,政府对拒绝标准化企业的罚金

则对政府规制行为和企业标准化行为皆具有正面推动效果,因此合理提高罚金额度会推动博弈系统趋向(规制,采取)的稳定状态。因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企业应采取大批量合作购进设备等措施降低产品标准化成本,从而促进进行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取更多的净利润。当企业采取标准化措施时,政府的规制策略能获得更高的财政收益增额和规模经济收益,并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增额,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标准化企业进行规制与保护,以降低未授权企业“搭便车”行为所导致的产权损失风险,使产业内部标准化进程良序稳定地发展。政府的规制行为分为支持与惩罚2种,其中支持力度通常以其给予标准化企业的奖金额来衡量,同时也为政府的支持成本,因此政府应从边际效应的角度考量奖金额度,在不降低自身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标准化的积极性。而惩罚措施则能够约束未标准化企业的标准化进程,政府可以合理地提高惩罚力度来弥补企业未采取标准化而使政府损失的财政收益和规模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政府规制演化博弈标准化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公平关切下处理商与回收商博弈模型研究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关于资产证券化中信用评级行为的分析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视角下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型矿产企业融资风险谈政府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