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旅游教学的改革途径

2018-09-10陈雪伶

度假旅游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职业学校人才培养

陈雪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自由化和个性化需求在不断变化,旅游业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这种转变和提高,必然给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全域旅游大背景探讨旅游教学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教学;职业学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6-0036-03

1 问题的提出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再一次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

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府工作的领导指向,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愈加重要,旅游业也从早期的第三产业到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再到智慧旅游、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那么职业学校旅游教学所处的环境和大背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可以说现在的旅游教学是要教学生如何去适应并融入“全域旅游”,进而引领“全域旅游”。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旅游专业教师在“全域旅游”这一大背景下,对旅游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并进行创新与发展,为国家培养大量合格优秀的旅游人才。

2 全域旅游大背景下的旅游教学改革途径

2.1 旅游教学“一专多能”

旅游教学中的“一专”指的是旅游专业教学,如导游业务、高星级酒店运行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一直都是旅游教学的重点,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多能”则是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内容。

习总书记在谈到信息技术服务时曾说过要“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风起云涌,推动着产业的深度变革,开辟了社会生活新空间,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但是在“互联网+”巨大作用影响下,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密集型产业,与数字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1]。全域旅游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联姻”,使旅游的中介化作用变弱。中国知名OTA旅游公司,如携程、去哪儿等,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因此,旅游教学应该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旅游教学中。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总课时数,不仅要开全,而且还要开足。

其次,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等与旅游业关联的课程也应一并纳入“多能”这一教学体系中去,力求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所培养的旅游人才不再是仅仅只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掌握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项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一专多能”的人才,才能达到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毕业生更快投身于旅游事业。

2.2 开设旅游公共课

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是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要让整个城市(镇)都能融入和参与到全域旅游中来,需要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是各部门齐抓共管,是全城居民的共同参与。在这里要讲的是在校生如何参与其中。从教学角度来说,旅游专业更应该开设旅游公共课。公共课可以通过集中参加讲座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正常授课的方式进行。各级各类院校根据本院校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比如开设文化景观旅游活动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风物特产游、烹饪游、民俗游、宗教游等。目前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相关活动,就是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非遗和戏曲都是旅游观赏物的组成部分之一)的知晓和掌握非常好的做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旅游知识。

2.3 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仅仅通过课堂学习来教授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其他有效途径进行补充。而网络课程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习方便自由、几乎适合所有参与学习人群。据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690所;比上年末增加172所,在校生44.04萬人,减少13.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24所,比上年末增加135所,在校学生23.2万人,增加0.6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614所,在校学生为67.2万人[3]。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旅游院校及学生数量都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在这种环境下,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更存在着必要性。

1)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网络教学设计

由于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是没有教师监督和指导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要突出自主学习的特性。同时要注重教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以及反馈。

比如《模拟导游》这门课程,在传统教学环境中仅靠教师的理论教授显然是不能满足课堂要求的,学生到景点实地讲解也存在着交通费用、景区费用、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在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中,教学设计中加强景区的讲解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在虚拟景点中进行讲解训练,并及时得到评价、反馈,将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将由外在的内驱力逐渐转变为加强自身认知内驱力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2)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

现在的学生都是“00后”,自媒体时代的他们,习惯于电子阅读,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在心理上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传统教学的图片、课文中的文字讲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持续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课堂时空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实践。网络课程的建设要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学习兴趣出发、立足岗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弥补当前教学的不足[4]。

3)加强和专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网络课程

对于教师而言,新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了无纸化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媒体资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灵动性。每个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也积累了很多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只是每个教師独有的“财富”,不能被其他教师、非本班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共享。通过有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利用先进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财政资源,建立一支以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团队,和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符合本地区、本校的旅游多媒体课程软件以及网络课程,供学生和教师使用,这会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过利用网络课程的平台和配套工具将教学资源入库,并且修改完善,成为符合标准的资源,供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员使用。更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修改,让学生感兴趣,呈现动态化[5]。

2.4 加强微课在旅游教学中的使用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近年来在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之一。由于其具有教学内容少、时间短、学生自主学习等特征而被很多教师喜爱并应用到教学中。

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到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达到97.5%,比2016年增长了2.4%。而“00后”学生是典型的“低头族”、“拇指经济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甚至走路、上卫生间都会“机不离身”。手机上网分散了学生课堂注意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学生感觉无聊的课程。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变弊为利。例如,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并将微课内容上传到手机学习平台,比如超星、蓝云端等学习平台。学生通过手机学习平台,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

比如《模拟导游》这门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导游讲解。如何进行导游讲解?导游讲解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教师根据大纲内容,将景区的讲解示范等相关内容提前制作成微课,上传到手机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课前(课后)反复观看微课,通过将教师的示范讲解和自己的导游模拟讲解进行对比,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5 加强校内外的交流

中国在短短40年的改革开放时间内,一跃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同样,在教学中,也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也要“走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尤其是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更需要知晓外面的世界,见识不一样的风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见识其他院校优秀学生的风采,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方法之一。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景区现场实地教学、讲解,使学生在景区进行练习讲解时更具有现场感。面对来景区参观游览的客人,还可以义务为客人进行讲解、宣传景区。这种“走出去”方式既学习了他人的优秀之处,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另外一种校内外交流的方式是“请进来”。就是请景区和旅行社知名导游不定期走进校园、走上课堂为学生授课,将他们在带团中鲜活的案例现身说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导游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和旅游局职能部门合作,请相关人员来学校宣讲本地及我国旅游发展状态,旅游政策法规。

2.6 建立健全师生互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教学改革是否促进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教师教的如何?这需要评价体系。在现阶段下,要充分发挥师生互评评价体系。学生的成绩不以一张试卷定“终生”。同样,教师的教学效果怎么样要由学生说了算。

1)对学生运用多种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比如: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角色扮演、自评、书面答卷等方式。多种评价体系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并记录在案,形成过程性评价。结合学期结束的书面答卷,从而给出一学期相应的分值。压力决定动力,这是从不曾改变的真理。多种评价体系,要求学生从开学初到学期结束都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次评价,从而在学习过程不会懈怠。

2)教师教学考核评价

教师的教学效果怎么样?同样也要有相应的评价考核制度和机制。首先,对教师的评价,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你上课,我打分”。每学期结束,由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不记名打分,并将结果公布在学校网站[6]。教师一学期的授课情况怎么样,通过评分体系一目了然。其次,为了保证对每位教师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防止某些学生恶意打分,影响教师的正常评价,学生的打分占据教师考核总分值的60%,学校教务考核小组打分占考核总分值的40%。这种评价体系是教师能否能够上岗的重要条件之一。

3 结束语

总之,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持,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高标准的合格人才,才能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游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吉嫱. 常熟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 杨路明, 陈曦. “互联网+”战略及实施[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

[3] http://www.cnta.gov.cn/zwgk/lysj/201711/t20171108_846343.shtml.国家旅游局数据.

[4] 李小华, 龚红兵. 课堂的变革[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5] 黄学文. 中职旅游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0).

[6] 邹统钎, 黄琳琳. 网络时代“90”后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职业学校人才培养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